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通湖水域河蟹体长、体重及头胸甲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养殖环境对河蟹生长特性的影响,对大通湖水域中湖泊和池塘养殖的河蟹体长、体重及头胸甲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环境下雌雄河蟹头胸甲长、宽、厚与体重均存在密切的线性相关性,且湖泊河蟹其相关性(0.821 4~0.903 3)比池塘河蟹(0.898 8~0.945 7)要稍高;同环境下,母蟹头胸甲宽、厚与体重相关性均比公蟹高,公蟹头胸甲长与体重相关性比同环境下母蟹高。因此,河蟹部分生长特性与养殖环境、性别与其环境相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2012年8月,对浙江省玉环县漩门湾湿地公园潮间带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生境进行了调查,以研究潮间带湿地受互花米草入侵、污染等外界干扰后大型底栖动物的响应机制.本次调查共获得40种大型底栖动物样本,其中软体动物18种、节肢动物13种、环节动物4种、脊索动物3种、星虫动物和线虫动物各1种.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生境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22.6 m-2,39.23 g/m2和1 052.8 m-2,19.19g/m2.在同一离岸距离条件下,互花米草滩涂生境的生物多样性高于自然滩涂生境.研究结果表明:1)互花米草滩涂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自然滩涂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严重的干扰;2)入侵近20年的互花米草滩涂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均高于同区域中自然滩涂生境;3)互花米草有净化海水环境的功能;4)工业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影响沿岸环境,最终也影响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奉贤滨海湿地3种生境类型中的蟹类、蟹洞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子,揭示了影响蟹类及其洞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加深了对穴居蟹类生活习性的认识.结果显示:(1)天津厚蟹多度在高潮滩芦苇生境高于低潮滩互花米草生境、中潮滩芦苇-互花米草混合生境(p 0.01),褶痕相手蟹多度在生境间无显著差异(p 0.05);(2)高潮滩芦苇生境中,蟹洞密度显著高于低潮滩互花米草生境、中潮滩芦苇-互花米草混合生境(p 0.05),蟹洞开口直径显著低于低潮滩互花米草生境、中潮滩芦苇-互花米草混合生境(p 0.05);(3)蟹类多度与蟹洞密度分布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p 0.05),但天津厚蟹多度与蟹洞密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 0.01);(4)蟹类多度与植物地下生物量呈负相关关系(p 0.01);(5)蟹洞密度与植被盖度与密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与相对高程、含水率、电导率、总有机碳含量与总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相对高程是与蟹洞密度的相关性排序最高的生境因子.  相似文献   

4.
2006年5-8月对淅南瓯江凤鲚的繁殖期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凤鲚瓯江种群汛期雌雄个体体重(W)与体长(L)的关系分别为Wf=0.021Lf2.52(R2=0.77)和Wm=0.0127Lm2.605(R2=0.72).个体绝对繁殖力在2 836-62901粒之问,平均为(21 112±8919)粒;绝对繁殖力(r)与体长(L)、体重(W)和纯重(NW)均呈线性正相关.相对繁殖力(r/L)与体长,体重呈线性正相关,平均个体相对繁殖力(r/L)为(1 146±398)粒/cm;相对繁殖力(r/W)与体长、体重无关,平均个体相对繁殖力(r/W)为(657±186)粒/g.  相似文献   

