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情绪和认知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理性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理性推理的过程,强调认知的作用;而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直觉过程,强调情绪的作用。G reene在二者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加工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情绪和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现有的许多研究成果也证实了认知和情绪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双加工模型的提出为道德判断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随着心理学家在道德心理学中掀起情绪革命,有关科尔伯格的理性推理决定了成人道德判断的理论已然受到质疑,本世纪初美国心理学者陆续提出多种新的道德判断理论模型,本文介绍了由Greene提出的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即道德判断是由两个系统控制的,一个是情绪系统,另一个是认知控制系统,两个系统具有相互竞争的关系,本文总结本世纪前十年有关功利性道德判断研究成果来理解道德判断的双加工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评价,以期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客观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在情感认知的学习与决策中引入了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提出了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人机交互情感决策,对情感行为的选取进行了优化;在情感迷宫模型中,对该决策算法进行了Matlab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BpQ-learning算法的智能体在寻找目标情感过程中得到的平均奖励值高、试探的次数少,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标。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神经经济学的概念、风险决策的心理理论,并对西方风险决策中情绪影响的神经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决策过程涉及到情绪和认知的融合,简单的决策行为并不能完全揭示人类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复杂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5.
借助于阴影集,利用直觉模糊参数,将直觉模糊集转化为悲观阴影集和乐观阴影集,提出直觉模糊集悲观三支决策和乐观三支决策,给出直觉模糊集诱导软集的方法。利用三支决策理论,提出软集三支决策定性模型。结合直觉模糊集悲观三支决策和乐观三支决策,利用直觉模糊参数,给出软集三支决策定量模型。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兴学科--道德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了大脑中与道德相关的神经网络,对理性在道德功能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审视,特别强调情绪和直觉在道德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独特的道德发展观和整合的道德教育体系.该学科认为道德为大脑的功能之一,良好的道德需要健全的大脑、理性的思辨、健康的情感反应和敏锐的直觉判断,这些发现对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情绪理论的社会—认知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研究中生理取向、行为取向、认知取向、社会文化取向至多只是各自说明了情绪的某一方面。社会 -认知观整合了情绪的认知取向和社会文化取向 :认为人类情绪是以情绪脚本为内在机制的一些情绪事件系列 ;个体情绪脚本形成过程就是个体情绪社会化的过程。情绪脚本是指情绪的描述性和规范性知识。情绪的社会—认知观为情绪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野。  相似文献   

8.
区间值直觉模糊集可诱导出vague集和粗糙集,而后两者的结合具有不确定性深入分析的优势.立足双论域区间值直觉模糊粗糙集,引入vague集进行融合扩张,研究双论域区间值直觉模糊vague粗糙集.首先,定义区间值直觉模糊vague相容类,构建双论域区间值直觉模糊vague粗糙集模型,提出关于双逼近近似和三支决策区域的计算算法,并确立该模型的精确度、粗糙度、依赖度.然后,研究该模型的近似算子与不确定性度量的性质.最后,采用医疗例子进行模型计算、度量测量、性质验证,并得到关于患者临床诊断的患病分析与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多属性群决策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问题,对基于直觉模糊测度的可测函数列依测度收敛进行了研究。基于可能性理论和直觉模糊集理论研究直觉模糊可能性测度,确定直觉模糊测度存在有界性、单调性以及直觉模糊可加性性质与直觉模糊测度依据接收、延迟和拒绝3项决策规则。研究结果明确给出可测函数列依测度收敛情况,可知集函数在可测空间中存在集值双零渐进可加的收敛状态。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可有效计算差异属性特征下不同决策的直觉模糊可能性测度,可有效获取最佳决策方案和解决多属性群决策问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脑对信任范畴的直觉模糊特征,采用经验映射与直觉反演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可信分析的犹豫性度量方法,并且建立了犹豫集的概念。研究表明:建立人类直觉信息系统,是分析直觉模糊集的有效工具,犹豫度是对一个直觉行为可信的度量,模糊感知角度能够度量犹豫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同时最小模糊度模型为不确定性条件下行为选择的合理性提供了有效的犹豫控制方法。为不确定决策理论引入了新的分析方法,完善了直觉模糊集的内容,不仅提供了一个决策过程的控制策略,还为交互直觉学习系统建立了新的智能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除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之外,还涵括了道德心理的成长过程以及道德主体性"知、情、意"的圆融统一。本文从分析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的内涵入手,在指出儒家道德本能或善端的设定是学生道德教育可能的前提和动力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充分借鉴并活化传统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资源,尊重道德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学生道德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社会困境的涵义,详细阐述博弈决策的理性选择理论、认知转换理论和生物进化理论,并且从认知控制、社会认知以及奖励预期3个过程揭示博弈决策的神经机制.未来研究应力求突破先前理论模型的不足,深入考察个体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并向实际应用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论述弗洛伊德本能论的延伸和证明--文学艺术观.弗洛伊德认为,文学艺术创作是性本能冲动升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社会化状况总体是好的,因其特殊的环境,在其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出现道德认知模糊,道德准则匮乏;道德情感淡漠,个性偏离正常;个人主义至上,道德行为失控等困境。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庭强化父母的责任意识,增进亲子互动,学校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学校德育环境,社会构建整体联动关爱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装备采购中,存在多个装备供应商可供选择,对供应商资格评价和准则定义的理论研究是供应商选择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直觉模糊集并加以改进,提出一种新的多属性决策综合评判模型,为装备采购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定量分析依据,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及在招标中就供应商的选择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运用此理论,使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结果更合理、更科学。讨论供应商的评判问题,通过直觉模糊集理论,结合供应商选择问题,首先,构建改进型直觉模糊集决策矩阵,然后确定直觉模糊正理想解,再计算各备选方案到直觉模糊正理想解A 的矩离,最后按照综合评价指数K确定最佳供应商。算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从德性伦理学视阈来看网络道德教育,就必须塑造网民的基本德性。塑造网民基本德性就必须立足网络社会来进行,这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社会基础。采取德性论的理论模式,这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视角。实现灌输网民道德认知,培养网民道德情感,锤炼网民道德意志,坚定网民的道德信念,践行网民的道德行为的"知行转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认知机制的情感虚拟人交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情绪认知的角度分析情感虚拟人交互的关键技术,包括情绪认知理论、基于维度空间论的情绪量化和情绪评价,提出并建立了一种情感虚拟人情绪认知模型和动态情感模型。该研究有望解决人机交互中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交互机制等问题,为新一代的人机交互模式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理论的延伸与拓展。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出现了网络道德认知迷失、网络道德情感缺失与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网络社会特殊属性、网络立法滞后、高校人文教育缺失。化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践路径在于:提高大学生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加快网络立法、重视高校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9.
员工创造力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其积极作用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但员工的高创造力是否一定会带来高的创新绩效还有待检验。因此,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以中国组织中1031份员工调查数据为样本,纳入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推脱两个变量,将员工视为道德主体,实证检验员工的创造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高创造力的员工能够带来较高的创新绩效,道德认同对高创造力员工的创新绩效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员工的道德推脱可能降低员工的创新绩效。本研究丰富了社会认知理论在创新领域的应用,弥补了员工创造力的负面效应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