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药森登-4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pharmadex LH-20柱层析法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从蒙药森登-4的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β-谷甾醇(3 )、豆甾醇(4)、大黄素(5)、2,5-二甲氧基苯醌(6)、槲皮素(7) 、栀子苷(8),对蒙药森登-4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森登-4中分得,并且化合物1、2和5是首次从森登-4中分得蒽醌类成分,为阐释蒙药森登-4药效物质基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型HPLC等方法从马铃薯内生真菌E02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了13个化合物,其结构通过波谱学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大黄素-8-单甲醚(1)、6-羟基芦荟大黄素-8-单甲醚(2)、1,6-二羟基-3-甲基氧杂蒽酮-8-羧酸酯(3)、硫赭曲菌素(4)、neuchromenin(5)、柠檬霉素(6)、8-去甲基杜鹃素(7)、5-羟甲基-2-呋喃甲酸(8)、原儿茶酸(9)、尿嘧啶(10)、麦角固醇(11)、(2S,3S,4R,2'R)-2-(2'-羟基二十四碳酰胺)十八烷-1,3,4-三醇(12)和甘露醇(13).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对猫儿屎内生真菌DL06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以及ITS序列鉴定菌株DL06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应用多种层析手段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8个化合物,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确定为β-谷甾醇(1)、6,8-二羟基-3-甲基异香豆素(2)、单甲基硫赭曲菌素(3)、大黄素-8-甲醚(4)、2-呋喃甲酸(5)、5-羟甲基呋喃-3-羧酸(6)、6-柠檬酸甲酯(7)和丁二酸(8),化合物(2)、(3)、(6)和(7)均为首次从产黄青霉中分离得到。利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对化合物的活性进行检测,抗菌活性表明化合物(3)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巴天酸模中的蒽醌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巴天酸模 (PolygonumRumexPatientiaL .)的全草中分离得到 6个蒽醌类化合物 ,由光谱数据鉴定了其结构 .分别是大黄素 (emodin ,Ⅰ ) ,大黄酚 (chrysophanol,Ⅱ ) ,大黄素甲醚 (physcion ,Ⅲ ) ,大黄素 1,6 二甲醚 (emodin dimethylether,Ⅳ ) ,大黄素 8 O β D 葡萄糖甙 (emodin 8 O β D glucoside ,Ⅴ )和xanthorin 5 methylether(Ⅵ ) .其中 ,化合物Ⅴ和Ⅵ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聚酰胺、硅胶柱色谱,结合溶剂分配及重结晶技术,从芦荟叶液汁的浓缩物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种蒽醌类化合物,经综合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结果为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i cion)、大黄酚 (chrysophanol)、大黄素 (emodin)、大黄酸 (rhein)及一个自然界新发现的化合物:1,8-二羟基-9,10-蒽酮3-甲基-(2羟基)丙酸酯 (1,8-dihydroxy-9,10-anthraquinone-3-methyl-(2-hydroxy)propionateester)。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油瓜(Hodgsonia macrocarpa)全株植物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C18等色谱方法对油瓜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核磁及质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油瓜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2,6-Dimethoxy-4-methylphenol(3)、蔗糖(4)、葡萄糖(5),用自由基清除率实验检测化合物的氧化性.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和3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现代化分离方法和分析技术鉴定蒙药复方协日嘎四味有效部位中化合物的结构,共得到11个化合物,为8-异戊二烯基山奈酚(1)、山奈酚-4’-甲醚(2)、高良姜素(3)、高良姜素-3-甲醚(4)、β-胡萝卜苷(5)、小檗碱(6)、姜黄素(7)、去甲氧基姜黄素(8)、双去甲氧基姜黄素(9)、山奈酚(10)和丁香酚(11).化合物(1-5)以及(10)、(11)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药独蒜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ulbocol(1),coelonin(2),β-胡萝卜苷(3),间羟基苯甲酸(4),5-羟甲基糠醛(5),3-羟基苯丙酸(6),其中化合物3、4、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研究望江南的化学成分.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1H-NMR、13C-NMR等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 从望江南种子中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甲醚(1),豆甾醇(2),5,7'-二聚大黄素甲醚(3),1-棕榈酸单甘油酯(4),豆甾醇-3-β-D-吡喃葡萄糖苷(5). 其中,化合物3,4,5为首次从望江南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对苞叶大黄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用95%乙醇对苞叶大黄根茎进行提取,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凝胶等综合层析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质谱、NMR、IR等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从苞叶大黄根茎中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torachrysone-8-O-β-...  相似文献   

