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山楂粉病主要危害叶、新梢果实。在兰州市城关区大垒洼,此病于5月下旬开始侵染危害,6月下旬产生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7月中旬产生子囊壳,7月下旬产生子囊孢子,病害流行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800倍液防治,病降率达51.4-52.1%。孢子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梢木蠹象是鞘翅目、象虫科的一种蛀食云南松、华山松害虫。在盐源县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枝梢内越冬。3月上旬越冬后幼虫在受害枝梢内取食为害,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成虫羽化始期,6月上旬为盛期,6月下旬交尾,7月上旬产卵,7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出,7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防治技术主要是4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用人工卫生伐除虫枝集中烧毁及掌握有利时机进行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3.
赤霉病是我省小麦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并且病麦含有毒质,食用后影响人畜健康。为有效地防治赤霉病,我们在福州市郊对此病进行了初步观察和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一、稻桩子囊壳的发生规律据以往研究,麦类赤霉病菌的寄主范围广,越冬基质丰富,但在水稻地区,稻桩是其主要越冬基物。稻桩上产生的子囊壳及子囊孢子是引致小麦穗腐的主要初侵染菌源。  相似文献   

4.
豆卷叶螟Lamprosema indicata Fabricius是菜用大豆的一种重要食叶性害虫.在福州地区1a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次年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出蛰.5月中下旬是第1代幼虫危害高峰期,第1代成虫高峰期在6月中旬;第2代幼虫高峰期在6月下旬,7月中旬是第2代成虫高峰期;8月中下旬第3代幼虫盛发,9月上旬是第3代成虫的高峰期;第4代幼虫发生期在9月中下旬,9月下旬10月上旬是第4代成虫盛发期;10月中旬是第5代幼虫的高峰期.豆卷叶螟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有长颊茧蜂Dolichogenidea sp.、广黑点瘤姬蜂Xanthopimpla.punctata,Fabricius、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 Walker和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emann,其中长颊茧蜂是天敌优势种,其田间寄生率最高可达80%,对豆卷叶螟的种群的控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枯病初侵染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9-1992年间,以银杏的冬芽、幼叶、嫩叶以及越冬后的落叶等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枯病的三种病菌均能在冬芽和落叶上越冬。当春季节萌发后,银杏叶枯病的主要病原链格孢菌能转移到部分嫩叶上,继续进行潜伏侵染,但其数量显著下降。3-6月间,越冬后落叶上的链格孢菌可以大量形成呈丛状的分生孢子梗,并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上一年在落叶上产后的分生孢子,越冬后仍具有一定的发芽率。就病害的侵染源  相似文献   

6.
桃粉蚜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桃粉蚜一年发生20~25代,以卵在桃树枝条的芽腋或树皮裂缝处越冬。越冬卵3月下旬~4月上旬孵化,5月下旬产生有翅蚜迁飞到夏寄主上繁殖,秋季从夏寄主迁回桃树上,11月产卵在桃树上越冬。桃粉蚜的适温范围为15~28℃。测定5种药剂的药效,以氧化乐果、辟蚜雾、甲甲磷为好,应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7.
血斑小叶蝉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斑小叶蝉在我省中南部1a发生5代,卵在幼树树干、枝条表皮下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可见成虫;6月上旬第2代若虫出现,6月中旬羽化为成虫;6月下旬可见第3代若虫,7月上旬可见第3代成虫;7月中下旬可发现第4代若虫;高温多雨季节,8月中旬偶见第5代若虫。若虫历期15-30d不等,9月中旬成虫产越冬卵。化学防治以50%甲胺磷乳油3000倍液防治效果为佳,48h的虫口减退率达100%。防治始期在1代若虫盛发期(5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8.
眩灯蛾(arctiinae of the palearctic)是新疆草场重要害虫。每年发生一代。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出蛰危害,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9月中旬孵化,以二、三龄幼虫在杂草根部表土层中越冬。  相似文献   

