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再红 《科技信息》2010,(7):251-251,232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基本功。小说教学中,指导学生高效的探究性阅读,既能帮助其深入理解文本,感悟小说的恒久魅力,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收到一石数鸟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小说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以新课标必修五第一单元小说为着眼点,对文本的主题和情节进行分析,挖掘出文本浸透的社会层面,让深沉的思想烛照学生的心灵,达到学生自己能自主阅读小说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曹操献刀》选自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一课。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微观方法”分析小说节选部分曹操形象。2.探究曹操“经典名言”及相关评论,认识其自私与残忍。3.通过示例形式引领学生用“回目语言”对小说情节概括。  相似文献   

4.
小说文本阅读是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传统阅读教学的必要延伸和补充。以认知发展、发现学习、知识建构等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习为基本理念来探讨小说文本阅读的作用和效果。实践和评估结果表明,阚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提升综合语言文化素养。课外阅读要取得更大成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加大指导力度和实行人性化监控。  相似文献   

5.
通过反复阅读小说《窗边的小豆豆》第十章《尾巴》,根据小说中主人公一小豆豆的所见所闻,反省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是否也应该像小林宗作校长以及巴学园的老师们一样这么做,如此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所以,在新教育理念下我们要提倡师生关系应该平等和谐,相互尊重。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入了小说学习的内容。小说主要从人物的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进行描绘,笔者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描绘以及小说故事情节的变化进行自身情感变化的描绘,通过小说人物的描绘为其赋予自身的情感变化。但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处在一个需要提升的阶段,导致在进行小说阅读理解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更好地进行小说情节变化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分析,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小学阅读理解时只是单纯地进行小说内容的阅读,并没有进行深刻的理解。在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从情境变化中进行故事情节的学习理解。通过情境教学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小说阅读理解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小说故事的理解能力。通过进行情境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小说阅读理解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有位教微生物的老师曾这样劝诱学生们:“把课本当成小说看就不枯燥了!”不过单拿自然科学来说,即便再有趣、再奇妙的科目,想想那一大堆的概念、定理和公式,还有刻板教条的文字,也很难把它们看成小说。  相似文献   

8.
小说教育在实施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提升审美创造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发展学生人格。但当前小说教学中存在审美教育功能缺失等问题。在小说教学中应加强审美教育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小说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让学生知道作品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使学生知晓不“这样写”的优劣得失,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多方面对当前高中生鲁迅小说的阅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高中生课堂内外的鲁迅小说阅读情况都不太理想,但他们对鲁迅小说并不反感;高中生主要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来了解鲁迅,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鲁迅研究的最新进展,更加有意识地挖掘鲁迅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帮助学生走近鲁迅,走进鲁迅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许金玉 《科技资讯》2013,(7):205-205
小说的定义是这样说的: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因此对小说这种文体的教学,就要充分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来进行.而对初中生来说,环境描写对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现有何作用,我们的学生却不是很明白,因此要让学生明白环境描写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  相似文献   

12.
朱俏怡 《科技信息》2010,(11):280-280
带动学生去欣赏文学作品,在其成长过程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它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它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累积处世经验,它还能激发新一代的创造思维、进取精神。职中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是提高职中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小说阅读鉴赏是高中阶段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小说阅读鉴赏教学设计应充分关注写作指向,教师根据小说阅读鉴赏能力层级要求,根据小说文本的召唤结构,根据比较阅读与创造性阅读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写作活动的设计,来明晰、深化、巩固、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之所得,从中培养学生的细读能力和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4.
吴宓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先驱,他的小说观涉及小说功用、主题、小说与生活的关系,叙事艺术,人物塑造,结构形式等诸方面的内容。吴宓用西方小说理论观照中国小说,又受美国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但他的小说观又秉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美学传统,是中西合壁的小说观。本文拟对吴宓的小说观作一番粗浅的梳理并予以适当评介。  相似文献   

15.
以新课标必修五第一单元小说为着眼点,对文本的主题和情节进行分析,挖掘出文本浸透的社会层面,让深沉的思想烛照学生的心灵,达到学生自己能自主阅读小说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将古代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本文从此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丰富内涵入手,探寻小学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的教学策略,以挖掘它特有的价值,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一、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受要素古典白话小说作为叙事文学的典范,在叙述方式和情节结构上特点鲜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受小说的文体要素。1.比较阅读,感受“一波三折”教师可将原文改写成平铺直叙的短文,让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小说概念以及历代古文家的“小说气”之争张兴璠在中国古代,小说是个特殊的概念,并有个演变过程。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以诗文为正统,小说一直未能取得应有的地位,历代古文家对于小说的看法,对于古文家是否应该写小说,古文中是否可用小说手法等,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虽已取得不少成果,但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大家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明清通俗小说评点和晚清西学东渐思潮下的新小说理论方面,而对于在中国古代小说家族中占有主要地位的文言小说及其相关理论,重视程度是很不够的。其实,中国文言小说理论有深厚的积累,也产生了不少有影响的小说理论大家,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大部分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戏剧文学作品的选编数量相对于诗歌、散文、小说来说都是很少的。在教学方面,学生和教师对戏剧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教学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兴趣,课堂教学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小说的课程内容究竟是什么,小说究竟应该“教什么”,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但这又恰恰是关乎小说教学成败的根本问题,容不得我们回避和漠视。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