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ATM交换网络的发展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了共享媒介型ATM交换网络的设计方案,完成了该设计方案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最后,对实际电路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该电路对ATM技术实用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N×N端口内部无阻塞输入缓存ATM交换网络的队头(HOLHeadofLine)阻塞现象,该文采用称为K窗口输入缓存交换方式,并且对该交换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该方法在每一时隙内,依次检测输入缓存队列中前K个信元的目的地址,从中选择满足无阻塞交换条件的信元作为该时隙的交换信元,以减少HOL阻塞,从而提高互联网中该类ATM交换网络的信元通过率.当网络端口数N=512、窗口宽度K=14时,其信元通过率将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ATM交换机中广为采用的Batcher-Banyan交换网络,探讨其存在的内部竞争问题,提出采用优先级输入、输出与中央混合缓存机制解决其内部竞争的一种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交换网络的概念和基本构架,提出了软交换网管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归纳出开发软交换网管系统所需的技术,分析软交换网管对象特征,继而提出本系统的功能结构、体系架构,并规划出软交换管理网元。实现对软交换设备配置、安全、性能、故障等功能的统一管理,使之具有跨平台、可扩展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高速交换网络的QoS特性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具有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仿真功能的高速交换网络仿真系统,该系统具有简单、快速、可扩展性强等优点。首先给出了交换网络的仿真模型,并分析了各个组成部分,采用固定时间驱动的方式实现了该模型;然后对输入排队的crossbar交换网络进行了仿真研究,以吞吐量、时延、带宽保证和公平性4个主要指标衡量了交换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苗智 《科技资讯》2011,(35):92-92
本文着重阐述了优化网络的实施方案以及调度交换网优化后强大的IP调度功能使其实现了现有网络到软交换网络的平滑过渡,有效地保护了以往的投资,为营口地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7.
软交换组网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强  庞伟正 《应用科技》2006,33(5):17-19,23
对下一代网络(NGN)中软交换组网方式进行研究.针对现有的PSTN网络和软交换网络的组网方式,分析比较了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位置服务器的组网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软交换网络的扁平化特征,同时又具有灵活的组网特性,解决了层次结构中路由选择复杂和平面结构中数据维护复杂的矛盾,对实际的软交换网络的组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IETF提出了采用标签分发信令协议(LDP)分段建立多段伪线的技术,利用该技术在分组交换网络(IP/MPLS)上仿真一些传统的VPN业务(如ATM/帧中继等).该文提出了在核心MPLS网通过边界网关协议部暑多段伪线段、接入网采用标签分发协议配置伪线段来实现多段伪线分层部暑的新方法,为运营商提供跨自治域的点对点的虚拟专线服务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9.
电力系统调度指挥系统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系统之一,电网的发展对调度电话的数量、功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度软交换系统是电力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电力通信软交换网络的系统结构和设备选型部署,并对其关键技术实现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将是一种能够提供多种不同服务 ,以支持多种不同应用需求 ,有着集成服务支持能力的高速分组交换网络 .为充分提高该类网络性能 ,设计一个高效的流量控制机制是一个关键问题 .为此 ,以ATM网络中的相关研究为背景 ,首次从控制理论的角度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高速网络中流量控制机制的组成并着重分析了其速率调节算法的设计 对目前已经提出的各种典型速率调节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现有的三类在ATM主干网络环境中局域网互连的技术——局域网仿真、IPOverATM和MPOA进行分析和比较,给出了它们在具体应用上的特点,由此给出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实现原理.通过对现有产品技术的比较,指出了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关键.由于路由器在高速网络环境下的瓶颈效应十分明显,因此在ATM网络环境下应尽量避免使用.MPOA将路由功能从传统的路由器中分类出来,独立用硬件进行实现,从而大大减少了由此引起的性能下降.目前,第三层交换技术采用了同样的技术路线,用于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呼叫级无阻塞的多级ATM交换网络。在ATM交换后,无阻塞交换网络所需内部通路的多少与呼叫业务的速率、连接允许控制方法及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等因素有关。文中用链路的分配函数表征这些因素的作用,给出了双边和单边多级Clos交换网络对给定类型的呼叫业务的无阻塞条件。该结论包含了线路交换和多速率线路交换中已有的无阻塞条件,是对传统多级交换网无阻塞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型分布式ATM交换网络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TM交换机中传统的插件板功能划分及其互连式难以满足灵活与高效的分布式交换要求。为了设计更加先进的交换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背板混洗型ATM交换网络。通过重新划分ATM交换机中各不同插件板集成的逻辑功能,得到一种集接口、交换和本地控制与管理于一体的新型插件板,它按照背板混洗交换方案进行系统互连,可灵活构造各种不同性能要求的ATM接入交换机和网络节点交换机。为了提高新型ATM交换网络和系统的实用性,还提出了三种改进途径,并描述了由此构成大容量ATM交换网络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4.
ATM交换结构是研究ATM的重点之一,简要描述各种ATM交换结构,并对其性能和实现复杂度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异步转移模式(ATM)的概念、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发展现状和背景。阐述了ATM在局域网中的应用,指出了ATM在局域网中应用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异步传送模式ATM的特征以及基于ATM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ATM技术在信息港工程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如何提高ATM网络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ATM交换机体系结构,输出模块中的多个缓存实行共享。这既充分利用了共享缓存和输出缓存的优点,又克服了共享缓存的带宽限制。性能分析表明,在均匀业务流的情况下,当负载为0.9时,为使ATM交换机的信元丢失率小于10^-9,每个缓存所需的容量仅为16个信元长度。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 ATM技术的特点、自愈技术的重构路由方案、ATM自愈网的组成以及两种基本的自愈技术进行探讨。然后在满足高优先级的业务及时、准确地到达目的节点 ,针对各种不同业务对服务质量 (QoS)的不同要求 ,引入了具有多优先级的综合自愈策略。这为保证有较高生存性要求的业务最先得到恢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优化速度函数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有理函数型优化速度函数的一般表达式.该函数以曲线拐点对应的临界间距为特征控制参数,并能构造非凹基本图.利用临界间距的重尺度化关系式,采用停车视距构建一种新的优化速度函数,以表征人-车-路环境交互影响下的司机驾驶行为.与其他优化速度函数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新的优化速度函数能够更好地反映与驾驶行为关联的流密关系数据散布、通行能力变化等实际交通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