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w=20%的葡萄糖、小麦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蔗糖、糊精,饲养初始质量为(0.78±0.01)g的南美白对虾,经过56 d的生长试验,观察不同糖源对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成活率、机体营养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对不同糖源的利用表现出差异性,蔗糖组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均最高;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不同糖源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依次为蔗糖>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糊精>葡萄糖>马铃薯淀粉;对南美白对虾成活率的影响依次为蔗糖>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糊精>葡萄糖.不同糖源对南美白对虾全虾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但是糊精和马铃薯淀粉组的全虾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蔗糖组的全虾灰分与其他各组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葡萄糖组最高,糊精组最低.  相似文献   

2.
在恒温、变温和预处理恒温干燥三种工艺模式下,对金丝皇菊的失水/复水特性、持水/结水特性以及色泽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恒温干燥下,金丝皇菊干燥时间缩短,但复水特性、结水能力及色泽等品质变差.蒸汽热烫预处理恒温干燥下,干燥速率提升,且干燥后表征菊花黄度的色相角为83.52°,比未预处理模式高2.93°,预处理后进行干...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热泵干燥时间过长、微波干燥成品品质差的问题,研究了热泵微波联合干燥对刺参干燥特性和品质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具有不同干燥温度和不同转换点含水率的多种热泵微波联合干燥方式,并通过实验方式研究了刺参的含水率、干燥速率、收缩率、复水率、外观、组织形态、气味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泵微波联合干燥呈现明显的分段变化特征,微波干燥阶段最大干燥速率远高于热泵干燥,分段薄层干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刺参的干燥特性.在干制品性能方面,相同干燥温度下,纯热泵干燥成品的复水率小于联合干燥,但收缩率大于联合干燥.在热泵微波联合干燥中,干制品的复水率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但收缩率逐渐增加.热泵微波联合干燥中转入微波干燥的时间点需综合干燥时间和成品性能来综合确定,对应40℃干燥温度,转换点含水率为197%时,干燥成品品质最好,干燥时间也较短,是一种较好的刺参联合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不同强度的高压静电场和高压脉冲电场以及两个电场联合作用对南美白对虾幼虾进行处理,对南美白对虾幼虾在少氧状态48h成活率和对盐度突变的适应性进行了实验观测。结果表明一定的电场辐射可以改变南美白对虾幼虾的抗逆性,其作用效果与电场的类型和频率都有关,且适当提高频率作用效果会更好。实验发现在高压静电场(场强:4.0kV/cm,作用时间:4min)与高压脉冲电场(场强:1.5kV/cm、频率:120Hz,作用时间:4min)联合作用时,效果比电场单独作用时要好。对电场辐射对幼虾盐度突变适应性影响的实验数据采用T检验,配对分析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由统计结果可知,df=15,P=0.000,按α=0.05的水平,拒绝检验假设,说明电场处理后幼虾对盐度突变的适应能力有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扇贝柱热泵干燥效率,改善干制品品质,分别采用不同种类(菊糖、海藻糖、麦芽糊精和乳清分离蛋白)和质量浓度(50、100、150g/L)的渗透剂预处理扇贝柱,在温度45℃、风速2m/s条件下进行后续热泵干燥,探究不同渗透剂预处理对扇贝柱热泵干燥动力学和品质特性的影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技术,分析扇贝柱热泵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的菊糖、海藻糖、麦芽糊精和乳清分离蛋白溶液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热泵干燥速率,降低色差(ΔE),提高复水效率。菊糖、海藻糖、麦芽糊精和乳清分离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50、100、50g/L时,综合加权评分最高,复水率相比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98%、12.76%、11.91%和7.13%。150g/L海藻糖预处理对扇贝柱热泵干燥速率和品质特性的改善效果最优,与对照组相比,干燥时间缩短2h,ΔE降低40%,硬度降低,复水率增加22.79%,综合加权评分提高12.76%。LF-NMR结果表明:热泵干燥过程中,扇贝柱含水率的降低主要取决于不易流动水的去除;适宜质量浓度渗透剂预处理后,扇贝柱中不易流动水干燥过程中迁移速率加快,自由水峰面积占比略有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结合水峰面积占比呈增加趋势,而不易流动水峰面积占比显著降低;扇贝柱横向弛豫时间随干燥进行向左偏移,水分子流动性变低。综合考虑,扇贝柱热泵干燥优化预处理条件为150g/L海藻糖。