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两种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微藻,对两种海洋微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orrutum)和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进行了室内培养,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含有较高的C16:O、C16:1和C20:5(EPA),仅含有微量的C20:4不含有C22:6(DHA),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23.8%。而等鞭金藻主要脂肪酸为C14:0、C16:0、C18:2、C18:3、C22:6(DHA),不含有C20:4,仅有少量的EPA,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比例高达49.8%。两种微藻脂肪酸组成显示出明显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2.
脲包法是一种分离、提纯和富集混合物中直链脂类物质的有效方法,具有高效、安全、快速、低成本等特点。本文通过以油酸为目标分子,探讨脲包法富集长链脂肪族类成分的较佳工艺条件,并以猫眼草中含量较高的二十八烷醇为包合对象进行了验证,确定将提取物(质量)∶尿素(质量)∶甲醇(体积)=1∶3∶9作为猫眼草正己烷萃取物的包合条件。在该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富集提取物中的非直链脂肪族物质,从而简化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3.
地沟油固定化脂肪酶生产生物柴油(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地沟油和甲醇在三段式反应器中固定化脂肪酶上合成生物柴油。对地沟油的酸值、皂化值以及水含量进行了检测。考察了进料流速、溶剂、水含量对反映的影响。在40℃,正己烷作溶剂,添加水含量为地沟油质量的20%,每一段反应器中添加的甲醇与地沟油的摩尔比为1∶1时,生物柴油产率为94%。  相似文献   

4.
氮源及其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氮源的种类和浓度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用含有不同浓度的NO-3和NH4 在叉培养基中对三角褐指藻进行培养,测定了其生长及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以NH4 为氮源时三角褐指藻的比生长速率大于硝酸钠;在NH 4为2.1 mmol/L时三角褐指藻达到最高比生长速率.三角褐指藻的主要脂肪酸是14: 0、16:0、16:1和20:5n-3(二十碳五烯酸,EPA).以NO-3为氮源时,EP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随着NO-3浓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1.0 mmol/L时的EPA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比达到最高(16.9%).当氯化铵浓度大于3.9 mmol/L时,EPA的含量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比随浓度的增加较大,在8.0mmol/L达到26.1%.  相似文献   

5.
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分离及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含量的分离测定方法.通过对提取溶剂、皂化温度、皂化时间、KOH-乙醇皂化液质量浓度、KOH-乙醇皂化液体积、料液比的选择,以及对流动相、柱温、柱流速等色谱条件的考察,研究提取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工艺流程.建立了提取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适宜工艺和分离测定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含量的RP-HPLC工艺.技术关键是: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皂化温度为80℃、皂化时间为40min、皂化液质量浓度为20%、皂化液体积为10mL、料液比为1∶5;采用YMC-C30色谱柱(250mm×4.6mm i.d,5μm);检测波长450nm;柱流速1.0mL·min-1;柱温25℃;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V∶V=60∶40),流动相B为甲基叔丁基醚(100%),梯度洗脱.结果表明以外标法定量,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各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性系数在0.996 1~0.999 9之间;平均回收率在85.2%~95.1%之间.该方法为辣椒叶片中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分离与定量测定提供了方法保证.  相似文献   

6.
在温度65℃下,反应2 h,合成三聚氰胺-双氰胺-甲醛三元阳离子缩聚物高效絮凝脱色剂,再通过添加甲醇和尿素降低游离甲醛含量,得到物质的量的比为三聚氰胺∶双氰胺∶氯化铵∶甲醛∶甲醇∶尿素=1∶3∶2∶15∶2. 5∶0. 1的高效低游离甲醛絮凝脱色剂,游离甲醛含量降低到1. 51 mg/L.在处理模拟废水时,最佳脱色剂用量的质量分数为0. 28%,NaOH用量的质量分数为0. 26%,脱色时间20 min,pH 8,脱色率达到99. 91%.  相似文献   

7.
以环己烯为原料,在微反应器中将环氧化反应与水解反应串联制备1,2-环己二醇。实验发现,环氧化反应采用双氧水/甲酸体系,而皂化反应采用Na OH催化开环产物水解。在环氧化反应中,当选用HCOOH作为载氧体,n(环己烯)∶n(双氧水)∶n(HCOOH)=1∶2∶8,40℃下在微反应器中反应5 min;在皂化反应中,n(环己烯)∶n(Na OH)为1∶1.5,70℃下反应10 min,所得到的1,2-环己二醇的产率高达98.1%。  相似文献   

8.
8种微藻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室培养的3种海洋微藻和5种淡水微藻,用甲醇和甲苯(3:1)混合液进行提取,亚心形扁藻和紫球藻还另用乙醚和丙酮2种溶剂进行了提取。提取物用圆形纸片法对4种细菌和3种真菌的生长进行了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在8种微藻中,有2种微藻(铜绿聚球藻和塔胞藻)的抗菌谱最广,分别对4种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铜绿聚球藻的甲醇和甲苯(3:1)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性最强。在所有的菌中,黑曲霉对微藻提取物最敏感,不同的微藻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微藻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真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叶黄素的收率,需要优化叶黄素酯的提取和皂化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确定万寿菊叶黄素的提取和皂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正己烷-丙酮-无水乙醇-甲苯(10∶7∶6∶7,v/v)混合溶剂作为提取剂,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20 min,以每毫升甲醇溶液中含0.4g氢氧化钾为皂化剂,在55℃下进行热皂化,提取及皂化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以三角褐指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乙酸乙酯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低于1.8g/L时,乙酸乙酯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不产生负面影响,并能提高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密度和部分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其中,细胞密度提高了35%,C18∶0、C18∶2和C20∶5等几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脂肪酸在总脂肪酸中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15.32%,23.15%和31.13%。另外,光合作用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加入乙酸乙酯后,三角褐指藻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降低、呼吸作用速率Rd增加,这证明了乙酸乙酯是以有机碳源的形式被藻细胞利用,三角褐指藻以混合营养的方式生长。  相似文献   

