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总先生的新著《唐宋诗宏观结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出版了,这是他继《杜诗学发微》、《宋诗史》、《唐诗史》等论著后在诗学研究领域的又一代表性著作。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诗史嬗递》主要考察诗史的发展进程,将唐宋诗史作为一个宏观整体去把握,探求其内在嬗变轨迹;下编《诗潮整合》主要探讨交织在唐宋诗史进程中的几大诗歌思潮,宏观观照唐宋文人整体的文学思想和审美趋向。《唐宋诗宏观结构论》以唐宋诗学宏观一体观念为其轴心,对于唐宋诗学范式构建特质生成、嬗递新变颇多发明,把唐宋两朝作为”一个完整文学史时代”的…  相似文献   

2.
中唐卢仝的歌行体《月蚀诗》,借“月蚀”这一天象之变言时政,致使全诗蒙上一层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对此诗主旨的理解从宋代以来就争论不休:或主讥刺宦官;或主讥刺藩镇;或二者兼刺等。如果结合《月蚀诗》产生年代的社会思潮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它是一篇在时事的感发下,呼吁宪宗吸取玄宗朝的经验教训,能不惑于所溺之宦官而明于为政的反思之作。  相似文献   

3.
明人普遍存在尊唐黜宋的诗学观,受此影响,明代最具代表性的宋诗选本《宋艺圃集》也难免得失参半:首先,编者李蓘在时人冷落宋诗的学术背景下编选宋诗选本,宣传、鼓吹宋诗,其题下注或尾注能考辨所选诗歌重出、误收的现象,能考释诗中所涉人物生平事迹,有些地方能保存宋诗原作者的自注;其次,编者以“离远于宋”、“近附于唐”的标准选宋诗,故所选没有很好地体现宋诗的特征与面貌,不能反映诗人的成就与地位,又随意删削或漏抄原诗,编排顺序也较杂乱,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瑕疵。  相似文献   

4.
云间诗派全盘否定宋诗,暴露出诗学上的盲点。明末内忧外患的双重危机与随之而来的天崩地陷的易代之变,又促使云间诗人扬弃了温柔敦厚的诗教,诗学上呈现较大新变,主要体现在:写真尚实,刺讥当时;英美雄美,合之双美。  相似文献   

5.
唐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范围中一朵新生的奇葩,她以秀艳统丽的姿容而与很早就取得正统地位的诗文争辉媲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使得翻过了盛唐这座文学高峰之后的封建社会后期诗歌黯然失色,尤其是处于鼎盛时期的宋词,已被后人视为与“唐诗”、“元曲”鼎足而立的“一代文学”的代表和典范。比较而言,唐宋词比正统诗文具有更为强烈更为浓郁更为鲜明的审美特性。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受儒家“诗言志”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正统诗歌比较注重“比兴”、“美刺”、“讽谕”和‘高托”,追求文学的政治功能和教化作用,这样也就相应地一定程度地…  相似文献   

6.
新近出版的石云涛先生的《建安唐宋文学考论》,是一部具有全面创新意义的好书。书中对于从诗经到建安唐宋文学的考证论述,或发前人所未发,或正前人所已发,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得出了不少新结论,在近年来古文史研究领域创新不易的情况下,这是十分难得的;此中与本文作者之文缘,亦是殊为可贵的。  相似文献   

7.
胡先骕诗共有700首。从学宋诗入手,步踪同光体沈曾植、陈三立、郑孝胥等。汲取多家,入而能出,自成一家。其感时诗反映军阀混战、日寇入侵、二次世界大战的动乱世局,见其赤子之心与中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感兴诗以静观动,即目会心,在万物生机中悟得天人合一的境界。对老庄、儒学、佛禅学说的涉猎、汲取而成为作诗“心源”;述怀诗纵横议论,发挥其对古往今来时空的卓识,对宇宙、人类社会、中外历史、种族、政体、宗教提出疑问并予以解答;集中以纪游诗为最多,不同名山,各呈特征,布局各具匠心。咏物诗有将万物牢笼于篇幅中的笔力,如《水杉歌》被誉为亘古未有的科学诗,内涵丰富,意境浑涵。其诗气骨开张,苍雄雅健,主要师法杜、韩;讲求炼字与句法,得江西诗派之奥妙。既重传统,又以雄厚魄力摄入哲理乃至科学知识,兼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为一体。胡先骕是在同光体嬗变时赣派中承先启后的一大家,在二十世纪诗坛上足可独张一军。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我院教授、院长林继中博士十数年来以唐宋诗歌为主要考察对象的研究成果的合集。作者学融中西,注重新知与旧学结合,宏观与微观并举,以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烛照唐宋诗歌现象,从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多层面地剖析了唐宋诗坛种种现象和诗风流变,有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并于考据方面亦屡有创获。该书于一九九七年一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诗国观潮》  相似文献   

9.
吾国思想变动剧烈之时代,厥惟先秦与近百年,而最应辨析者莫过“科学主义”、“民粹主义”二端。曰科学主义者,持狭隘之工具理性为准衡,然则正心诚意之说,慎独中行之诫,一弃之通衢,人心危亡,系于一线。曰民粹主义,则以平等哲学抗论孔子等差之义。则必舍贤而从众,初则为价值堕落,文化衰亡,继则为泰半之横暴。而笼统言之,其能匡圣学未逮之擅场处,一曰现代启蒙精神,二曰自由民主意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还,西潮渐退,儒学复兴,反思五四,重省传统文化之举,蔚为风尚。至公元二〇〇四年甲申,《甲申文化宣言》指出“捍卫世界文明之多样性”、“保护各国、各民族之文化传统”、“实现多种文化形态之公平表达与传播”等,言二十世纪之诗,亦当至此而作一结束也。  相似文献   