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施用某些抗生素类药物后,药物在虾体内代谢时间长短进行论述,对下药后多长时间其在虾体内代谢至安全水平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低盐度地下卤水对南美白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东营地区低盐度地下卤水对南美白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仔虾的存活率与地下卤水中的Na /K 比值有关,当地下卤水的Na /K 比值过高时添加适量的K 可显著提高仔虾的存活率;南美白对虾仔虾对盐度突变的适应范围很广,盐度从30突变到5对仔虾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但当盐度由30突变到0时,仔虾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鲜枸杞的长期贮存问题,采用真空远红外干燥箱对枸杞进行干燥实验,研究预处理方式、操作温度、操作压力对干燥特性的影响,测定不同干燥条件下干制品的枸杞多糖含量、色泽和复水率.结果表明:预处理方式对枸杞的干燥特性、干制品的色泽和复水率无明显影响,清水预处理干制品的枸杞多糖含量高于碱液(Na2CO3溶液)预处理的干制品;操作温度越高,操作压力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越不明显;随操作温度升高,干制品的枸杞多糖含量和色差增大,复水率无明显变化;随操作压力降低,干制品的枸杞多糖含量升高,色差和复水率无明显变化.真空远红外干燥枸杞的最佳条件为操作温度60,℃,操作压力5 k Pa,干燥时间10.7,h.  相似文献   

9.
盐渍是鲍鱼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前处理的关键因素. 以不同浓度盐溶液-0, 5%, 7 5%, 10%, 15%和饱和盐溶液-盐渍鲍鱼,在微波功率2 000 W、真空度-80 kPa条件下进行微波真空干燥. 以其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干燥后色泽、复水性及复水后质构特性为指标,考察盐渍对鲍鱼干燥过程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蒸馏水浸泡和盐浓度大于15%的盐溶液盐渍都不利于鲍鱼微波真空干燥的进行和干制后的品质. 当食盐浓度为7 5%~10%时,鲍鱼的微波真空干燥速率明显加快,复水率和复水比均较好,复水后呈现较佳咀嚼性,且色泽为均匀的淡黄色. 综合考虑,经过7 5%盐溶液浸渍24 h后,沸水煮2 min的鲍鱼进行微波真空干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南美白对虾幼体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drium tamarense ATDH01)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溞状幼体和仔虾的存活率影响.结果显示:塔玛亚历山大藻密度对南美白对虾溞状幼体的存活率有明显的差异,塔玛亚历山大藻藻细胞密度越高,存活率越低.在96 h急性实验中,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南美白对虾溞状幼体的半致死密度为7 500/mL;在密度12 000/mL以下对仔虾的存活率无显著的影响;在密度15 000/mL时存在显著影响.其本身的毒力经过小鼠生物检测法得每细胞为8.407×10-5鼠单位(MU).  相似文献   

11.
机械干燥法对八角干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八角烘干机、高炉烘房对八角鲜果进行烘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八角烘干机干燥的干果芳香油含量高,水分含量、碎口率与杀青晒干差异不显著,烘干时间7h~8h;高炉烘房烘干的干果,芳香油、水分含量和干鲜率都偏低,碎口率偏高,烘干时间24h。2种机械干燥的干果,颜色经15d后才转变为棕褐色。烘干的成品能达市场商品的要求。提示:生产上遇阴雨天气时,采用机械干燥法能避免八角果变质腐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热风微波联合干燥过程中南美白对虾滋味物质的变化,测定了其呈味核苷酸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同时根据干燥过程中虾肉水分含量计算两者的干基含量变化,并计算虾肉味精当量。研究结果表明:虾肉干燥过程中,呈味核苷酸中肌苷酸含量最高,干制虾肉肌苷酸含量为405.96mg/100g,且始终高于阈值,对干制虾肉的鲜味形成有显著贡献;相比鲜样,干制南美白对虾中肌苷酸与单磷酸腺苷干基含量均显著下降;在虾肉中谷氨酸对鲜味形成有显著贡献,甘氨酸、丙氨酸与精氨酸对甜味形成有贡献,苯丙氨酸、赖氨酸与组氨酸能产生苦味;而在干燥过程中鲜、甜味氨基酸相对含量不断上升,分别从3.77%和17.03%上升到4.29%和35.84%;游离氨基酸总干基含量始终下降,但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与脯氨酸4种可以形成良好滋味的游离氨基酸干基含量上升;虾肉中肌原纤维蛋白与肌浆蛋白的干基含量均不断下降,部分分解为游离氨基酸;虾肉味精当量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在微波干燥初期(前40s)显著下降,干制南美白对虾味精当量为3.50g/100g,远高于鲜虾(0.53g/100g),且虾肉味精当量始终远高于阈值。研究结果表明,由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引起的水分挥发与物质变化能够促进南美白对虾滋味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作者研究了红木(Ptrocarpus spp.)膨胀和收缩的变易性。发现当木材被汽蒸时,其沿弦向的膨胀远大于沿径向的膨胀。因此,在整个干燥过程中直到含水率降到5%及更低为止,弦向收缩的百分率(Y_T,%)都远小于径向收缩的百分率(y_r,%)。(100—y_T)/(100—y_T)的比值,可以用来予示在干燥期间是否会在弦切面上出现干裂。作者已经把(100—Y_T)/(100)—Y_r))/(100—Y_r)的比值定义为干裂势。的比值越大,干裂势就越小。汽蒸处理能减小干裂势以致在弦切面上不出现开裂。采用预蒸处理的方法,能用过热蒸汽成功地干燥10至35毫米厚的红木成材。成材的干燥质量是好的。  相似文献   

14.