5.
鉴别了所选南奥克尼群岛海域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样本的性别,测量了磷虾的体长、头胸甲长、尾长等形态学参数及其体重,并从形态学及生理的角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用索氏抽提法对磷虾虾肉干样的总脂质含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南奥克尼群岛海域南极磷虾的雌雄性别比为1.90∶1,体长小于50.00 mm的个体雌雄比为1.23∶1,体长大于或等于50.00 mm的个体雌雄比为2.65∶1;雌性和雄性个体的体长均不符合正态分布;该批磷虾的体重与体长之间存在较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头胸甲长和体长之间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雌性个体尾长与体长之间存在较弱的线性关系,体长与头胸甲长和尾长之和存在较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总脂质含量,雌性个体高于雄性,体长较大个体高于较小个体。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和盐沼湿地不同植物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依据《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的定量框采样法,采用孔径为0.5mm的网筛,于2010年1,4,7和10月在漳江口红树林和盐沼湿地4种植物生境定量采集,获得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数据,运用Brey的经验公式计算不同植物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为4.77g/(m2.a),其中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次级生产力最高,为7.44g/(m2.a),其次是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生境,分别为4.30,3.94和3.40g/(m2.a).互花米草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P/B值,是4种生境中最高的,为1.84,其次是桐花树、秋茄和白骨壤生境,分别为1.14,1.00和0.89.互花米草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P/B值高是因为其栖息密度以个体较小的寡毛类占优势,占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的85.30%,且小个体的多毛类,如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和刚鳃虫(Chaetozone setosa)比例高,分别占多毛类栖息密度的52.7%和24.9%.个体较小、生命史较短的种类P/B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黑麂的种群密度、分布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4月至2003年2月,在浙江省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利用样带法,以粪便和足迹链等活动痕迹作为间接指标,对保护区内不同区域黑麂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黑麂的平均密度为(7.32±0.69) 只/km2,而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中黑麂的种群密度分别为(8.41±1.08)、(6.25±1.79)、(3.21±1.31) 只/km2.从整个保护区来看,黑麂的种群密度四季之间并无明显差异(F3,56=0.60,P>0.05),春夏秋冬季的种群密度分别为(7.54±1.42)、(7.54±1.50)、(6.09±1.32)、(8.12±1.22) 只/km2.保护区良好的生境条件和周边地区黑麂的内迁,是保护区内黑麂的种群密度维持在较高水平的重要原因;食物空间分布的季节性变化可能是引起黑麂季节性垂直迁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分布在大连市黄海海域的亚洲蜈蚣藻(Grateloupia asiatica Kawaguchi et Wang)的生物量、成熟个体比例、生殖盛期及rbcL基因序列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亚洲蜈蚣藻的个体形态、大小、生物量均有差异.幼体从3月份出现,平均生物量为0.396g/m~2,10月份藻体最大,平均生物量达到4.944g/m~2.亚洲蜈蚣藻的主要繁殖季节为每年的8—11月(夏季到秋季),生殖器官首先出现在夏季较大的个体上,到秋季在较小的个体上也有出现.同一海域的雌雄配子体和四分孢子体的数量几乎为1∶1.rbcL基因序列分析表明:4个海域的8个亚洲蜈蚣藻样本无碱基差异.  相似文献   

9.
青海沙蜥的巢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提供了2001~2002两年间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vlangalii)的标志重捕资料,并讨论了在种内水平上可能影响青海沙蜥巢域面积的因素,如性别、年龄、体重、种群密度以及扩散行为等.若尔盖辖曼乡青海沙蜥的种群密度偏高,为(238.92±16.88)只/1000m2,而巢域偏小,幼体、成体雄性及成体雌性的平均巢域分别是(26.11±10.67)m2、(63.71±31.43)m2和(8.31±5.44)m2.性别仍然是影响青海沙蜥巢域的最明显的因素,雄性与雌性巢域的比例达到了7.6∶1.另外体重也是影响巢域的因素之一.雌雄性均与多只异性发生巢域重叠,最高的雌性可与6只雄性有巢域的重叠.雄 雄的平均巢穴重叠达到了24.17%,而雌性间没有重叠.  相似文献   

