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探讨了神经经济学的概念、风险决策的心理理论,并对西方风险决策中情绪影响的神经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决策过程涉及到情绪和认知的融合,简单的决策行为并不能完全揭示人类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复杂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2.
已有的脑成像研究表明,个体在社会博弈中的合作决策主要激活与认知控制、社会认知以及奖励加工有关的三类大脑神经网络.首先对上述三类大脑系统的功能及其相应的大脑结构和神经回路进行阐述,并对相关的脑成像研究进行回顾.对激素水平的研究发现,催产素能通过增加人们之间的信任来促进合作.在此基础上,介绍新近提出的关于合作的脑机制模型,最后指出这一领域已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外学者对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和双过程理论的论述,认为道德决策中的情绪和认知是整合的、相互作用的,并不是对立的,道德心理研究应将认知和情绪及其他社会因素相结合。由社会直觉模型到双过程加工理论的提出,为道德决策背后的认知-情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他性惩罚指一个人选择付出代价去惩罚不公平行为和规则违背行为,以维持长期而稳定的合作行为。代价惩罚背后的神经机制最近才开始研究。这里我们从代价惩罚的视角回顾近期研究中利他性惩罚的神经基础,主要强调做出惩罚决策背后的神经加工过程。我们强调四种认知加工过程可能会促使人们在大多数场景中做出利他性决策:不公平厌恶,代价-利益评估,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社会参照框架以及认知控制。总之,我们强调理解利他惩罚决策背后的核心神经加工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在综述食物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运动干预与食物决策交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运动改善肥胖人群食物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框架,认为运动可能通过改善肥胖人群的执行控制网络进而改善食物决策;回顾了不同剂量的运动影响肥胖人群食物决策的研究成果,发现持续20 min以上、中至高强度的运动可能对肥胖人群的食物决策产生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需求依赖价格且模糊的假设下,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回购契约协调机制.首先,运用可信性理论,建立了分散决策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给出了模型最优解的求解过程.其次,研究了一体化决策问题,得到了系统最优解,并通过比较说明分散决策不能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化;再次,建立了基于回购契约的供应链协调模型,分析了回购机制下的最优解与集中决策最优解的关系;最后,给出了供应链能够实现完美协调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网络的可控可管性,解决实际网络管理中不同博弈理论集成所面临的动态决策和系统控制问题,分析了基于典型博弈理论的网络控制模型的基本特性,讨论了主从博弈、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3种典型博弈问题的相关性,提出了以非合作博弈为基础的网络控制模型,包括资源最优控制层面和服务最优控制层面,分别实现对网络设备资源和网络服务请求的控制.该模型在博弈求解中考虑了时间变量的影响以及博弈实体在博弈过程中动态关系的变化轨迹,从所有博弈者的动态策略及目标状态的基本关系来解决网络博弈问题,最终形成一个能整合网络各要素的控制系统,并通过建立该网络控制模型的基本状态空间方程证明了该模型协同控制均衡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在需求是模糊变量且依赖价格的假设下,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协作问题。首先,运用可信性理论,分别讨论了在分散决策下供应链双方的Stackelberg博弈,以及供应链一体化决策,并说明分散决策的最优解不能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其次,建立了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协调机制与集中决策具有相...  相似文献   

9.
由于集中式优化方案大多依赖于实时全网信息交互,通常难以适用于网络环境动态快变和缺乏相互协作的超密集认知小蜂窝网络场景.博弈论为分析分布式条件下多决策主体间的复杂决策行为提供了理论框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论文聚焦认知小蜂窝网络中的无线资源分配问题,围绕网络多层次、高动态和强异构3个显著特征,从博弈论的视角分别给出认知小蜂窝网络中的干扰管理、接入控制和频谱接入与共享3个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对现有理论研究中所采用的博弈模型进行梳理归纳,并对模型的相关特性如博弈类型、优化目标、均衡特性等进行分析总结;最后,从当前无线通信中的研究趋势出发,给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医疗风险决策的心理机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情景模拟医疗决策,探讨社会距离与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对负性情绪下医疗风险决策的影响.实验采用2×2组间设计,通过电影短片诱发负性情绪.结果发现,在负性情绪下,相比为亲人决策,个体在为陌生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的决策方案;相比无认知重评,个体在有认知重评下更倾向于冒险的方案.这表明,社会距离和认知重评影响着医疗决策,社会距离越远人们越敢于冒险,而认知重评有助于决策更加理性.  相似文献   

