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沈阳市生活饮用水细菌学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12998--1991,采集沈阳市11个样点180份样品生活饮用水和2个样点16个样品的生活热水进行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的检测,并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管网末梢水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7.4%,说明集中式供水的处理工艺和管网中余氯可获得较好的微生物学指标。自备井水样品菌落总数合格率100%,但总大肠菌群数合格率仅93.7%,说明水源污染或缺乏必要的净化和处理工艺,造成部分样品总大肠菌群数指标不合格。生活热水样品的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严重超标,揭示了由于水温和流速影响生活热水污染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声表面波气相色谱仪(GC-SAW)建立了爆炸物成分2,4,6-三硝基甲苯(TNT)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试验条件为:检测器温度40℃;DB-5毛细管色谱柱,初始温度40℃,10℃/s程序升温至180℃。结果:TNT保留时间在9.12~9.30 s之间,最低检出限为1.89 pg,低(0.101μg/m L)、中(1.01μg/m L)、高(3.03μg/m L)浓度TNT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4%、2.99%和3.51%,TNT甲醇溶液在0.101~3.03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5。用该方法对TNT未知含量样品进行检测,TNT在9.14 s时出峰,定量测试结果显示TNT未知含量样品的纯度为53.30%。建立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爆炸物成分TNT。  相似文献   

3.
目的和意义:研究培养基各组分的优化组合,提升活菌数;比较不同培养方法,探索简便有效菌落检测计数模式的建立.本实验研究有利于实际生产和应用中提升菌落培养和检测计数的效率,可为简便、快速的菌落检测计数模式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27(3)13正交表,对沼泽红假单胞菌所需的营养组分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优化试验,筛选出最佳组合的配方;分别采用三种培养方法(双层平板稀释涂法,平板稀释涂布法及半固体试管法)进行培养,比较试验检测计数的结果,确定出方便、快捷检测计数的培养方法.结果与结论:经优化实验研究得到能提升菌数的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0.4g,NH4Cl 0.3g/L,Na2HPO4 0.06g/L,CH3COONa 2.5g/L,Mgcl2 0.03g/L,微量元素液1.5ml/L,生长因子溶液1ml/L,pH 7.8+0.2.在此培养基配方情况下,双层平板平板法及半固体试管法培养方法能较显著提升菌落检测计数的准确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生物检测技术与致病菌检测技术对教室内环境卫生状况进行检测.分别检测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中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3项微生物指标.利用平板法检测空气中存在的细菌菌落;利用棉拭采样法对教具、设施等进行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的检验.根据检测结果,了解环境动态变化趋势和教室环境污染状况,针对不同的微生物群制定合理的消毒方法和程序.经检测,9、10月份教室空气质量较好,平均菌落总数不超过10.教学设施在使用后检测到的平均菌落总数要大于使用前的数量,9月检测到的平均菌落总数要大于10月检测到的数据.其中课桌检测到的平均菌落总数范围值在80~120之间,手把检测到的平均菌落总数范围值在10~50之间.教学用具检测到的平均菌落总数范围值在40~80之间.同时,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呈阴性.  相似文献   

