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学习作教学,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学写“有中心”的作文后,如何选材往往成为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难点。选择一件事来表现一定中心的,从学生习作中的选材效果来看尚能差强人意;一旦要求用多件事来表现中心,往往就漏洞百出了。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指导学生仿写能够有效地降低选材的难度.但在仿写中如何选材还需要教师精心指导。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教学意识,是教师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基础.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认为数学教师应着重增强以下4个方面的教学意识.1增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的教应从学生的学出发,这是所有教师都明白的一个道理.等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必须发挥教师的水导作用.促使矛盾的本要方面由“教”转化为“学”,使学生的学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教学的组织、教材的讲解、教具的演示、学生的练习等环节,各个环节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从而达到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过程中的能力建构。而当今中学化学教师开发设计的探究性实验是学习者(同时也是研究者)通过亲自实践建构化学知识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1.以教师为主导,设置知识和问题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并强调创建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根  相似文献   

4.
(一) 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实践课题。为了克服“教师中心”的传统教育弊端,近几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强调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矫忽视学生主体性之“枉”,是有必要的。但对教学过程诸要素的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的理论阐释,则应力求全面、准确。常见的提法是:“教师在教  相似文献   

5.
对教育中“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教育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皮格马利翁效应”被广泛引用并指导着教师们。但分析目前的教育实际状况,“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对每个学生都有积极的期望?对学生的期望内涵方向是否合理?教师期望能否被学生认同接受并达到预期效果?从以上三个方面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6.
在不少的课堂上,由于教师过分追求教学的“完美”、“圆满”,担心时间被耽搁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总是把学生的提问、思考、解答,当做“例行公事”,置学生于课堂以外,教学就成了演译、完成教案的过程。数学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乐园,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基地。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耐心地等待。  相似文献   

7.
“参与式”教学强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更多地使用积极的、开放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
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常拘泥于知识的灌输,课堂上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满堂听”使教师成了“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机器,处于“客体”地位。现代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是从问题着手,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使学生有较多的思考、讨论空间,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  相似文献   

9.
年初,江泽民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高等学校的“两课”教学如何以《谈话》精神为指导,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其育人的重要职能,是摆在广大高校“两课”教师面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从思想认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两课”中的指导地位入手,结合当前“两课”教学面临的新情况,从师德建设、学科建设、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就如何在“两课”教学和改革中贯彻《谈话》精神,改进“两课”教学,更好地履行“两课”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职能和作用作了初步的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教学资源丰富、整合过程教育理论指导不足是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教师不知如何使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发挥其最大作用,仍然把信息技术作为单一的教学工具来组织教学,大大限制了信息技术课堂作用的发挥.基于以上需求,笔者结合NTeQ教学模式设计并实现了教师备课模块,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怎样应用“互动式”教学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晓婷 《科技信息》2009,(11):85-86
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动自觉参与教学为特征;互动式教学的优点是既强调知识的传授,又注重智力和能力的培养重在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互动式”教学方法使用中应注重: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善于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作用的发挥要科学、注重案例素材的积累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而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它能帮助教师迅速获取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思想及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从而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的依据,进而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3.
在世纪之交,人们对教育寄以更多更高的期待和希望。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基本任务。教师如何扮演好教书育人的角色?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导向作用;其次要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催化作用;再次要施以言传身教,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有机构成的,二者相辅相成。然而,过去我们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从课前的备课到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考虑教师如何“教”,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忽略从学生这一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这种教学方法因为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根本,不是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不是把知识的传授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所以,教师的主动性没有体现在教学设计上,而是注重在课堂上如何“控制学生”,忽视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尽量开发和保护学生想象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在小学阶段的低段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最后实现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开展低段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分析朗读教学的过程,了解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接受力方面的直接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课程实施中重视和发挥“理想化模型”,“理想化过程”、“实例模式”的建立及在教学中的作用,即注重“物理建模”教学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学生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能力。本文就“物理建模”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及提高创新素质中的独特作用谈点儿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习强调理解,理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S.Pirie和T.Kieren的数学理解发展模型指出。数学理解是一个进行中的、动态的、分水平的、非线性的认知发展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螺旋式”地安排知识、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实施个性化教学等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相似文献   

18.
课改前.小学数学教学基本上都是要求学生精确计算。课改后。虽然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估算,教材中也添加了很多估算教学的内容.但由于教师精确计算的意识远远强于估算。教学时不能重视让学生感悟估算的意义、体验估算的价值.只是按教材程序让学生蜻蜒点水式讨论一下估算的方法和结果,很快就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指导学生如何精确计算上,使估算成了“鸡肋”,教之无味,弃之不能。悟性高的学生或许能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而一大部分学生也就意识到只要估计的结果与精确计算的结果较接近就是估算。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化,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众多的研究也表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促进其进行有效教学。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着眼于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通过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觉察,看到其行为所依据理论的局限性,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也被称为讲读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内化知识的过程,是完成中学语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语素养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存在着“重教师讲解,轻学生自学”的弊端,所以收效甚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也越来越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笔认为,教师应以引导、学习、参与的身份融入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