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比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超声、多排螺旋CT(MS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133例病例均有完备的超声、MSCT、MRCP及ERCP检查资料,以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结果为标准,分别计算超声、MSCT、MRCP及ERCP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的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对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ERCP最高,ERCP和MRCP显著高于超声与MSCT;MSCT略优于超声.结论:诊断胆总管结石ERCP具有重要价值,MRCP和ERCP对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CT价值有限,超声对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准确率,可作为最基本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与B超对胆系结石诊断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B超在胆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74例胆系结石病者,行ERCP及B超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胆囊结石B超确诊率最高。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两者无显著差异性,但ERCP+B超联合诊断,确诊率明显提高,结论:胆系结石ERCP+B超联合诊断确诊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内镜及其附属器械的迅速发展,伴着现代医学“微创”和“介入”观念的深入人心,ERCP在胰胆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开辟了胆胰疾病“微创”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就ERCP在胆胰疾病的诊疗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37例逆行胰胆管造影在内科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37例腹痛、黄疸、发热的患者行ERCP检查,必要时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行外引流及网篮取石。结果:93.7%的腹痛、黄疸病人能明确诊断,高于CT诊断率,86%的病人同时行内镜下治疗,代替了开腹手术。结论: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效,同时进行EST可实现微创治疗,取代部分传统外科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5.
刘刚  杨立 《前沿科学》2012,6(3):49-58
随着多排螺旋CT的迅猛发展以及碘化胆管对比剂的不断升级,分泌性CT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有了显著提高.本文对分泌性CT胆管造影的发展历史、检查方法、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碘化胆管对比剂的发展史、对比剂的常见副反应等进行了综合性的回顾和探讨.作为有创性检查ERCP和PTC的替代和补充,分泌性CT胆管造影具有安全、简单、无创、检查时间相对较短、胆系充盈效果好等特点.CT胆管造影可为肝胆外科手术,腹腔镜手术、肝移植手术和介入治疗等制定手术计划,评估手术风险提供重要的影像学参考,展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摘要:通过对813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自制针状刀在ERCP中的应用价值。将三腔弓状切开刀末端自露出刀丝处横向剪断导丝及导管,远端弃之,并将近端之断端抛光等处理后制成可同时通过导丝的三腔针状刀。对51例十二指肠乳头壶腹部结石嵌顿及41例插管困难者采用了自制针状刀切开,所有病例均采用自制针状刀电凝止血,结果除了2例插管困难者切开后仍未找到胆管外,其余病例全部成功完成治疗,疗效满意。自制针状刀提高了ERCP插管的成功率,具有特殊的止血效果。自制针状刀的使用也降低了医疗成本,其制作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对总胆管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2例各类型总胆管结行患者先行ERCP后,再采用EST、机械碎石、取石网篮或/和球囊取石、鼻胆管引流等方法治疗。结果EST成功率为40例(95.2%),内镜取石总成功率为41例(97.6%),发生1例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治疗总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经济,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总胆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螺旋CT、B超、PTC(经皮肝穿胆道造影)三者在诊断梗阻性黄疸时的合理应用、临床价值及使用程序。方法:分析2001年7月-2004年7月间收治的68例梗阻性黄疸病人使用以上三种方法的诊断过程及效果。结果:全组均采用B超检查了解梗阻的大致位置、程度、范围,再对肝内胆管扩张明显者24例采用PTC检查均成功,明确诊断者22例(占91.7%)。对胆管扩张不明显者44例行螺旋CT检查,明确诊断者42例(占95.5%)。全组术前诊断率94.1%。结论:对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检查,应先常规使用B超,根据梗阻部位及肝内胆管扩张程度再选用PTC或螺旋CT检查,可有效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万彩娥  蒲小金 《甘肃科技》2011,27(12):159-160
通过观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探讨了其护理方法。分析了83例ERCP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并发症进行科学的、周到细致护理是患者安全渡过并发症期的关键。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分析我院3年来经临床证实的42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病变范围.采用Siemens Somaton emotion6全身螺旋CT.全部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层厚10mm,其中425例做了增强薄层扫描.结果:①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42例;②胰内单个或多个小斑片状无强化低密度灶8例;③胰内局限性高密度灶2例;④胰周脂肪间隙模糊混浊,肾筋膜和胃后壁增厚38例;⑤假性囊肿形成5例.