5.
解淀粉芽孢杆菌B9601-Y2(Y2)是一株具有良好防病功能的菌株.为了明确Y2能否在玉米叶际有效定殖,采用喷雾接种法,考察了其在玉米叶际的定殖能力.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绿色荧光标记菌株Y2-p HAPⅡ悬浮剂在每天16:00接种时定殖能力最强;同时Y2-p HAPⅡ悬浮剂和Y2-p HAPⅡ菌液的活菌数、菌体数以及芽孢数的消长动态相一致,9天时前者的活菌数、菌体数以及芽孢数出现的峰值分别为5.13×10~6、3.10×10~6cfu/g和2.04×10~6cfu/g,后者峰值分别为3.90×10~6、2.65×10~6cfu/g和1.25×10~6cfu/g;田间条件下Y2悬浮剂和Y2菌液的3种菌落数值变化曲线相类似,5天时前者的活菌数和菌体数分别达4.59×10~5cfu/g和2.30×10~5cfu/g,后者数值为3.44×10~5cfu/g和1.72×10~5cfu/g,12天时二者芽孢数小幅增长至1.17×10~5cfu/g和4.03×10~4cfu/g;温室和田间条件下,40天时均能回收到目标菌株,且悬浮剂比菌液提高25%左右的定殖能力.这些结果说明该菌株的良好定殖能力是有效防病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利用沙门氏菌inv 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建立PCR反应,该反应灵敏度为3.6×102CFU/m L。在1m L样中含菌量106CFU/m L时增菌4h、含菌量103CFU/m L时增菌8h、含菌量102CFU/m L时增菌12h后可检出。从贵阳市各区随机购买113份肉、蛋类食品,检出10份样品含有沙门氏菌,总检出率为8.8%。该方法准确、灵敏、快捷、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沙门氏菌检测。  相似文献   

7.
分析自来水中细菌宏基因组DNA浓度与细菌菌落总数之间的相关性,探索新的自来水细菌菌落总数检测方法。采用国标法检测自来水中的细菌菌落总数约为(165±5)CFU/m L,高于国标限值(100 CFU/m L)。通过计算得出,检测600 m L本实验水样中的细菌菌落总数相当于检测1 000 m L(1 L)100 CFU/m L的自来水。首先将600 m L及低于和高于该体积不同体积梯度的自来水经滤膜过滤收集菌体;然后使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滤膜上的细菌宏基因组DNA,电泳分析提取的宏基因组质量;最后检测各个体积自来水宏基因组DNA浓度,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自来水中宏基因组DNA含量与细菌菌落总数之间的相关性。提取的自来水宏基因组DNA主条带清晰,可以进行基因组DNA含量测定分析;自来水中细菌宏基因组DNA浓度与细菌菌落总数之间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建立一种通过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宏基因组DNA浓度来反映细菌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7 CFU/m L,且省时、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从樟巢螟自然死亡的虫尸体内分离得到1株具有较高毒力的致病菌LS-1,对其生防潜能进行评估。经过形态学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LS-1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以浓度为3.38×10~8cfu/m L的该菌对樟巢螟幼虫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感染第3天和第5天,樟巢螟的死亡率分别为50%和71.67%,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7.36%和69.1%;以浓度为3.38×10~8cfu/m L、3.38×10~7cfu/m L、3.38×10~6cfu/m L、3.38×10~5cfu/m L 4个浓度梯度对二化螟幼虫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感染第4天,水稻二化螟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0.67%、86.67%、84%、82.67%,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7.51%、82.17%、78.57%、76.79%。结果说明该菌株对控制螟蛾类害虫具有较好的效果,研究为下一步开发螟蛾类绿色生物杀虫剂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苍山花甸坝龙潭、西坡、农场总部3个饮用水源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方法: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多管发酵法分别对水样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检测。结果:龙潭水源中未检到细菌和大肠菌群,而农场总部水源和西坡水源中检出大量细菌和大肠菌群,其中西坡水源中细菌总数〉300/mL,大肠菌群数〉230/L;农场总部水源细菌总=189/mL,大肠菌群数:230/L。结论:苍山花甸坝农场总部水源和西坡水源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均不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不适于直接饮用,而龙潭水源则符合该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文山州广南县9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饮用水源点进行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初步了解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在选定的9个水源点进行水样采集,并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多管发酵法分别对水样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检测。发现水样6和水样7细菌总数〈100个/mL,其余水样〉100个/mL;9个水样的大肠菌群均有检出。通过检测发现,所抽取9个饮用水水源均不符合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不适宜直接饮用。  相似文献   

