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The paper mainly represents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MG CORBA, MASIF and FIPA standards are closely analysed here, then are combined to guarantee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Mobile Agent System. We present four layer of interoperability in our system and the method to implementit and compare our system to the existing system.  相似文献   

2.
One way of achieving interoperability among heterogeneous, distributed DBMs is through a multidatabase system. Recently, there is an increasing use of CORBA implementation in developing multidatabase systems. Panorama is a multidatabase system that has been implemented on the top of CORBA compliant namely VisiBroker. It aims to achieve interoperability among Oracle, Sybase and other different DMBSs through the registration of these DBMSs to Panorama and through the single global query language-PanoSQL designed for this system. In this paper, we first introduce CORBA for the interoperability in multidatabase systems. Then, a general view for our designed multidatabase system. Panorama, has been given. In section four, we introduce the global query language-PanoSQL designed to achieve interoperability among the different DBMSs implemented in Panorama. Then, as an example, we present the registration of Oracle to panorama in order to achieve interoperability in this system. And, finally, a conclusion and the future work for this system have been given.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High Performance Foundation of China Biography: Sarem Mudar (1966-), male, Ph.D candidate, research direction: multidatabase systems.  相似文献   

3.
Recently, there is an increasing use of CORBA implementation in developing multidatabase systems. MIND and Panorama are some of the examples of multidatabase prototypes that have been implemented on the top of CORBA compliant namely ObjectBroker and VisiBroker respectively. They both aim to achieve interoperability among Oracle, Sybase and other different DBMSs through the registration of these DBMSs to them using CORBA. This registration to a CORBA-based multidatabase system offers an advanced way in achieving interoperability. We first introduce Panorama multidatabase system and discuss the basic implementation decisions in registering different DBMSs using the CORBA compliant ORB, namely VisiBroker to this system. Then, it aims to discuss the method we’ve used in registering different DBMSs to our designed multidatabase system-Panorama. A detailed discussion about the registration of Oracle 8 and sybase is given. And finally, a conclusion and the future work for this system have been given.  相似文献   

4.
基于CORBA的多数据库系统中互操作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Panorama多数据库进行了概述。介绍Panorama中为实现不同DBMS之间互操作性而设计的全局查询语言PanoSQL,然后以Oracle为例,讨论如何将不同的DBMSs注册到Panorama中以获得系统的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几种可操作的多数据应用的程序方法,特别是ODBC中的交互操作性问题。最后就最优的程序设计方法——自适应型应用程序的实现作了阐述,并就一个通用查询系统中主要的自适应问题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目前证书管理中状态确认的主流机制CRL ,OCSP ,CRT等 ,从实效性、可用性、可控性等方面分析了各种机制的优缺点 ,提出并分析了证书状态确认机制的互操作的架构 .并给出基于移动代理 (MA)技术实现证书状态确认机制灵活、透明的互操作运行模型 ,描述了异构分布系统、工具集、应用集的三层结构 ,定义了工具层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开放技术Java ,CORBA等实现系统的良好灵活性和互操作性 .最后描了述系统应用模型 ,完整刻画了基于移动代理实现证书状态确认机制互操作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本体作为领域共享的形式化概念模型,是实现服务自动化以及服务互操作的有效手段,其中本体互操作是多本体环境下实现跨本体服务发现的基础.针对现有本体互操作方法依赖于标示语言和逻辑系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范畴论的本体集成与互操作框架,使得系统可以在不考虑语言的基础上研究本体集成和互操作.  相似文献   