11.
石菖蒲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对石菖蒲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从该植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苄醇-β-D-木糖-(1→6)-β-D-葡萄糖苷(1)、5-羟甲基糠醛(2)、二聚5-羟甲基糠醛(3)、石菖蒲醇-12-β-D-葡萄糖苷(4)、赤式-1',2'-二羟基细辛醚(5)、苏式-1',2'-二羟基细辛醚(6),其中化合物1和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硅胶、MCI GEL CHP 20P反相树脂、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等方法对民族药九龙盘Antenoron filiforme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九龙盘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甲基蒽醌、表木栓醇、羽扇豆醇乙酸酯、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熊果酸、鞣花酸、咖啡酸、原儿茶酸、香草酸、槲皮素、表儿茶素、芹菜素、山奈酚、芦丁、鼠李糖、川陈皮素。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研究山茱萸乙醇提取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及其对神经的保护作用。采用正相常压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大孔吸附树脂、闪式低压正反相硅胶和氰基、反相高压液相等色谱方法对显示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组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谱、质谱,同时结合已知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化合物结构;再采用H_2O_2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对分离鉴定的化合物进行体外神经保护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从山茱萸显示神经保护活性的组分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7-β-莫诺苷(1)、7-β-O-甲基莫诺苷(2)、7-α-0-甲基莫诺苷(3)、金吉苷(4)、cornolactones D(5)、pollenfuran A(6)、threo-2,3-bis (4-hydroxy-3-methoxyphenyl)-3-ethoxypropan-1-ol (7)、5-羟甲基糠醛(8)和3,4-二-羟基苯甲酸(9);其中化合物pollenfuran A(6)和threo-2,3-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3-ethoxypropan-1-ol(7)为首次从山茱萸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cornolactones D(5)为首次从山茱萸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β-莫诺苷(1)、7-β-0-甲基莫诺苷(2)、7-α-0-甲基莫诺苷(3)具有神经保护活性。  相似文献   

14.
干柱层析法分离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是大黄中有功效的蒽醌类成份,由于两者结构相似,酸性与极性相近,往往难以分离。文中采用干柱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结果显示,在薄层硅胶H为填充荆的干层析柱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5:1)为洗脱剂,可以将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离。  相似文献   

15.
利用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从丽江产华丽牛肝菌子实体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麦角甾-ergosta-7,22-二烯-3β,5α,6β-triol(1),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2).麦角甾-5,7,22-三烯醇-3β-醇(3),麦角甾-7,22-二烯-3β-醇(4),D-阿洛醇(5),大黄素(6),大黄素甲醚(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华丽牛肝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层析法、反相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用质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法鉴定其化合物结构,从蒙药述达格-4(高良姜、紫硇砂、木香、石菖蒲)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为β-谷甾醇(1)、高良姜素(2)、山奈素-4′甲醚(3)、二氢高良姜醇(4)、苯甲酸(5)、香草酸(6)、二十烷(7),二十烷为首次从该复方药材中分离得到.鉴定的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述达格-4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为阐释蒙药述达格-4药效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latifolia)的化学成分,从其全株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经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5-羟甲基糠醛(1)、豆甾醇(2)、β-胡萝卜苷(3)、丁二酸(4)、(Z)-2-乙基-3-甲基富马酸(5)、丙二酸二乙酯(6)、8,11,12-trihydroxy-9-heptadecenoic acid(7)、9,12,13-trihydroxyoctadec-7-enoic acid(8)、(9Z,12Z)-6-hydroxyoctadeca-9,12-dienoic acid(9).化合物1~9为首次从阔叶丰花草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8.
采用薄层色谱-荧光分析联用法筛选,确定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为1∶2∶1∶1(V/V)的混合液为高速逆流色谱(HSCCC)溶剂体系,并采用HSCCC技术首次从紫薯块根中分离得到两种目标产物,经核磁共振鉴定并与有关文献结果对比,两种目标产物分别为6,7-二甲氧基香豆素和5-羟甲基糠醛.经HPLC分析与面积归一化法计算,6,7-二甲氧基香豆素和5-羟甲基糠醛粗制品纯度分别为92%和96%.试验结果对进一步认识紫薯的保健功能,深入研究6,7-二甲氧基香豆素及5-羟甲基糠醛的药理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全缘叶蓝刺头(Echinops integrifolius Kar.et Kir.)根的化学成分.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制备薄层色谱及重结晶等技术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核磁共振波谱及质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全缘叶蓝刺头根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及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甲醚(1)、(+)-11α,13-二氢去氢木香内酯(2)、豆甾醇(3)、7-羟基香豆素(4)、东莨菪素(5)、对羟基苯甲酸(6)和茵芋苷(7),其中化合物6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和7是首次从蓝刺头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HPLC对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的干燥假磷茎--山慈菇进行化学分离,根据化合物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从山慈菇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I);3',5',3"-三羟基联苄(3',5',3"-trihydroxybibenzyl,II);3,3'-二羟基-2-(P-羟苄基)-5-甲氧基联苄(3,3'-dihydroxy-2(P-hydroxybenzyl)-5-methoxybibenzyl,Ⅲ);3',5-二羟基-2-(p-羟苄基)-3-甲氧基联苄(3',5-dihydroxy-2-(P-hydroxybenzyl)-3-methoxybibenzyl,Ⅳ).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