11.
用平板培养法和多管发酵法对延安大学内的自来水和几种纯净水的细菌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自来水和纯净水合格。其中自来水平均细菌总数为21.5CFU/mL,大肠菌群数0MPN/100mL;雅苑校区开水房开水平均细菌总数为0CFU/mL,校本部开水房11CFU/mL,平均大肠茵群数均为0MPN/mL;纯净水中,碧源牌平均细菌总数为10CFU/mL,大肠茵群0MPN/100mL,绿缘牌平均细菌总数为13CFU/mL,大肠茵群0MPN/100mL。  相似文献   

12.
北海市南部近岸局部海域细菌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北海市南部的北背岭村和大墩海村附近海域共2个站点,于2004年6~8月用平板计数法对水体的异养菌和弧菌进行计数,并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海域异养菌总数评价等级标准评价海域的污染状态。结果表明,北背岭站点的异养菌数量变化为1.15×103~1.33×104cfu/m l,平均为4.85×103cfu/m l,6月中旬至7月份异养菌数量变化幅度大;弧菌数在103cfu/m l以内,平均为1.48×103cfu/m l,7月中下旬变化明显,异养菌与弧菌的相关系数为0.62。大墩海站点的异养菌变化范围为7.35×102~1.23×104cfu/m l,平均为3.54×103cfu/m l,6、7月份变化比较平缓,8月份变化幅度大;弧菌数主要在1.00×102~2.50×103cfu/m l之间的较低值变化,平均为8.22×102cfu/m l,变化趋势与异养菌相似,异养菌、弧菌的相关系数为0.84。北背岭站点海域处于中污染状态,大墩海站点海域处于轻污染至中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我校的几种饮用水(特别是教师村)的水质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1)学校生产的桶装水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2)校园自来水公司正常送水水质符合要求,但教师村水管爆裂修缮后12小时内供水水质色度、浑浊度、铝、铁、硫酸盐及水的总硬度不达标;3)安装净水处理装置对水质理化及毒性指标未见异常,但大肠菌群及菌落总数计数两项微生物指标均显著异常,表明净水处理装置并不一定完全有效,可能造成二次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14.
参照卫生标准GB2759-1996,对贵阳市5类共154份直接食入食品进行了微生物细菌学指标检验,调查结果表明,所检样品总合格率为70 78%,均未检出致病菌。其中熟肉卤制品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两项超标较严重,其余食品主要为单纯细菌总数超标,本文还就不同来源的食品污染状况以及现场卫生学调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模拟现实环境,对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可能使用的4种处理动物饮水的储存时间-菌落进行监测,为该中心的实验动物饮水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将4种水样存放在模拟现实环境下,每周分别取样接种血平皿进行细菌培养,为控制样品传递可能造成的污染,取样及接种操作安排在临近储存环境的设备中进行。结果高压灭菌管道自来水连续5周未检测到细菌,高压灭菌过滤水连续8周未检测到细菌;新鲜未高压灭菌管道自来水及过滤水水样细菌检出阳性,其中新鲜自来水存放1周后每毫升水样中菌落单位超过100个,新鲜过滤水存放1周后每毫升水样中菌落单位平均34个(范围:29~37 cfu/mL)。结论高压灭菌水储存5周满足无菌要求,可提供给清洁级以上动物饮用;未经高压灭菌过滤水储存1周内可满足国标要求,可供普通级动物使用,但接取新鲜水样将更加安全;新鲜管道自来水满足国标要求,可供普通级动物使用,但建议不要储存过夜饮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优化单因子及正交实验对影响胶质芽孢杆菌生物量的主要因子碳源、氮源的种类及添加量,分析出菌体生物量的最大影响因子和培养基组分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由单因子实验可知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时菌体生物量较高。正交实验结果可知葡萄糖是菌体生物量主要的影响因子;比较理想的培养基优化配方为(g/L):葡萄糖24,硫酸铵1,豆饼9,碳酸钙2,硫酸镁2,磷酸二氢钾4,氯化铁0.1。在此条件下活菌数可达8×108cf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