8.
企业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是企业动态联盟中企业协作的基础,为了解决企业间异构系统互操作这一基本问题,引入本体的思想,利用网络本体语言(OWL)建立汽摩配产品本体模型,运用网络服务本体语言(OWL-S)建立了一个Web服务本体模型,设计了基于本体的异构系统互操作集成平台,建立了基于本体的异构系统互操作过程中的语义映射规则,描述了异构系统互操作的实现过程;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运用本体技术可以改进订单处理方式,增强平台互操作性,为实现异构系统互操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HLA和UML的空防对抗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提高空防对抗系统仿真重用性和互操作性的角度出发,在详细分析空防对抗仿真模型组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综合运用HLA和UML进行空防对抗系统建模仿真的方法。该方法对于开发可重用性好,互操作性强,且易于理解的大型复杂仿真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移动代理互操作系统中,应用MASIF仅实现位置的透明和单个域的互操作。论述了在跨域移动代理中实现代理功能和资源透明的重要性,并介绍了通过创建功能目录服务器(FDS)和资源目录服务器(RDS)以实现上述两种透明的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实况-虚拟-构造”(Live-Virtual-Constructive,LVC)仿真目前存在的顶层设计规划多、实际应用研究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充分考虑LVC分布式仿真特性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包括设计面向模拟训练的分布式仿真系统架构,构建系统运行流程,开展分布式仿真中间件、分布式仿真可靠性保证技术、分布式仿真多领域多尺度融合建模与协同计算技术等关键问题研究、设计了分布式仿真系统共识算法,最终实现了系统异构资源互联、互通、互操作等功能。本文通过真实的仿真算例验证了该系统的体系架构、运行流程及其关键技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本文所设计的系统有望对未来训练仿真系统建设与发展产生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探讨了开放式GIS的规程和关键技术,促进数据、系统和机构的互操作,GIS 产品实现互操作的技术途径,以及有关GIS互操作、开放式GIS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近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服务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的解决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从数据共享、功能互操作系统集成等多面考虑实现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的设计思想,建立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模型,对模型的功能及空间数据共享与互操作的工作过程进行阐述,并给出对比评价。此模型对有效构建Web空间信息服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安全电子商务系统互操作性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的互操作性是安全电子商务的研制、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此介绍了互操作性的概念,研究了基于安全电子交易sET协议的安全电子商务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应用实现,以及不同厂商的安全电子商务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测试流程和方法.安全电子商务系统互操作性测试为安全电子商务系统的实现和顺利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遥感数据验证影响到遥感反演应用中的方法及功能的设计,是遥感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遥感数据验证功能主要在单机环境下运行,不能很好地适应分布式系统及云计算环境且传输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设计一种基于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的遥感数据验证系统,能够实现分布式环境下遥感数据及验证结果的传送功能,统一性和互操作性强,且易于扩展,数据传输性能较高.实例及分析说明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型驱动的产品数据管理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模型驱动架构(MDA)技术解决产品数据管理(PDM)与企业应用系统的互操作问题.分析了传统PDM系统体系结构的不足之处,依据MDA的思想,构建了PDM系统6层分布式体系结构.论述了PDM体系结构中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采用MDA的PDM开发过程.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BITPDM原型系统.系统采用了XML描述软件间共享数据,通过Web服务技术实现动态集成.以此验证了MDA解决软件集成、系统互操作性、可移植性等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互操作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卫星导航系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北斗作为重要GNSS系统之一,也在研究互操作的有关问题.GPS和Galileo利用在中心频率为1575.42MHz的L1/E1频段上分别调制TMBOC和CBOC信号,实现了两个系统间的互操作.我们给出了互操作的概念,分析了互操作的需求,利用卫星轨道数据验证了系统间互操作可有效增加接收机可视卫星数目,改善DOP值.利用码跟踪误差和多径包络曲线分析了GPS和Galileo互操作信号性能,最后初步探讨了北斗与GPS,Galileo进行互操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0 IntroductionTheneedforintegrationofdifferentdatabasemanagementsystems (DBMSs) ,makingdifferencesbetweenthesesystemsinvisibleandprovidinguserswithauniformaccesstoallthedatabaseshasgrownrapidlyduringthelastdecade .However,databaseautonomyandheterogeneity…  相似文献   

19.
不同数据链所支持的消息格式有所不同,因此多数据链间相互通信时难以进行互操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消息处理平台的多数据链系统任务分配模型。该模型通过一个消息处理平台对消息格式进行转换并分发给相应的数据链,同时在分析多数据链互操作性的几个主要度量指标的基础上,给出了数据链系统分配模型的数学表达式。然后,结合多数据链消息交换的一个典型应用,采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低负载和中等负载情况下,多数据链系统能够在满足互操作性指标的前提下有效地进行消息交换,而且相比于采用标准粒子群算法,模型求解的收敛速度更快,粒子的全局搜索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公共信息模型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IEC61970标准的CIM模型与关系数据库的一种映射方法,使之能符合当前主流数据库并实现电力软件互操作的目的.为了使CIM更加符合设备管理软件的需要,以山西某220 kV变电站的设备管理系统建立为背景,对CIM进行了扩展,并以二次设备为例,阐述了扩展的过程.该方法使得软件系统的数据库表能完全遵循IEC61970标准,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