10.
五代十国时期,我国历史化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南唐党争即发生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南 唐党争对南唐政权的盛衰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更是唐宋党争史发展的过渡环节。由唐及币,朋党之争逐步与宦官 势力脱钩,士结党的政治纯粹性渐次明确;士族门阀势力的消失改变了朋党结构,从而使党争内涵更加现实化;地域化的冲突逐步成为士结党相攻的直接原因;朋党之争演化为人集团之间的意气之争,化内部的自毁因子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西周宗法制度与《诗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王国维先生分析殷周制度不同时说:“故夏商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文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观堂集杯·殷周制度论》453-454页)他后来还对此制度初始的情景作过…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界以现今四川广元市东北川陕交界地带的七盘关为杜甫、岑参诗中的五盘岭,而此说与蜀道路线演变历程不合,且此处地貌特征与诗中描写明显不符。唐宋时,蜀道汉中以西路线为自三泉县循嘉陵江至利州,不经过后世的七盘关。唐五盘岭应位于今广元市北大滩镇嘉陵江东岸九井驿穆家坡一带。由于蜀道路线变化,自清前期始,人们误指明清时蜀道川陕交界处之山岭为五盘岭,遂使五盘岭从广元市北嘉陵江滨“东迁”于广元市东北群山之中。  相似文献   

13.
五行美论在秉承了道、阴阳关论的所有精神的基础上,各具体项循道之展开即能成为其重要特征。以水为例,述及作为五行之一的水的美论的三个层次,它们是遭遇美、德性美和灵性美。遭遇美论相通于道及其阴阳之论,德性美为五行共通之领域,至于第三论——灵性美则是水作为五行之具体项所专有。  相似文献   

14.
《漳州师院学报》2021,(4):46-51
海昏侯墓竹书《诗经》有很多异文,值得我们从文字、音韵、训诂等角度认真、深入地加以研究。我们在朱凤瀚先生《海昏竹书〈诗〉初探》的基础上,对海昏《诗》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如《诗·陈风·防有鹊巢》"谁侜予美",海昏《诗》作"谁螐懿美","美"下又有"螐追张也"之注文,认为"螐"应是从"鸟"得声之字,同时指出"追张"即"侜张"。又如《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海昏《诗》作"羍(大)风有列","列"应读为"烈",是猛烈的意思,较之《毛诗》更加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汉语无论是语法方面还是词汇方面都有了微妙的变化。与上古汉语相比,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这是由上古汉语逐渐向近代汉语过渡的极重要的时期,自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语言研究者的重视。词汇方面,涌现了大量的口语词,不少词义有了微异或通异的变化。这里将笔者年来的词语研究札把,择数条罗列于下,希望能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所研益。谬误之处,祈请读者不吝指正。无何"无何"有突然之义。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晋宁康初,襄城寺法味道人忽遇一老公,著黄皮衣,竹筒盛此书,以授法味。无何失所在,逐复传流于…  相似文献   

16.
论稼轩诗     
他人之词,也许是"诗余";稼轩之诗,却是"词余".无论数量或质量,稼轩之诗远逊于其词.与词比较,稼轩诗似乎少一点纵横的英雄气,多一份哲理与平和,分明打上宋诗重思辩重理趣的烙印.然而,与稼轩词一样,稼轩之诗,也是其理想追求与严峻现实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梁启超评陆游诗云:"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赖聊以诗鸣."(<读陆放翁集>)稼轩之诗,亦当作如是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稼轩诗的精髓与神韵.  相似文献   

17.
唐代的咏琵琶诗产生于音乐与诗歌艺术臻至巅峰的年代里。这些诗作习惯以自然景象、生命个体与日常事物的声响来描绘琵琶音声,从中反映了唐人化音声为文字的努力尝试,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音乐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8.
如学术界所公认,盛唐诗与中唐诗有很大差别,而大历诗风,正是盛唐到中唐的过渡。大历诗风的代表是“大历十才子”,十才子的颌衔人物是钱起。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个诗人,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的研究;其诗集,千百年间竟无一个为之作注。终于,我们看到王定津先生的《钱起诗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在近年来出版的大量古籍整理中,这部书是有它的特色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是融研究、考证、校注为一炉。先说研究。对钱起诗向未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贬的说他“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离。风调相高,稍趋浮响。”①褒的说…  相似文献   

19.
《御览诗》和《极玄集》分别编成于宪宗元和后期和宗开成初年。前喜尚轻艳,追摹齐梁;后推崇清雅,回归大历。不同的风格特征、相异的审美追求,清晰地透视出中晚唐之际士人心态的变化及诗风衍变的动态历程,在唐诗发展史上极具座标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每读陶诗,在田园佳境,悠然旷远之中,总觉得一份浓厚的感伤。而那些抒写穷愁之作,却令人感到一份慷慨和沉著,洒脱和超然。历代论陶诗,大抵不出平谈自然与金刚怒目之二端,于解陶诗之深厚,甚感有憾焉。《文心雕龙·隐秀篇》:“隐以复意为工。”又回:“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皎然《诗式》卷一《重意诗例》:“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多重意”乃中国古代诗歌美学追求之极致。历代文论多归之于艺术上的一种品格。但在陶诗中它却是一种层积的情感内蕴。表现为诗中诗人情感特征的多重性。一个体生命的价值问题是魏晋太一个解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