结论: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增强CT扫描能较准确地判断急性胰腺的坏死、出血及其程度,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38个)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CT、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36例(38个)肾上腺占位病变中,超声检出了33例(35个),检出率为92.1%,超声诊断符合率89.5%(32例34个)。结论超声对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较高,而对其定性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符合率也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大,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ret原癌基因活化形式—PTC癌基因在甲状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判断其生物学行为,运用RT-nPCR技术检测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滤泡癌、2例未分化癌、1例髓样癌PTC癌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7例(43%)PTC基因表达为阳性,甲状腺滤泡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均为阴性。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TC表达阳性组多伴有淋巴细胞浸润(57%),高于阴性组病侧(11%)(P<0.05),而与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ret原癌基因的活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关,其活化形式—PTC癌基因的表达仅限于乳头状癌,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对22例B超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经手术证实为肝内钙化灶的病例进行了分析。误诊原因:(1)缺乏区别肝内强回声灶的经验;(2)未注意肝内强回声灶与胆管的关系;(3)未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和经皮肝胆管造影。认为,仔细进行检查是减少误诊和提高诊断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对粘膜下肿瘤的诊断。方法 :对常规内镜诊断为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 2 6例病人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结果 :经超声内镜诊断 2 6例病人中、平滑肌病 9例、平滑肌肉瘤 1例、癌肿 3例、异位胰腺 1例、胃息肉 2例、囊肿 1例、腔外压迫者 9例。结论 :超声内镜诊断粘膜下肿瘤诊断率几近 10 0 %。如配合使用细针穿刺 ,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外周型肺病变及胸腔肿瘤中的诊断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多种肺及胸腔病变共30例,在超声引导下用Bard弹射式自动活检枪和18G活检针、配合使用ALOKA9133小凸阵探头进行经皮穿刺活检。标本送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的最后诊断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组织取材满意率93.5%,诊断准确性为100%,穿刺后并发症共2例、咯血2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对外周型肺病变及胸腔肿瘤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及确诊率高等优点,使多数病变获得了明确诊断,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甲基化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为68.6%(35/51),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未检测到该基因的甲基化,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RASSF1A基因甲基化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生物学事件,在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RADT在GAS急性咽部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记录126例疑似猩红热患者的临床表现,并进行评分.使用QuickVue StrepA快速抗原诊断检测盒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并同时进行细菌培养,记录结果.对确诊患者正规使用静脉抗生素治疗1天后,再次进行评分和RADT检测.结果疑似猩红热患者的检测结果中,以细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9例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临床诊断对照.结果:总体诊断符合率93.03%误诊率为6.93%,诊断正确率依次为早期流产、前置胎盘、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输卵管积脓、葡萄胎和黄体囊肿破裂.结论:彩超检查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正确率较高,当症状不典型,声像学缺乏特异性时,易导致误诊和漏诊,需详细询问病史,密切结合症状、实验室检查,以提高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110例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10例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变化的分析,以探讨电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采用丹麦丹迪公司Neuromatic2000C型双导神经肌电位诊断仪及DantecKeypoint四导电生理诊断仪检测110例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变化,对所记录图像进行了分析。运动单元电位时限增宽(95.4%),运动单元数量减少(92.7%),波幅增高(77.3%),巨大电位(25.4%)。纤颤、正相电位与病程有关。束颤电位不是前角细胞病变的敏感指标。萎缩肌异常程度重于未萎缩肌。胸锁乳突肌阳性率(82.3%)高于舌肌(23.5%)。神经电图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大多数正常,传导速度减慢(18.4%),表明部分病例前角细胞呈退行性变,并累及粗纤维的轴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显示广泛性神经原性损害,肌电图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