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总是觉得自己很聪明,其实在我们一直认为是笨蛋的动物里,也有很多智多星,它们有着和它们的小脑瓜不成比例的高智商!足以让我们的自信心倍受打击。看看这几位的表现,你服不服?  相似文献   

2.
创造源于兴趣,奇迹发于激情.时代的进步,事物的变迁,万物的起源,在于人类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发现.有位语言学家说过:"语言的学习其实是一种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L.维特根斯坦曾经感慨道:"打开每个人的颅骨,里面都有一个脑,这是何其奇妙的巧合!"而神经科学家则总是津津乐道地指出,成年人的脑是宇宙中唯一最复杂之物,同时也是人类所知最少之物.  相似文献   

4.
非常留言板     
<正>非常心事悠悠姐姐,你好!我最近有个烦恼:我同桌经常用"小恩小惠"吸引我,我原本想好好听课,可注意力不知怎么就落到小玩具上了,所以上课没好好听,我原本是个好学生,可现在学习成绩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滑。我该怎么办呢?(安徽彭宸)这也不能全怪你同桌,你还需要加强自己的控制力才行。其实道理你很明白,就是实施起来困难。不如尝试着强制自己在课后才能玩玩具,看课外书,时间长形成习惯,在课堂上就不会分心了。如果你还担心自己又犯错.不如和老师请求先换个座位吧!  相似文献   

5.
近日又看到科学网上关于研究生"苦力科研"的新闻.其实,身边也有许多同学有这样的抱怨:有的认为做的东西都是老板的,做得再好也没用;有的认为自己做的东西对自己用处不大,做基础研究好发文章,但工作不好找,做技术应用的好找工作,但文章不好发;也有许多同学象北大那位同学那样,觉得做得工作没有意义,全是打杂的活,太低端了.总而言之,大家都有一个担心,怕沦为"学术民工"!我现在是研二学生,并准备读博,对此有一些思考,谈谈自己的感受.1 "学术民工"是怎样炼成的"学术民工"到底是怎么炼成的?其实很多同学也是根据这个思路,了解哪些事会导致沦为"学术民工",来决定哪些事不去做.许多人会觉得:给老板打杂,这可是一个民工最明显的特征啊!于是,许多同学就有了正当理由拒绝打杂.  相似文献   

6.
 本来想写“ 博士生缺乏创新该赖谁?”,因为觉得有些博士生在担忧自己能否通过答辩时,“杠杆”通常是“创新”,导师总是拿“创新”要求博士生和他的博士论文,博士生总是千方百计给自己的论文穿上“创新”这件外衣,有时候,你会发现这中间有些博士生其实还不明白什么叫“创新”。  相似文献   

7.
世界之大,无所不包。其实,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要使自己时时站稳脚跟,走向成功的彼岸,创造生命的辉煌,也有一个"包容万物"的问题。所谓"包容万物"是指广泛性而言。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人们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及至家庭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这个环境,一是指自然环境,二是指场地环境。一个人只有适应或能包容各种环境,才会使自己免受不利环境的困扰;也只有当一个人能包容各种环境,环境才能同时包容他。因此,一个人应当学会:既能在条件优越的环境里生活、工作,又能在艰苦环境里拚博、磨练;既能在逆境中不被困难、挫折所压倒,特别是要经受得住各种突发事件(不幸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渺小身影。但,我也是与众不同的。别看我是个优等生,其实我也是有许多缺点的,掰着手指说一说,能说上半天呢。我很懒。每当奶奶叫我起床时,我总是把头探出被窝,懒洋洋地回上一句:"好,知道了!"因为我发现,在被窝里说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学》2003,(1):56-56
人类太傲慢自大了: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进化得最好的动物,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所有其它动物。人类以自己会讲话和大脑有灰质而感到自豪,为自己的智力成绩和语言而沾沾自喜,夸耀自己,把其它的哺乳动物视为蠢物。  相似文献   

