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解决微/纳米粉体在吸附、催化等方面易团聚、回收难、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水热法在金属铝表面原位制备铝氢氧化物,探究了氨水浓度、温度和时间对铝氢氧化物外观形貌和组成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溶液中加入氨水时,表面生成拜耳石微米棒状铝氢氧化物。氨水浓度对铝氢氧化物形貌影响较为明显,随氨水浓度增大,表面棒状结构增多。溶液中未加氨水时,铝表面生成拟薄水铝石纳米片状结构铝氢氧化物,并且随着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铝氢氧化物纳米片的密度增加、结晶性提高;同时制备的该铝氢氧化物纳米片是疏松多孔的,有利于增大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2.
对氢氧化铝是否溶于氨水的问题回答 ,众说不一 ,经仔细分析、计算 ,可知氢氧化铝由铝盐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时 ,在溶液中加过量氨水 ,则生成的氢氧化铝不溶解 ,将洗涤干净的氢氧化铝加入浓氨水中 ,则可溶。  相似文献   

3.
任夫连  张凡  常志峰 《科技信息》2011,(18):I0350-I0350
试样以混合熔剂熔融,盐酸浸取。以氨水沉淀A1、Fe、Ti,使之与Ca、Mg分离;氢氧化物沉淀用盐酸溶解,再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强碱分离趾,分取滤液用氟盐取代EDTA滴定铝,计算铝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本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速度快,成本低,完全能满足日常分析的需要。方法适用于铁矿石、铁精粉、烧结矿和球团矿中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在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的条件下,使用氨水调节pH值,正硅酸乙酯-硝酸钾-硝酸铝-水体系在5~12min内即迅速胶凝.干凝胶在862℃下热处理生成的钾霞石物相单一、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8μm.硝酸盐水解产生的氢离子以及随后加入的氨水相当于进行了先酸后碱的催化,促使正硅酸乙酯(以TEOS表示)迅速水解、聚合.27Al NMR分析证实铝硅酸盐溶胶聚合按照五配位铝中间体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5.
利用硝酸铝自行水解产生的弱酸环境为反应介质,使硅源正硅酸乙酯(TEOS)充分水解,随后引入氨水使无机物种聚合,通过水解-聚合两步途径,制备了硅铝介孔分子筛,考察了不同聚合物添加对其分散性及结构的影响.N2吸附-脱附、TEM和XRD表征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添加有利于提高介孔硅铝分子筛的分散性和介孔结构的有序度.  相似文献   

6.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薄片铝粉颜料表面包覆了一层薄而致密的纳米SiO_2层,考察了反应工艺参数对包覆层形貌及耐酸性的影响.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时间、铝硅比、水硅比、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可以控制正硅酸乙酯的水解速率、活性硅酸在铝粉粒子表面的吸附速率及缩合速率之间的相对大小,从而控制SiO_2以膜沉积的方式对铝粉进行包覆,得到均匀致密的包覆膜.实验得到较优的条件为:同时滴加正硅酸乙酯和氨水水溶液,控制铝硅比为5.5,水硅比为30,氨水用量3 mL,在40 ℃下反应6 h,铝粉粒子表面的SiO_2包覆层均匀致密,包覆型铝粉在pH=1的酸溶液中能稳定存在30 d而不产生H_2.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氨水和碳酸氢铵为联合除杂剂、对粗产品混合稀土氧化物进行了纯化研究。可将混合稀土氧化物(RE2O3)含量从92%左右提高到98%以上。铝的含量可降至万分之几,铁可降至十万分之几。  相似文献   

8.
彭良强  李涛 《自然科学进展》1999,9(A12):1342-1345
研究氨水前处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潜径迹的影响,实验表明氨水处理显示增大径迹灵敏度,饱和增敏值与氨水温度和浓度无关。分析氨水增敏的原因,认为增敏随离子能损增大而增大,此实验表明氨水处理何避免有机溶剂处理带来的不便。  相似文献   