长豇豆隧道式热风干燥特性及品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自制隧道式干燥实验台对95,℃漂烫2,min后的长豇豆进行热风干燥实验,分析了在不同热风温度、热风速度、料层厚度条件下豇豆的干燥特性及干产品品质.结果表明:长豇豆干燥过程中干燥第1阶段表现明显,热风温度对干燥速率及品质的影响最大;经漂烫后的长豇豆在热风温度60,℃、热风速度0.3,m/s、料层厚度6,mm条件下干燥时所得产品Vc含量最高.研究结果可为长豇豆隧道式热风干燥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胶体多孔介质的缓苏-间断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胶体多孔介质胡萝卜切片为物料,以干燥后产品的含水量和β-胡萝卜素保留率为质量指标,研究了物料在静态干燥、动态干燥以及缓苏-间断工艺干燥处理时的产品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动态干燥过程中,物料与加热介质的接触面积大,干燥速率较高;缓苏-间断工艺使物料中的剩余水分得以重新分布,消除了物料的表面硬化,可以更快地去除物料中的水分,且β-胡萝卜素的保留率最高.此研究结果可以有效地指导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压差闪蒸联合干燥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优质的干燥技术,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其干制产品具有绿色天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和食用方便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压差闪蒸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比了国内外压差闪蒸设备及技术特点的差异,分析了不同设备条件下压差闪蒸联合干燥工艺的区别。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压差闪蒸联合干燥工艺中预干燥、预处理、压差闪蒸等各个环节的工艺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压差闪蒸环节关键技术参数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其优化策略;介绍了一种基于过程控制的新型工艺优化策略,即基于理论模型计算的动态优化,阐释了其技术特点和研究进展;结合已有的压差闪蒸水分迁移与品质规律等研究,分析并展望了动态优化在压差闪蒸联合干燥工艺优化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压差闪蒸联合干燥工艺发展和相应的设备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牛初乳低温集成干燥造粒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一种集低温干燥和造粒于一体的集成干燥造粒装置,并给出干燥器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该实验装置用于温度低于60,℃的牛初乳加工,取得了理想的产品.经检测,干燥后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的损失率小于冷冻干燥产品,产品粒度均匀、光滑,无需破碎、筛分工序.该装置的研制为热敏性物料的干燥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黄苷(Rhein)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规律,并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方法】以5 mg/kg剂量的大黄苷一次性肌肉注射凡纳滨对虾,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在凡纳滨对虾血淋巴、肝胰脏、肌肉和鳃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变化,并通过3P8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特征。【结果】大黄苷在4种组织里的达峰时间(Tmax)较早,分别为0.17 h、2.73 h、0.44 h、0.23 h;消除半衰期(T 1/2Ke)较短,分别为2.13 h、2.36 h、3.12 h、3.72 h;在房室模型选择上,大黄苷在4种组织中的最适药动模型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结论】肌注大黄苷后,药物在凡纳滨对虾各组织中分布广泛、吸收快、清除能力强。大黄苷在凡纳滨对虾鳃部的浓度较高,这为利用其治疗凡纳滨对虾烂鳃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