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河南省各市地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化进行研究.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8个市地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对产出的结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结构差异并说明其存在的原因,为各市地提升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虞蓓莉 《华东科技》2000,(7):29-29,31
为贯彻上海市技术创新大会精神,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以“科技进步的灵魂是创新,主体是企业,导向是市场,科技进步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为目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创新促效益,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现状 1、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积极开展科技活动 199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单位数有734家,比上年增加41家。其中,开展研究与发展(R&D)活动的单位有327家,比上年增加62家,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评价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2个方面建立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三次差异驱动理论的动态评价模型,并以2000—2012年我国省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我国省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排序并发现了技术创新能力地区间的差异性.以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金融支持水平、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培育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Engle-Granger协整关系分析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法对广西1995~200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与工业生产总值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科技投入是工业生产总值增长的原因,但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不是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变化的原因;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和人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都能够促进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而科技活动人员对生产总值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指同时满足从业人员30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005年我国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28567家,年末从业人员3742万人,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4974亿元。大中型工业企业不但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从事科技活动的重要部门之一。本文从研究与发展活动、专利和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活动等三个方面对2005年及“十五”期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我省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全省科技活动中的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在科技开发的三大执行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资源中,其占有的份额明显增加,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1996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的技术开发人员已占全省的51.6%,筹集的技术开发经费占全省的52.8%,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占全省该项投入总额的50.8%,均  相似文献   

7.
“九五”期间,福建省工业企业在提高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方面得到加强,成绩斐然。主要表现在: 1、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领域看,全省工业企业较以前重视对技术创新的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特别是对R&D经费的投入。 (1)企业技术创新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上升。1999年度全省大中型企业工业企业此指标数值为6.3%,比1995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比1995年的第14位前移了9位。  相似文献   

8.
李小芬 《天津科技》2005,32(5):22-24
根据2000-2003年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有关数据,分析得出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现状的七大特点,并得出结论:天津市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在推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产、学、研联合发展意识增强,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1998年度的有关统计资料,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1.科研经费筹集渠道呈多元化,企业自筹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 从1995年以来全市的科研活动经费筹集情况看,已基本形成了“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借贷为支撑,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建 《华东科技》1997,(12):7-8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首先必须是研究开发的主体。企业是研究开发的主体表现为企业是R&D投入的主体、R&D活动的主体和研究开发产出的主体。对比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研究与发展统计数据发现,我国企业还不是研究与发展的主体。 1.从企业研究与发投入衡量 研究与发展投入的两个重要指标是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和研究与发展人员投入。在市场经济国家,企业是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的主体(表一)。 从研究与发展经费的来源分布看,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工业化发达国家的研究与发展经费主要来自企业,政  相似文献   

1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企业科技资金投向与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反映自主技术创新的RD经费内部支出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大,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的影响最小,其他相关经费支出的影响介于二者之间。为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应注重创新活动经费投入,并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技投入社会化的企业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投入社会化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有效制度安排。而企业是科技投入社会化制度建设的最重要行为主体。因此,研究企业科技投入社会化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案例实证研究了我国科技投入社会化的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13.
袁宝宝  袁贝贝 《江西科学》2013,31(1):129-132
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由低效粗放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的大背景下,用企业自筹资金来衡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2-2010年企业科技活动自筹经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资金投入,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规模,企业自筹资金投入滞后项,均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正面影响,而境外资金投入,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99年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继续活跃,为全省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是全社会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的目的性和成果转化速度更为直接和快捷。近年来,由于知识经济的快速渗透,人们对高科技产品和新产品的需求欲望愈来愈强烈,企业生产面临的市场愈来愈求新,因此,科技活动也愈来愈成为企业的生命,可以说,离开科技进步,企业寸步难行。从1999年的统计情况看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收集2002—2010年的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高等教育和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PLS通径模型,考察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以及各高等教育要素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高校教育投入、知识产出、科研投入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依次呈现正向的较强的溢出效应;高校人才产出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未呈现出积极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利用北京市经济普查年鉴2008中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的相关数据,建立衡量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分析北京各区县、各部门及各类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创新活动现状.研究发现,海淀区是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区域,制造业是创新活动最多的行业,在制造业各部门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最强,而有限责任公司在15类工业企业创新活动中排名最前.同时,工业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与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授权数之间高度正相关,表明提高对RD经费内部支出的投入力度能有效促进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的产出成果.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继续活跃,为全省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是全社会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的目的性和成果转化速度更为直接和快捷。近年来,由于知识经济的快速渗透,人们对高科技产品和新产品的需求欲望愈来愈强烈,企业生产面临的市场愈来愈求新,因此,科技活动也愈来愈成为企业的生命,可以说,离开科技进步,企业寸步难行。从1999年的统计情况  相似文献   

18.
谢伟胜  黄海滨 《广东科技》2012,21(12):23-26
企业的创新投入包括人力资源方面,如就业人员素质、研发人员比重、R&D折合全时当量等,以及经费投入方面。国家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主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成果是企业进行科研投入和研发活动的表现,是衡量企业研发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孙冰  吴勇 《科技与经济》2006,19(4):17-19
对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根据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建立了以投入、支撑、配置、环境、成果为二级指标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30个省市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实例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以及上海市技术创新大会的精神,根据市政府提出上海工业新一轮发展的战略任务,确立科研开发与市场营销并重思想,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在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技术创新专业队伍结构趋向合理 科技产品的开发关键是人才。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有一支精通业务、工作认真、务实、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队伍。 1999年,上海1364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人员共有7.74万人,比上年下降23.4%。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