9.
以轻烧白云石粉料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级氢氧化镁。通过SEM和XRD表征方法,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氨水添加量对氢氧化镁晶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温度为180℃时晶体的生长方向发生改变,极性较弱的[001]面对应的衍射峰增强;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制得的氢氧化镁分散性较好;以弱电解质氨水做沉淀剂,随着氨水添加量的增加,氢氧化镁的颗粒大小变得更加均匀,当镁离子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比为3∶7时颗粒大小最均匀。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价格便宜的纯铝制备氢氧化铝溶胶.采用丁达尔现象和过滤观测法判定制备液是否为溶胶,采用离心沉降光度法研究分析溶胶的颗粒大小和稳定性,来研究制备稳定涂膜液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用硝酸溶解纯铝后得到的纯铝处理液制备涂膜液的最佳选择条件为氨水:纯铝处理液=1∶1,加液速度为10ml/min,搅拌时间为6~12h.制备出的氢氧化铝溶胶比较稳定,可用于制备氧化铝超滤膜涂膜液.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液相催化氧化脱硫催化剂的选择原则,测定了氨水液相催化氧化脱硫的电极电位,提出了氨水液相催化氧化脱硫生产中的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氨水处理与微波加热联合软化木材的弯曲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水曲柳试析经氨水处理和微波加热后弯曲工艺参数及与弯曲件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弯曲工艺是可行的,研究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氨水浓度7%,含氨水率63%,加热功率400W,加热时间2.5min。该方法较传统生产方式的生产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无机胺合成ZSM—5沸石分子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氨水为模板剂合成了ZSM-5沸石分子筛,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时间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实验表明,在142~177℃范围内,以氨水为模板剂都可以合成出ZSM-5沸石分子筛。合成温度越低,所需时间越长,同时以XRD为手段,对分别以氨水和正丙胺为模板剂合成的ZSM-5沸石分子筛的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以葡萄糖母液为原料,分别对采用氨水,碱和铵盐为催化剂生产食用焦糖色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氨水为催化剂,产率高达75%,反应速度快,以碱作为催化剂,产率为70%,产品质量好。  相似文献   

15.
以东南大学研制的双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为模拟样机,结合S.C.G.Schulz氨水系统状态方程,建立了该制冷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计算机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两者取得了较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16.
氨水工质朗肯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核供热堆热电联供热源和冷源特点,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动力循环-非共沸混合工质氨水朗肯循环。叙述了氨水朗肯循环的工作原理,并与同等条件下蒸汽朗肯循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动力循环-非共沸混合工质氨水朗肯循环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适合核供热堆所提供的热源和冷源条件,是一种很有潜力的低温热源新型动力循环。  相似文献   

17.
钛硅催化剂的酸碱改性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甲醇-水体系中进行丙烯环氧化反应时,丙烯与双氧水在骨架钛上生成环氧丙烷,TS-1中含有的微量酸中心能够导致环氧丙烷与溶剂反应生成丙二醇,1-甲氧基-2-丙醇和2-甲氧基-1-丙醇,还能促进双氧水的分解,降低双氧水的有效利用率,这种酸中心主要来自于TS-1中硅羟基,配位不饱和的Ti^4 产生的L酸中心与微量铝产生的B酸中心,考察了TS-1催化的丙烯与双氧水环氧化过程中的酸碱效应,以及微量添加物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微量钠盐(Na2CO3或NaSO4)或NH4OH可以明显提高环氧丙烷选择性,采用氨水作为微量添加物能够明显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酸处理无法脱除催化剂中微量铝,反而引入了部分酸中心,结果导致环氧丙烷选择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剩余氨水含油高的原因,指出通过下调氨水分离器油水界面、改造氨水分离器油水界面仪表导管、提高剩余氨水槽出口管、选用焦油浮选器等措施可降低剩余氨水含油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利用超声波检测技术与微控制器技术相结合所设计的智能型氨水浓度在线分析仪,利用单片机强大的处理功能和计算能力,成功地实现了单纯硬件无法完成的氨水浓度的实时在线分析,为中小氮肥厂解决了一个生产中长期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石油加工过程中常减压蒸馏塔顶的HCl腐蚀,采用失重法研究了新型中和缓蚀剂SF-121B、BZH-1和SH-A在HCl-H2O环境下对碳钢的缓蚀效果,并与7019和氨水复合使用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HCl浓度和温度的增加,碳钢腐蚀率增加,SF-121B、BZH-1和SH-A的缓蚀效果优于7019与氨水复配使用的效果,SF-121B与氨水复配在保持较好缓蚀效果的同时能降低操作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