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反渗透和纳滤膜在铜矿废水处理回用情况,考察并对比了反渗透和纳滤膜的透过液浓度、膜通量、清洗状况以及对废水的浓缩倍数(浓缩液Cu2+浓度)等参数.试验发现,一级反渗透和纳滤的透过液浓度分别为8mg/L和14mg/L,对Cu2+的截留率分别达到96.64%和94.19%,二级纳滤浓缩液Cu2+浓度可达到4000mg/L以上,满足Cu2+回收的要求,二级反渗透膜脱盐处理后的产水Cu2+浓度可低至0.2mg/L以下,满足回用水要求.研究表明,将反渗透和纳滤膜分离技术应用到铜矿废水处理工程中是可行的,具有显著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NF-RO组合膜处理大豆乳清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芳香聚酰胺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处理模拟大豆乳清废水,研究溶液浓度、操作压力、膜面流速、pH等对渗透通量与截留效果的影响,并探讨蛋白污染膜的清洗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操作压力下,渗透通量随着料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膜面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对一定浓度的原料液,在操作压力小于0.7 MPa时,渗透通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操作压力大于0.7 MPa时,渗透通量不再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大豆乳清废水的等电点pH为4.5,当pH大于等电点时,渗透通量和截留率随pH的增大而增大;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对纳滤透过液的NaCl截留率在90%以上;蛋白污染纳滤膜经pH=10的NaOH溶液清洗后,通量可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3.
采用蒸馏法提取和膜法浓缩相结合的方法从绿苏汁中提取紫苏醛,整个生产过程不引入任何有毒物质,保证了产品的天然性和安全性.对馏出液采用纳滤和反渗透膜浓缩的方法进行回收提浓,结果表明:3种膜中,NF-1812-50纳滤膜的透过通量远高于TW30-1812-75和TW30-1812-50 2种反渗透膜.操作压力的变化会显著影响NF-1812-50纳滤膜的操作性能,在0.4 MPa的压力下,NF-1812-50膜达到最大的截留率和产品回收率.适宜的浓缩倍数能明显提高膜的截留性能和产品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提取青蒿素的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超临界CO2提取青蒿素的工艺,考察了粒度、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等影响因素.以萃取率为目标,综合考虑产品收率,优化了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得到较佳的操作条件: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50℃,每千克原料CO2质量流量1 kg/h,分离器Ⅰ的温度为60℃,压力为14 MPa.在优化条件下萃取4 h,萃取率达到95%以上,萃取物纯度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动态提取-超滤-纳滤操作分离金毛狗脊中的总黄酮。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辅助下动态循环提取金毛狗脊黄酮,并通过超滤去除大分子杂质,再用纳滤对料液进行浓缩。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超滤操作压力0.14 MPa,温度45℃,溶液p H 6,操作时间90 min,此时超滤回收率61.30%,截留率18.52%;纳滤操作压力0.4 MPa,温度45℃,溶液p H 6,操作时间90 min,此时料液浓度提高2.190倍,纳滤回收率68.29%,截留率53.92%。与大孔树脂纯化实验相比,文中采用的分离方法能节省操作时间、提高操作效率,同时能有效提高总黄酮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高盐废水中NaCl的回收,采用纳滤-反渗透双膜串级组合工艺,处理NaCl和Na2SO4的混合模拟废水,考察了浓度配比、操作压力、流速及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出了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参数下,经纳滤和反渗透分离后的反渗透浓缩液中,[NaCl]/[Na2SO4]≥41.45,可实现NaCl和Na2SO4的有效分离;反渗透膜对Cl的截留率达到96%以上,回收得到的NaCl其纯度可达到97.5% 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L-S相转换法,以聚砜为成膜材料,PVP为成孔剂,丙酮为添加剂,对成膜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最终优化后工艺参数为:铸膜液流速14.2~14.6 g/min;芯液中DMAc的含量为20%,芯液流量控制在17 ml/min;干纺程为10 cm,外凝胶浴温度40℃时,纺制的中空纤维膜厚度较好,内径约为0.7 mm,外径约为1.0 mm,膜的纯水通量在0.1 MPa时可达110 L/m2.h,膜对分子量为2.2~2.6万的PVA溶液的截留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L-S相转换法,以聚砜为成膜材料,PVP为成孔剂,丙酮为添加剂,对成膜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最终优化后工艺参数为:铸膜液流速14.2~14.6 g/min;芯液中DMAc的含量为20%,芯液流量控制在17 ml/min;干纺程为10 cm,外凝胶浴温度40 ℃时, 纺制的中空纤维膜厚度较好,内径约为0.7 mm,外径约为1.0 mm,膜的纯水通量在0.1 MPa时可达110 L/m2·h,膜对分子量为2.2~2.6万的PVA溶液的截留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凝沉淀—微滤—纳滤组合工艺对气田废水进行处理。比较了PFS PAM,PFS PHAM,PFS PAM PHAM三种复合絮凝剂的处理效果,考察了压力、流速对微滤、纳滤渗透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并在最优操作条件下考察了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絮凝剂中,PFS PAM PHAM絮凝剂对气田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在微滤压力0.1MPa流速4.6m/s,纳滤压力2MPa,清洗间隔时间60min的最优操作条件下,三种水样的出水COD均小于60mg/L,含油量均小于1.3mg/L,氯离子含量均小于103mg/L,还原性硫化物几乎完全去除,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CO2流体萃取花生油的较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和花生仁粒度等因素对花生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花生油的较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3℃,花生仁粒度20目,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1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花生油萃取率达到96.16%.对SFE-CO2流体萃取的花生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FE-CO2流体萃取的花生油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油酸)含量高达78%以上,符合一级花生油的标准(GB 1534—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