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炉膛灭火是引起燃煤锅炉爆然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利用火焰检测器检测火焰的燃烧工况显得特别重要,相关检测法是近年来提出一种较好的火焰检测方法,对相关检测器所检测到的信息的处理方法是关系到其应用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信号处理方法-数学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极性相关算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高速数字设计领域里,信号完整性已经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给设计工程师带来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信号完整性问题主要为反射、串扰、延迟、振铃和同步开关噪声等。本文基于高速电路设计的信号完整性基本理论,通过近端和远端串扰这种方法来研究多线间串扰问题。利用Hyperlyynx,主要分析串扰对高速信号传输模型的侵害作用并根据仿真结果,获得了最佳的解决办法,优化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最优化方法的超宽带通信信号设计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宽带无线通信是指采用了一种相对中心频率而具有较大带宽的信号(通常指分数带宽大于25%的信号)来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在充分考虑超宽带信号在自由空间和密集多径环境中传输特性的基础上,基于最优化方法分析了二元情况下的超宽带通信信号的设计思想,并给出了归一化平方Euclidean距离、误码率与时移参数关系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火焰光度法原理及其整个控制系统的分析,介绍一种基于ARM的智能型火焰光度计,它采用ARM系列微控制器LPC1752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使用高灵敏度光电检测器进行信号检测,采用大液晶屏显示,操作方便灵活。给出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并对其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个在干扰和杂波中检测弱已知信号的新方法。利用这个方法设计的检测器。对于时变噪声环境是自适应的,检测信号的能力是局部最佳的,对于时变的干扰和杂波统计特性是恒虚警的。在文中还导出了秩量化器的等效统计传输特性,并利用它作为一个环节构成了局部最大势检测器(ALMP)。因此,我们论证了自由分布多卜勒处理器不仅是非参数检测器,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还是自适应局部最大势检测器。Monte Carlo模拟结果表明,自适应局部最佳检测器的性能是很好的并且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利用CwDM(粗波分复用)实现包括视频信号、网络信号和多路数据信号传输的光纤通信系统,其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多路数据信号传输的设计及实现方法,包括其编/解码原理和利用CPLD来实现同步码的生成与提取过程.此系统已经应用于科研项目中,而且较好地实现了多路信号的传输,工作状态一直很稳定.  相似文献   

7.
对石油化工产品中痕量硫化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总硫测定多采用氧化微库仑法,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仪器如紫外荧光定硫已陆续开始应用;形态硫分析多采用气相色谱与硫选择性检测器结合的方法,这些检测器有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原子发射检测器(AED)、硫化学发光检测器(SCD)、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PFPD)、X射线荧光法(XRF)和紫外荧光定硫法等,最近又出现一种电化学硫检测器(ASD),对后几种方法的原理、过程和检测限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和比较,提出了选用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现有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可测性设计方法从测试内容、测试信号传输路径、测试信号产生及检测方式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和分析比较。研究指出,在测试内容方面,基于结构的方法由于可得到较高的故障覆盖率并容易对其进行量化计算,因此被认为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测试信号传输路径方面,基于总线的方法具有较易实现标准化的优点;而在测试信号产生及检测方面,内建自测试可大大降低测试所需代价,因此有较大的研究应用前景.统一的低测试代价和高故障覆盖率的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可测性设计方法的产生对于芯片设计来说将是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火焰拉伸变化对流场、碳烟生成的瞬态效应,进一步完善层流火焰面模型在湍流火焰中的应用,设计并搭建了一个高可控的声激励对冲火焰燃烧器及其流场和碳烟浓度场的测量系统,利用相位锁定的粒子图像测速和激光诱导白炽光技术,测量了简谐振荡的对冲火焰中流场以及碳烟生成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设计的声激励对冲燃烧器喷嘴出口速度为非均匀分布;非稳态工况下,施加的声激励电压信号幅值与出口速度振幅呈线性关系,频率为40 Hz的乙烯和丙烷火焰出口速度分别滞后电压信号0.09、0.14周期;随着电压信号频率的增加,速度的滞后程度也随之扩大。此外,40 Hz频率下乙烯火焰的碳烟体积分数滞后准稳态值0.35周期,具有明显的瞬态效应。研究成果可为非稳态层流火焰面模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信号处理及传输"实验室的建设为依托,分别从实验平台设计的目标、系统实验平台的配置以及多层次实验项目开发等方面阐述了通信信号处理及传输实验平台的设计和开发思想。实验平台以基于可编程的、可设计的、模块化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为基础,通过FPGA可编程门阵列设计、DSP程序设计来完成各项通信功能,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系统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紫外无线光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外光通信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近距离通信方式,分析了紫外光大气传输特性和系统信道模型,利用紫外光的散射特性来有实现抗干扰非视距近距离通信这一难题;以紫外LED和光电倍增管分别作为通信系统光源、光电探测器,采用脉冲编码调制和循环冗余编码方式,设计并研制了一套紫外无线光通信系统样机,实现了小角度的实时数据通信,通信速率为9.6 kbps,误码率1%以内,通信距离为5 m以内。  相似文献   

12.