10.
大源湖虾类种类组成、时空分布及生物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蹦网”(pop-net)采样,调查了龙感湖一个湖汊—大源湖的虾类种类组成、空间分布,估算优势种类的生物量.在2002年冬季的31个采样点和2003年春季42个采样点中共采集到虾类2707尾,属于甲壳纲,十足目的2科5属.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 Heller)是大源湖虾类的优势种,占采样总数量的84.1%.根据水深分布特征和水生植被的分布格局,划分生境类型,苦草生境是各虾类分布最多的生境,冬季优势种秀丽白虾在苦草生境中的密度是8.14 ind/m2,生物量是1.59 g/m2.春季分别是2.98 ind/m2,1.04 g/m2.春季水深对虾类的分布影响较小,冬季虾类主要分布在深水区.表明水生植被是影响虾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在冬季,水深成为影响虾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1.
女大学生在学校的比例是相当大的,该文的研究有利于其他部门的工作开展,通过几点对比研究,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女大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槽实验对三角洲分流河道与朵叶体的发育过程进行模拟,以期认识其形成特点。研究发现,实验过程中砂体的长宽比先减小后增大,并且由于砂体厚度从正前方往两侧逐渐减小,而且不同位置处的水流条件和泥沙供应的不同,从而导致了朵叶体发育机制不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朵叶体和片流是交互出现的。河道的类型主要分为4种,分别是顺直型、微弯型、分叉型、交汇型,其中交汇型还可分为Ⅰ型和Ⅱ型。顺直型河道在砂体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发育,微弯型河道主要出现在砂体发育的中期和末期,而分叉型和交汇型两种河道则主要出现在砂体发育的末期。  相似文献   

13.
汽车车身工程是汽车工业中最年轻而又发展最迅速的一个分支.本文从汽车车身特点的几个侧面(如:车身的涉及面、车身辅助设计与制造、车身工艺、车身的“三化”和车身材料等)论述车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当前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凸体迷向条件的等价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设K是Rn中体积为1,质心在原点的凸体,若K对任意轴都有相同的惯量矩,则称K为迷向体.该文给出了判定K为迷向体的4个条件的等价性证明.  相似文献   

15.
身体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包括了维护身体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完整性和有限制自由支配身体的排他性权利。对于胎儿已戚人形的身体,应由其出生后获得权利能力的自然人来追溯行使身体权;对‘于尸体则认为是身体权客体的延续利益,不应再尊有身体权。对于侵害身体权的赔偿应以精神损害赔偿为主,财产损害赔偿为辅,以达到维护民亨主体人格尊严,保障其人格利益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武术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人类实践活动,它的作用对象就是身体,身体的内涵不仅包括具有解剖意义的皮肉筋骨等,还包括中国文化中独特的思想,如气脉等.小乘佛教中"身念处"的修行方式也是以身体为活动对象.从身体的角度出发,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武术的本质.本文尝试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对身体的关注方式、身体的训练方式及身体训练的精神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基尔霍夫理想黑体“腔体密闭性”和“腔体等温性”两项原则,提出由腔体密闭和等温程度所决定的黑体空腔精度两个分量的新概念,并给出这两个分量的理论公式.首次发现由黑体空腔不等温性所决定的分量在短波侧占黑体空腔总精度的80%~90%.由此为研制各类黑体辐射源和在线黑体传感器提高它们的精度指出了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Lp-类质心体TpK和类新几何体T-pK的概念,研究它们之间的性质及关系,建立了关于Lp-类质心体和类新几何体极体的几个有趣的不等式,同时探讨了Lp-类质心体TpK和类新几何体T-pK的单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单轴压缩下双试样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一个双试样加载的力学模型。通过分别测试试样中的载荷-时间和变形-时间关系,探讨了双试样加载系统的变形规律。当加载达到其中1个试样的强度之后,试样将分别表现了弹性回弹行为和失稳破坏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这些行为与双试样的强度、刚度及均匀度参数有关。研究发现,对于地震、岩爆以及其他地质类灾害的研究而言,研究弹性回弹区的性质与研究失稳破裂区的性质具有同等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作者统计与分析了福建省青少儿在校学生7082人的体脂与去脂体重,结果表明:体脂、去脂体重与年龄、性别、地区关系密切;女生初潮后的体脂和去脂体重均大于初潮前同一年龄的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