11.
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白玉蜗牛肉冻干粉中的脂肪酸,通过三氟化硼法进行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组分鉴定。结果表明,蜗牛肉冻干粉的总脂得率为2.73 %,在总脂的甲酯化产物中检测鉴定出15种脂肪酸,含9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72.22 %,其中亚油酸占17.42 %,油酸占16.54 %,花生四烯酸占13.13 %,EPA占2.14 %。白玉蜗牛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的48.03 %),可以用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类新型功能食品与保健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芝麻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索氏提取法和直接溶剂萃取法提取新品系芝麻的脂肪酸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化学成分.结果显示:新品系芝麻中主要含有12种脂肪酸,且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一种水溶性正丁基吡啶硫酸氢盐离子液体,运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方法对所制备离子液体进行表征,数据表明与预期结构相符.以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小桐子油脂肪酸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试验反应温度、甲醇与小桐子油脂肪酸体积比、离子液体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试验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00 ℃、催化剂用量为小桐子油脂肪酸质量的6%、醇酸体积比1:1、反应时间75 min的条件下反应转化率可达96%以上.离子液体稳定性较好,循环使用6次依然保持较高的催化转化率.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辅助下锡林浩特褐煤的CS_2-丙酮萃取物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辅助下用等体积的CS2-丙酮为溶剂对锡林浩特褐煤进行萃取,萃取物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萃取物中共检测到70种有机化合物,可分类为烷烃、烯烃、芳烃、酚类、醛类、酮类、脂肪酸、酯类和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量和种类均为最多,共26种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为54.36%,推测因为CS2和丙酮之间存在缔合关系,促使含氮化合物从煤中被萃取出来.  相似文献   

15.
The biosynthesis of glycolipids in E. fasciculatus was studied by 14C label and chase. The fatty acids in sulphoquinovosyl diacylglycerol (SQDG) were almost 16-car- bon and 18-carbon ones. In addition to the two fatty acids, monogalactosyl diacylglycerol (MGDG) and digalactosyl diacylglycerol (DGDG) contained 8.5 mol% and 31.0 mol% 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20∶5), respectively, and this fatty acid was usually distributed in the sn-1 position of the glycerol backbone. When plants were incubated with [2-14C] acetate,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he posit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labeled fatty acids in sn-1 and sn-2 among the three glycerolipids. In SQDG, 14C-labeled fatty acids were distributed uniformly in the sn-1 and sn-2 positions. In DGDG, 14C-labeled fatty acid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n-2 position. In MGDG, the radioactivity of fatty acids in sn-1 position was far greater than that in sn-2 position after a 30 min pulse label, and the difference in radioactivity between the two positions decreased rapidly.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positional distribution of 14C-labeled fatty acids between sn-1 and sn-2 positions might be related to 20∶5 and the biosynthesis of DGDG. Our results also suggested that E. fasciculatus had the same DGDG biosynthetic pathway as that in higher plants and galactosyl transferase was selective for MGDG.  相似文献   

16.
微波、超声波和热回流提取技术分别用于提取杜仲中的绿原酸、咖啡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香草酸,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考察了提取时间和溶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助提和热回流提取分别需90 min和120 min才能达到最大提取,而微波助提仅需50 s就可达到.在微波助提和热回流提取中,水比甲醇提取效果要好,而在超声波助提过程中,用甲醇作溶剂获得的提取率比水高.3种提取方法的重现性均较好.综合来看,微波助提比超声波助提和热回流提取技术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杜仲中酚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基于NRTL模型,以乙二醇为萃取剂,用Aspen Plus软件对二氯甲烷-乙醇-水三元体系间歇萃取精馏过程进行模拟,分别考虑了溶剂比、回流比、塔板数、溶剂进料位置和溶剂进料温度对整个精馏过程的影响.原料为100 kg含95%二氯甲烷(质量分数)、3%水、2%乙醇的混合溶液,利用模拟结果对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得出了最佳的操作条件:精馏塔塔板数为20块、溶剂进料位置在第2块塔板、溶剂进料温度为38℃、回流比为2.5、溶剂比为0.575.在该操作条件下,塔顶的二氯甲烷的质量分数可达99.8%以上,回收率为96.65%,满足溶剂回收再利用的要求.通过实验对该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得到的二氯甲烷质量分数高达99.8%,回收率为90%左右,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不同比例的四氢呋喃-乙醇、乙醇-水为溶剂,采用水浴回流和浸泡法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率.结果表明:采用水浴回流法时,以体积比为3∶1的四氢呋喃/乙醇为溶剂,银杏叶质量(g)与溶剂体积(mL)比为1∶13.3、水浴温度为50℃、时间为2 h,提取率可达14.7%;采用浸泡法时,以体积比为3∶1的乙醇/水为溶剂,银杏叶质量(g)与溶剂体积(mL)比为1∶10、浸泡时间为24 h,提取率最高达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