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14,(3):33-37
综合运用语音学、音系学及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庄河地区学生英语学习的发音进行实地调查,探究庄河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表现。研究发现,庄河方言语音对于当地学生英语语音的习得起有着负迁移影响,主要表现为:庄河地区学生用方言语音[e]代替英语元音[ai],用方言语音j[(■)]代替英语[(■)]和[dr],用方言语音q[(■)]代替英语[(■)]和[tr],用方言语音x[(■)]代替英语[(■)],用方言中的元音y[i]代替英语辅音[(■)]和[r]。针对庄河方言语音对于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中,不仅应该重视这两种语音系统的不同之处,更应该多进行实际练习,从而减少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2.
粤语、客家话、壮语是桂东南地区使用最广泛的方言,在语音方面与英语有着很大的差异,导致了该地区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向迁移影响很大.本文通过比较英语和这些方言的语音特征,着重分析这些方言在英语元音音素、辅音音素方面具有普遍性的负向迁移,揭示该地区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干扰的原因及方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东三大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和闽南方言的共90名大学生的英语录音进行语音可理解度实验,发现广东大学生英语语音可理解度的平均值在0.799左右,而零语境条件下只有0.467。SPSS13.0的检测结果发现,广东三种方言的学生低语境和零语境的可理解度分值,都分别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方言对英语语音的习得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采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录制的语料和标准录音语料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结果清晰明了地反映了天水方言区英语语音习得者存在的语音问题。此外,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期能帮助天水方言区英语习得者纠正发音,改善英语语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语音学习中,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会对语音的习得产生干扰作用,学生常常将方言的发音特点迁移到英语发音中来,影响英语语音的学习和运用。本文拟从分析江苏地区方言与英语语音系统的差异入手,分析由此引起的母语对语音习得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语音学习中,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会对语音的习得产生干扰作用,学生常常将方言的发音特点迁移到英语发音中来,影响英语语音的学习和运用。本文拟从分析江苏地区方言与英语语音系统的差异入手,分析由此引起的母语对语音习得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怡 《科技信息》2012,(15):270-270,287
二语学习者在习得二语语音时会把母语中的音素、声调等迁移到二语当中。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明显。本文通过对淄博方言与英语发音规律的对比研究.分析了淄博方言在英语辅音、元音、重音和语调方面的干扰,进而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尽量减少母语对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常见现象,是由语言间的共性和差异相互影响而造成的。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英语的语音学习会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为帮助重庆方言区英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分析了重庆方言发音特点以及重庆方言对英语语音发音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语音学、语音迁移和感知同化方式等理论和英语语音习得者产生的语音偏误看,以厦门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英语语音辅音系统习得过程中会产生浊塞音、鼻音尾韵、爆破音和声门清擦音等正迁移以及齿龈音、唇齿音、鼻音、摩擦音、软腭音和爆破音等的负迁移现象,其原因在于厦门方言和英语音段音位上辅音系统存在的差异。厦门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应充分利用正迁移现象,以汉语普通话为英语语音习得的中介与过渡,并利用对比法和多媒体技术等几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克服负迁移作用,以提高英语语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星  陈井泉 《科技信息》2011,(16):I0137-I0137
闽南方言音系中有些发音与英语很接近,但两者的发音部位与方法却不尽相同,各自具有不同的发音特点。闽南方言区的学生在学习英语音标发音时往往习惯性地将方言中的发音特征带入其英语发音当中。为了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英语语音教学,使学生掌握较为纯正的英语发音,教师就必须对该方言及英语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有较全面的了解并通晓其异同之处,这样才能知道学生,分析其易犯的发音错误,并找出相应、有效的正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方言地图,在平面展示“肚子”等10个高频词在吴语处衢方言片的地理分布的同时,将这10词的分布归纳为“上饶型”和“遂昌型”两种,并从非语言的角度对这两种类型的形成及地理分布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普安州志》所载“焚语”与当代各主要白语方言的对比研究,认为至迟到清代中叶,贵州六盘水一带的白族仍然在使用白语;《普安州志》中所记载的焚语,与当代白语各主要方言差别很小,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妈妈”一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着广泛的内涵,这是方言称谓词张力的体现。本文通过对“妈”、“妈妈”在汉语 方言和隐语中的应用情况,揭示出它们所折射的汉民族特有的避讳心理、阴阳观念和宗族血缘观念等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元代以来的戏曲、小说等通俗作品多选用当时的北方方言中的口语词,这些口语词至今仍保留在一些北方方言之中。南阳方言一直在北方方言中处于重要地位,故而也保留了一些古代的口语词,这些语料对古汉语词汇的研究和戏曲小说词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方言和民族共同语言是语言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两个发展过程。两者均是语言的变体 ,在人们的交际中 ,它们是传递信息、承载文化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在其存在和发展问题上 ,方言和民族共同语言的关系是辨证的 ,而不是对立的。更不是所谓的方言“干扰”和“污染”民族共同语言。它们既可并存 ,也可兼容 ,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方言是民族文化多样化的象征 ,是优秀文化的载体 ,它不断地丰富民族共同语 ;而民族共同语则促进方言不断地规范化 ,使它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方言的规范化程度越高 ,其民族或社会的统一性就越高。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繁荣 ,而且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统一  相似文献   

16.
广南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滇南片。文章以广南县城所在地莲城话为调查对象,整理总结出广南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其配合规律,同时对广南方言的语音特点及音变现象作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7.
法国语言学家向柏霖教授(Guillaume Jacques),曾在巴黎第五大学语言学系任教,现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东亚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音韵学、嘉绒话茶堡方言、古藏文研究及汉藏语比较研究。一直以来,藏语基础方言与标准音、藏语标准话统一、藏汉双语教育在学术界有较多争议。为更好理解语言改革中共同语与地方方言复杂关系,文章围绕藏语嘉绒方言特点、研究意义、存在问题及未来前景访谈了法国学者向柏霖,希望藉此引发更多人关注语言学家在“唤醒”少数民族地方方言过程中的艰辛努力及其独特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中的方言辞语十分丰富,将产生于同时代的古典小说《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中相同语汇进行互证,可以发现《金瓶梅》中的方言土语属于官话方言体系中的江淮次方言。同时,小说中还夹杂有鲁语、吴语以及元曲词汇。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栏目中落实好普通话推广和方言保护并举分用的语言规划,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要针对二者的性质和特点采取分类施行、对接融入的措施,在较为正式的新闻栏目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在生活气息浓厚的新闻栏目中允许适当采用方言,充分满足观众对于各类新闻栏目的差异性审美期待和多样化观感需求,既坚决维护普通话的法定权威,又切实保护方言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借鉴和改进了一种新的语种辨识方法———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符号化和语言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汉语方言自动辨识系统.实验使用了一个多说话人、非特定文本、连续语音汉语方言语音库进行系统测试.在3种主要汉语方言的辨识中,15 s语料测试平均辨识率达到了9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