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评价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2个方面建立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三次差异驱动理论的动态评价模型,并以2000—2012年我国省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我国省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排序并发现了技术创新能力地区间的差异性.以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金融支持水平、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培育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山西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几方面的综合对比,说明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最后,提出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决定性的力量。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中最重要因素,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而技术创新则是技术进步的核心内容,是企业长盛不衰的要诀。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河南省各市地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化进行研究.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8个市地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对产出的结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结构差异并说明其存在的原因,为各市地提升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天津市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调查,揭示了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1-200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各类科技经费的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各种科技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成果具有不同的影响,技术改造和技术吸收活动的投入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更大,而新产品开发活动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四大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工作,在加快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步伐,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可喜成绩,使山西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步伐大大加快,有力地提高了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及其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一、技术进步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持续发展.在全省工业经济中仍居主导地位。截止1996年底,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381家,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的3.4%,与…  相似文献   

8.
虞蓓莉 《华东科技》2000,(7):29-29,31
为贯彻上海市技术创新大会精神,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以“科技进步的灵魂是创新,主体是企业,导向是市场,科技进步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为目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创新促效益,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现状 1、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积极开展科技活动 199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单位数有734家,比上年增加41家。其中,开展研究与发展(R&D)活动的单位有327家,比上年增加62家,  相似文献   

9.
1999年,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以及上海市技术创新大会的精神,根据市政府提出上海工业新一轮发展的战略任务,确立科研开发与市场营销并重思想,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在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技术创新专业队伍结构趋向合理 科技产品的开发关键是人才。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有一支精通业务、工作认真、务实、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队伍。 1999年,上海1364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人员共有7.74万人,比上年下降23.4%。其中,  相似文献   

10.
由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承担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鉴定会于一九九三年九日一日在山东省科学院召开。该课题运用技术创新理论,联系国内外技术创新的途径和经验,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点面结合,利用专家咨询、计算机分析处理等先进的工作方法,对全省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指同时满足从业人员30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005年我国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28567家,年末从业人员3742万人,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4974亿元。大中型工业企业不但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从事科技活动的重要部门之一。本文从研究与发展活动、专利和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活动等三个方面对2005年及“十五”期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李小芬 《天津科技》2005,32(5):22-24
根据2000-2003年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有关数据,分析得出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现状的七大特点,并得出结论:天津市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13.
利用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从投入和产出方面对甘肃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九五”期间,福建省工业企业在提高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方面得到加强,成绩斐然。主要表现在: 1、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领域看,全省工业企业较以前重视对技术创新的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特别是对R&D经费的投入。 (1)企业技术创新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上升。1999年度全省大中型企业工业企业此指标数值为6.3%,比1995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比1995年的第14位前移了9位。  相似文献   

15.
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若干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几年来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 ,大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依然薄弱 ,产品技术含量低 ,缺乏国际竞争力。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造力[1],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已经雄辩地证明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 ,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2][3]。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国外企业产品技术和价格的双重压力 ,企业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和大力加强自主创…  相似文献   

16.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速工业企业技术进步。 1.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开展企业技术创新。 2.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进行生物技术与制药,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研究、产品开发与产业化发展要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突破。 3.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步伐。 4.强化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进技术的消化创新工作。 5.加大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的力度。 6.加快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  相似文献   

17.
近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改委联合编制的《200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资料》,笔者对全国和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中型企业一直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也是市场的主导力量,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在阐述技术创新的内涵及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些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现代化大都市的活力所在,是经济竞争的关键。进一步提高广州技术创新能力,是实施广州科技兴市战略、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抢占新世纪产业制高点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一、广州技术创新基本状况 1、独立研究开发机构数量较多,企业研究开发能力逐步增强。2002年广州全市各类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92家,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9万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机构161个,比2001年增加1个,占全市595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已设立科技开发机构的占27%,开  相似文献   

20.
盛刚  唐洁 《天津科技》2002,29(3):13-15
作为国有经济主体部分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反映出国有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为此2001年天津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电子信息、制药和机电3个行业中的工业企业55个,对其技术创新现状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了解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其中医药企业7个,电子仪表企业20个,机电企业28个;特大型企业1个,大一型企业8个,大二型企业19个,中一型企业13个,中二型企业 14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