10.
光的故事     
亲爱的少儿朋友们,你们知道光吗?当旭日东升、世界一片光明时,这是阳光;在黑暗中,人们点亮蜡烛,就会产生烛光;燃烧火把时,就会有火光;打开霓虹灯后,就会有五彩的灯光……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又发现和运用了激光。光对人类和地球上的万物来讲太重要了!人们对光的认识,通过漫长的劳动实践和科学实4验,也在一步步加深。远古时代,人类认为光是神或上帝创造的。到了近代,人们对光有了科学的了解。伟大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工作室里用三棱镜把白光分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后,人类才第一次窥探到光的奥秘,并把烛光、火光、阳光等…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30年代,由于会聚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应用,人类将彻底摆脱机动车带来的重大交通事故! 21世纪中叶,由于会聚技术的推广人类将彻底改变开车自驾游的传统形式,将从虚拟仿真体验中“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一切都不是天方夜谭,正如佛家所言:“世间万物兴替皆有因果”—5年前“会聚技术”概念的出现,使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种人,总是谨小慎微、胆小怕事、逢事绕着走,树叶落下来也怕砸破脑袋,但求无过、无灾、无是非.许多人认为这种人都是些孱弱无能的人.其实,世事有别,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在安全生产上如此,笔者则认为胆子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13.
当人们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时,对            普照万物的太阳都赞不绝口:万物生长        靠太阳!然而,又有多少人曾经想到过,这     世界上万物生长也得益于月亮?         其实,月亮的圆缺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鲜为人知的作用。法国学者费雪里在一本书中总结了各国合理利用月光的经验,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份种植、收获的最佳“月相”。例如:四 季开花的大果实草莓,应避免在满月和新月时栽植、剪枝和采摘;核桃在满月时打落,不仅油脂最丰富,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槭树…  相似文献   

14.
不要以为只有人类才有感情,其实动物也是有感情的,不少鸟类当同伴死去后,常会举行各种各样的“葬礼”,以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  相似文献   

15.
其实我们一直“养育”着身体上无数的微生物?! 人体由大约60万亿个细胞组成,而人体内的共生菌数量却高达100万亿。其实,我们一直在跟比自己细胞数都多的微生物一起成长。由于这些微生物关系到人体的正常机能和健康,所以也有研究者表示细菌是“第二遗传基因”。那么,人体和微生物关系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16.
 看过好多关于什么才是好导师的讨论,觉得总是泛泛而谈难以界定.大家都有不同的性格,什么是好,可能也就是源于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正转眼间,夏天已离去,秋姑娘也悄然到来。秋姑娘走到田野里,稻谷为了迎接她,个个都笑弯了腰,频频点头;玉米也笑得露出了它那金黄的小牙齿……地里的农民伯伯们可开心了,他们正忙着收割庄稼呢!秋,悄悄地爬上山坡,给山坡上的万物带来了许多神奇的礼物,让山坡上的万物都穿上她带来的新衣服,去参加深山上的舞  相似文献   

18.
<正>多年之后,这个实验在两位年轻的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和丹尼尔·西蒙斯的重新设计下大放异彩,这就是心理学上最著名的实验之一:“看不见的大猩猩”,这个实验几乎在所有心理学课本中都提到过。你是否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眼前一大堆没做完的事,却总是忍不住胡思乱想,效率低下。其实,过于强调“集中注意力”是反人性的。现代脑研究证明,注意力是一种信息过滤机制。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堵不如疏。注意力根本就不是用来聚焦在某一事物上的,在这种机制下,强迫自己专注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我想每个家庭成员,在一个家庭中能融洽相处,都有其各自感人的美德故事.这些美德故事中有关于夫妻的;有关于子女的;有关于亲子关系的.在我的家庭中,让我最感到自豪的是我的两个孩子.他们天真、善良、活泼、好学.当有人对我说,"你的两个孩子真可爱"时,我总是得意的说"我觉得也是".然后,接着得意地问,"是不是我教得不错?!"其实教育与被教育都是相辅相成的.在亲子关系中,在相互关爱下,渗透在每天生活中的是影响与被影响.父母是在教育并抚养自己的子女,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子女也在时时地教育着我们.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直销市场问题很多,抛却政策这种硬环境不说,直销人群体内部观念的改变其实也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很多"传统"的老直销人,总是希望能留住他们原来的市场和团队,但他们又不追求创新,总是认为自己原来的那一套是对的;更有甚者,依然保留了传销企业的一些陋习,导致传销今天仍然泛滥;也有一些老直销人,随便把国外企业的思维模式直接套用过来,这种墨守陈规有时会变成一种阻碍,市场很难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