11.
脑认知功能的理论框架与方法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回顾80年代以前的一些重大理论并将之归纳为5个理论要点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出现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事实,说明脑认知功能研究正在发生重大历史转折。分析了各研究层次上的新进展和重大难题,包括分子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理学、脑功能系统和网络研究、脑成像技术、心理学研究、认知理论和计算研究。提出以脑能量效率为量纲,沟通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研究工作,并设想了这类跨学科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希望通过跨学科研究能形成脑认知功能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2.
认知技能获得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认知技能研究的历史作了扼要回顾,介绍了几种关于认知技能获得的理论假说:组块化理论、示例理论、四阶段模型;分析了当前认知技能研究领域中关于负迁移错误、认知技能获得中样例的作用以及认知跳跃的研究等几个热点问题,从目前认知技能获得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越来越深入地探讨了认知技能获得的心理机制,并对各种认知技能获得的心理机制的解释趋向于整合化,这些研究对揭开人类大脑这一黑箱之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思维的本质和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从脑与理论两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过去心理理论神经机制探索领域中已获得的趋于统一的研究成果,目的在于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依据.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生理机制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额叶和颞叶皮层,领域中现有的两个理论双加工成分说和拟化理论,双方在神经机制上出现了惊人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1960年代美国学者列文森提出的儒学“博物馆化”说认为传统的儒学不仅仅在知识理论上已经无法为现实提供解释和指导,同时也失去了作用于现实社会的能力。列文森认为儒学的“博物馆化”是儒学人文精神与现代工业社会之冲突导致的必然宿命。余英时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儒学“游魂说”则重在反思当代儒学研究与现实生活脱离,从而导致了儒学仅仅成为知识理论化的存在。儒学的人文精神并不与现代工业社会存在根本冲突,恰恰相反,儒学人文教化的精神适足以为解决社会分工带来的异化问题提供文化资源。儒学的复兴必须是学术理论层面的突破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建设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5.
萨乔万尼学校道德领导理论之中国适应性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以来,美国教育管理学者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开始传入中国,国内学者竞相传播,并视之为解决学校领导困境的良药。但是,道德领导理论的文化内核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核无契合性,而且中国的道德困境使道德领导理论无法扎根立足,最重要的是,道德领导理论不能满足和适应中国教育管理实践需要。基于以上认识,萨氏的道德领导理论在中国没有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是新闻业最重要的职业理想之一,但因为存在认识论基础和操作实践的双重困境,是以新闻客观性一直以来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建构主义认为新闻不过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而实践中又因为新闻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偏见的干扰,而难守客观性。但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呈现事实真相之时,对客观性保持必要的尊重并努力付诸实践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范畴化、原型理论、空间结构等理论,分析和阐释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词典释义的意义和启示。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词典释义机制是人类认知心理机制的一部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产物。认知科学在词典释义中的应用,使语义的分解和表述更能够反映人们言语活动的心理表征和自然语感。  相似文献   

18.
制造企业与物流服务企业的共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当前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作关系中存在的"囚徒困境",科学地引导双方关系向互惠共生方向发展,运用共生理论及经济学的供求分析方法,从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最本质的市场供需关系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共生关系,分析了影响双方共生关系形成的因素、条件,以及双方共生关系的演化规律,探讨了双方的最佳共生状态.分析表明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是双方最初形成供需型共生关系的动因.双方协调发展的方向可以用一条在外包经济区域内随物流外包边界不断扩大的向上的曲线来描述.摆脱"囚徒困境"的途径是解决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与专业化物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9.
李慧  邵荃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3):10147-10151
为更好地应对航班延误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机场、旅客、航空公司为群体性事件的博弈主体,明确各个主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策略选择,分析其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机理。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利用复制动态方程,构建三方两两博弈演化模型,采用三个两方博弈模型对航班延误的旅客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在航空公司与旅客、机场与旅客两个博弈模型中,多数情况下,博弈双方在多次博弈后会调整各自的策略,形成一个循环的闭合博弈圈。在机场与航空公司的博弈模型分析中,引入了契约下的核战略的囚徒困境,并得出结论:博弈双方会同时积极应对旅客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