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朱德斌 《广东科技》2007,(9):177-178
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刚性路面,受路基稳定性影响大,极易产生损坏,且修复难度大.本文主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板块修补材料及修补技术进行一些介绍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中发生破坏、磨损等病害后,其维护、修复工作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超薄层的快速修补技术,既做到了快速修补,快速开放交通,又保证了修复后的强度和耐用性,修补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普通混凝土凝结硬化慢,养护期长,严重影响交通。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外掺剂,以实现快硬早强和大大缩短开放交通时间的目的,适用于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补和有快速通车要求的新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快硬早强混凝土国内外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淼  龚海龙 《科技资讯》2010,(22):115-115
快硬早强混凝土在路面修补、桥梁、港口等维修工程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运用该材料,能够达到快速修补开放交通的目的。本文在阅读了有关快硬早强混凝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快硬早强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5.
破损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技术综合效益显著,本文首先确定了可以进行快速修补的路面类型,进而提出了利用快速修补剂进行修补路面的工艺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徐源  周松 《科技信息》2010,(21):I0375-I0375
随着我国交通量急剧增长和车载重量的剧增,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损日益严重,不仅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接近其使用寿命.而且近年来新建的混凝土路面在远未达到设计年限时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混凝土路面修补时,造成中断通车时间长,尤其是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修补路面时,养生时间长,早期强度低,一般需要5-7天的时间才能开放交通。因此,采用快硬早强混凝土快速修补或更新国道、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旧混凝土路面,对尽快恢复交通意义深远。由此,如何解决普通混凝土凝结时间长、强度增长慢的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快硬早强复合功能掺合料的研究与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强度高、水稳性好、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低等优点。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的日臻完善,混凝土路面的发展极为迅速,特别是在高等级、重交通的道路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刚性路面,行车的舒适性不如沥青混凝土路面,而平整度是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性的最主要的指标。为了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水泥混凝土滑模摊铺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路路面主要有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两大类型,水泥混凝土的路龄相对较长,在长期超限运输的载重破坏下,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亟需修复与养护处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公路部门路面维修的快速修补作业充满期待。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补剂具备磨损小、早期强度大、后期强度稳定增长、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低材料费等特征,在公路的路面修补中广受好评。该文通过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损情况,研究路面的修补工艺,有利于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的工程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9.
成卫平 《科技资讯》2024,(3):110-112
受交通量与汽车载重量日益剧增影响,很多公路路面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高性能快速修补混凝土能够有效修补路面结构损坏。为了进一步探究该混凝土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结合国内某公路养护工程,对高性能快速修补混凝土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高性能快速修补混凝土的高低温性能良好,且具备良好的变形能力,可满足路面抗反射裂缝变形的实际要求,并且修补后路面的行车舒适度、抗滑性以及耐久性均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桥梁使用年限的增加,桥面破损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结合工程实际经验通过混凝土混合料、外加剂、配合比设计等方面介绍快速修补技术在桥梁路面中的应用,并提出今后我国的快速修复桥面技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旧路面混凝土块破碎而成的骨料,进行了再生混凝土的性能试验,主要测试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干缩变形和抗冻性能。结果表明,所配制的再生早强型和再生快修型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可用于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的养护维修工程。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高寒高海拔等特殊地区,但其施工时受现场气温和施工工艺影响较大且养生时间长.预制式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工厂化生产、施工便捷等优点,可适用于对特殊地区路面病害进行快速修复,也可用于解决传统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相关问题.主要阐述了预制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别从设计和施工两个角度对4种应用形式:混凝土预制块、预制板块拼接修复、连续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预应力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分析总结,系统归纳了现有预制式路面的结构和工艺特点,最后对现有技术进行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道路路面修补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包括抗折试验、抗压试验、抗渗试验、抗硫酸盐侵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掺入适量的CUFG可以大大提高它的强度、抗渗等级和明显改善它的抗硫酸盐腐蚀能力;它的早期强度能达到重载交通和特重载交通开放要求,其耐久性能够满足道路路面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道路快速修补钢纤混凝土、高性能水泥砂浆及混凝土道面快速修补料的力学性能及其与旧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并在京珠高速进行试验,全面检验桥梁病害维修新材料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今后桥梁结构物加固维修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掺加矿物细掺料———硅粉是提高路面混凝土使用性能的有效途径。针对重载交通特点,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硅粉路面混凝土的强度特性,分析了硅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硅粉的掺入虽然对混凝土早期强度不利,但有利于后期强度的提高。在最优配合比条件下,硅粉路面混凝土28d的抗折强度达8.30MPa,而抗压强度达60.83MPa,完全能满足重载交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是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分别采用无核密度仪和激光纹理仪检测评价沥青混合料的内部离析和表面离析。研究表明,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快速检测获取大量的试验数据,然后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能够比较科学的评价沥青路面的施工离析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针对沥青路面的大修技术的研究较多,但是却缺少对不同的大修技术进行客观评价的研究,难以指导具体的养护决策。在现有工程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基础上,结合了路面残值的影响、养护投入的累积性等因素,提出了一个新的“成本一效益”指标,再综合时间的递增效益建立了“成本一效益”体系,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选取了陕西省某公路近10年中每年的大、中、小修费用和交通量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对3种大修技术进行了评价,得到微表处为最优的大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之一.分析了产生路面横向裂缝的原因,提出了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艳华 《山西科技》2009,(3):139-140
桥面铺装的早期损坏已成为影响道路使用功能的发挥和诱发交通事故的一大病害。文章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病害的形成,同时指出加快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进一步研究,从根本上解决桥面铺装早期损坏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自动驾驶背景下智能路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智能路面为实现与AVs协同交互所需具备的3项关键技术:自导航技术通过在路面中嵌入车辆导航标志为AVs提供位置信息;自感知技术通过对道路气象信息和交通流信息的感知和分析,为AVs推荐安全车速,减少交通事故;自充电技术在解决充电系统可行性的基础上,需研究高透波率和导热路面材料以及新型复合路面结构。总结了智能路面为保证精细化施工和嵌入式元件的使用寿命而采用的预制式路面技术、BIM和3D打印3项先进建造技术。并指出除关键技术问题,智能路面的推广还面临社会、经济、法律和环境等非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