富氧燃烧会对煤粉和高炉煤气混烧锅炉炉内的燃烧特性产生重要影响.以130 t/h煤粉和高炉煤气混烧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对助燃气体(O2/N2)在3种不同氧气体积百分数(21%,23%,27%)工况下煤粉和高炉煤气混烧锅炉炉内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得到3种工况下:炉内的温度场分布,烟气流场特性,火焰长度.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燃料着火速度更快,燃烧更稳定,出口烟温逐渐降低,炉内烟气流速逐渐减少,强化了炉内传热效果,提高了锅炉热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站锅炉火焰监视和燃烧诊断系统中火焰图像处理计算能力差、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的嵌入式火焰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采用EMP240控制图像的采集与存储,由TMS320VC5416实现温度场测量及燃烧诊断算法,LPC2378作为主控制器负责系统管理、人机界面和网络通信.解决了数字图像海量数据处理和复杂算法采用通用CPU无法实时运行的瓶颈,并且使火焰监控和燃烧诊断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Recently ,theinvestigation on numerical radiative heattransfer has been focused onthe reconstruction of temperatureprofile in target space according to its boundary heat fluxgained by detectors[1 8], whichis a kind of inverse problemofradiation. Among these investigation, Li HY[1 4]hasresearched on one-di mension or two-di mension rectangular ,spherical or cylindrical medium which is absorbing ,emitting , and isotropically scattering ; Liu LH[5,6]hasresearched on the semitranspar…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轮机使用掺氢燃料后的燃烧及其排放特性开展研究,基于DLN1.0燃烧室火焰筒,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的掺氢比(H2体积含量0~30%一共7种工况)在恒定热功率和相同当量比条件下对天然气混合气燃烧过程的影响,获得火焰筒内流场、温度场和燃烧产物的分布参数以及对应关系。研究显示,随着掺氢比的增加火焰温度上升,燃烧反应区扩大,火焰筒出口处的温度分布均匀性变差;掺氢造成局部释热量的改变,会导致NOx的排放随着掺氢比的增加而呈现增加趋势;CO和CO2的排放量都有显著的减少,H2O的生成量显著增加。同时本文提出稀释燃烧的方法来解决由掺氢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研究不同当量比的工况下掺氢燃烧后的燃烧及排放特性变化,并计算得到各个掺氢比工况下最佳的当量比范围。研究结果为后续工业燃气轮机天然气掺氢燃烧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对炉膛火焰图像的增强与检测是获得炉膛内部燃烧情况的重要手段.首先,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多尺度Retinex算法,提高了火焰清晰度和炉膛火焰与炉膛的对比度.其次,提出了识别火焰边缘改进的Canny算法,提高了火焰边缘清晰度.仿真结果表明,炉膛火焰与环境对比度得到提高,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火焰边界连续且轮廓清晰.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了基于火焰图像处理的炉膛辐射能信号检测系统对湘潭电厂300MW燃煤机组进行了现场检测,并对机组进行了锅炉燃料扰动和汽机调门开度扰动的开环试验,获得主汽系统的动态特性,将炉膛辐射能信号引入燃烧控制系统,对入炉燃料量进行反馈控制,仿真试验表明,该控制方案可以有效克服燃料量内扰和负荷外扰对主汽压力的影响,维持主汽压力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改造均热炉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研究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改造均热炉的各种方案 .提出这种新型燃烧技术必须充分考虑系统布置、炉膛结构、炉内烟气流动及传热过程、工件加热工艺过程等因素 .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试验 ,发现在各种改造方案的入炉热量与原均热炉相等的情况下 ,当空气、燃气温度分别被预热到 12 73K和 10 73K时 ,炉内的最高温度相对较低 ,而炉内平均温度相对较高 ;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Rtu从 33.18降到了 18.0 0左右 .在空气预热温度相同情况下 ,燃气预热温度越高 ,NOx 排放量越大 .最后 ,提出了均热炉燃烧系统的改造方案 ,并进行了非稳态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多孔介质中火焰面倾斜演变及出现倾斜演变的原因,建立了二维碳化硅堆积小球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双温模型,对预混气体在燃烧器内的流动、传热和燃烧进行模拟.分析火焰面倾斜演变,并从温度场、气体流速场、压力场三个方面对火焰面出现倾斜演变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给定初始倾斜角的火焰面会持续发展,出现更严重的倾斜现象;温度场、气体流速场、动压场通过影响燃烧化学反应速度、气体流动方向、壁面散热等间接影响火焰面的倾斜演变,导致火焰面倾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紫外光通信系统的通信距离,提出了基于紫外激光器的通信系统;利用光电倍增管作为光电探测器,采用循环冗余校验(CRC)进行编码,并对传统FSK调制方式进行了改进;搭建了紫外激光通信系统实验平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了通信距离对误码率的影响;最终在白天通信距离150 m和夜晚220 m的范围内,实现了传输速率为0.6 kb/s,误码率低于10-5的紫外激光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