9.
报导了1990年以来温州四种人工越冬亲虾发生的疾病,共发现19种病害,主要病害为细菌病、镰刀菌病、拟阿脑虫病,同时研究了其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蜀柏毒蛾是福建省柏木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上旬始见成虫。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孵出,第二代幼虫9月中旬出现,幼虫危害严重期是3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次是7月下旬至8月下旬。林间防治以PIB5×108个/mIPoNPV 20%氰戊菊酯(1:15000)倍液喷洒,或是PIB5×108个/mIPoNPV 5亿孢子/g白僵菌 20%氰戊菊酯(1:15000)的配比,防治效果最好。病毒的防治运期应掌握在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1.
毛竹枯梢病发生的土壤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32块典型样地的调查、分析,数据经不同方法处理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CeratosphaeriaphylostachydisZhang)的发生随土壤紧实度的增大、土壤湿度的下降而感病程度加重;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分析表明:枯梢病的发生与林地养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密切,其发病程度与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土壤钾和硼水平的交互作用呈显著负相关,土壤中过多的活性铁可助长病害的发生。改善感病竹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是综合治理该病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13.
14.
松针褐斑病种子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对进口湿地松、火炬松种子抽样检验没有发现种子带菌,也未发现其中夹杂有针叶碎片。松针褐斑  相似文献   

15.
湿地松、火炬松种源抗褐斑病试验和抗病优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比较国内的八个湿地松种源对松针褐斑病的感病性的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松种源间感病性有差别,但没有达到可以利用它们进行病害防治的程度。自然感染的美国七个湿地松种源和十个火炬松种源也都表现高度感病。湿地松,黑松和火炬松是高度感病的树种,短叶松、长叶松和沙松感病中等,马尾松是高度抗病的。在松针褐斑病流行的湿地松幼林中选择了47株抗病优树,用自然感染法对各优树无性系的感病性测定表明,约有1/2的优树无性系是高度抗病的。  相似文献   

16.
17.
水杉赤枯病病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杉赤枯病在江苏各地普遍发生,危害水杉苗和大树。春季,  相似文献   

18.
该文首先由N,N-二甲基乙醇胺与己二酸反应合成己二酸二(β-二甲胺基)乙酯,然后将己二酸二(β-二甲胺基)乙酯与氢化诺卜基溴按物质的量比例为1.0∶2.1进行反应,合成一种含二元酸酯基的氢化诺卜基双子季铵盐.产物结构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进行表征,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了该季铵盐化合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药液质量浓度为100.0 mg·L-1时,该季铵盐化合物对松枯梢病病原菌、烟草黑胫病病原菌、彩绒革盖菌和七叶树壳梭孢菌的抑制率达97.0%~100.0%,远高于百菌清的抑制率,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抑制率接近90.0%;当药液质量浓度为50.0 mg·L-1时,该季铵盐化合物对以上5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100.0%、88.8%、86.8%、84.4%和77.2%,均超过对照样百菌清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19.
银杏叶枯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Ristaino JB  Groves CT  Parra GR 《Nature》2001,411(6838):695-697
Late blight, caused by the oomycete plant pathoge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s a devastating disease of potato and was responsible for epidemics that led to the Irish potato famine in 1845 (refs 1,2,3,4,5). Before the 1980s, worldwide populations of P. infestans were dominated by a single clonal lineage, the US-1 genotype or Ib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haplotype, and sexual reproduction was not documented outside Mexico, the centre of diversity of the pathogen. Here we describe the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of 100-base-pair fragments of DNA from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2 from 28 historic herbarium samples including Irish and British samples collected between 1845 and 1847, confirming the identity of the pathogen. We amplified a variable region of mtDNA that is present in modern Ib haplotypes of P. infestans, but absent in the other known modern haplotypes (Ia, IIa and IIb). Lesions in samples tested were not caused by the Ib haplotype of P. infestans, and so theories that assume that the Ib haplotype is the ancestral strain need to be re-evaluated. Our data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historic specimens when making inferences about historic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