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受其自身采矿方法的缺陷,矿石与围岩的频繁接触是导致矿石贫化的直接原因。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矿石过程中,如何减少矿石与围岩的接触次数,合理运用低贫化放矿技术,稳定矿石质量和提高矿石回采率,达到推动技术经济指标进步的目的,一直是采矿技术人员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结合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相关低贫化技术的实践运用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矿岩软破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玉石洼铁矿深部属难采矿体,原采用有底柱崩落法,存在采准工程最大、施工困难和矿石损失贫化大等问题,为此,提出设回收进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实施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1979年由冶金部下达科研任务,在寿王坟铜矿研究试验高端壁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 该法分段高度达40m,设2~3个凿岩水平,利用爆堆通风,铲运机出矿,多进路齐次爆破,铲运机出矿。与低分段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1.矿块采矿强度高,生产能力达33万吨/年,约高一倍。 2.一次爆破量大,达5万吨,可充分利用大生产能力自行设备。有利于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高损失、高贫化的缺点,提出低贫化放矿,兼在酒钢镜铁山矿工业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在回收率基本不降低的情况下可使贫化率控制在6%左右。  相似文献   

5.
姚臻 《甘肃科技》2013,29(9):54-55,9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本身具有矿石贫化大的缺点,但镜铁山铁矿通过在低品位矿床开采中的应用和实践,提出了改现行截止品位放矿方式为低贫化放矿方式,在得到矿石回采率略有提高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矿石的贫化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不贫化放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贫化大问题,提出不贫化放矿方式,不贫化放矿可在矿石回采率不降低情况下使矿石贫化率大幅度降低到4%-6%。  相似文献   

7.
杏山铁矿小杏山采区为层状倾斜厚矿体,原用垂直走向布置进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存在矿石损失贫化大、上盘侧回采进路地压显现严重、巷道支护工程量大等生产问题.研究提出斜分条分段崩落采矿法,即沿矿体延深方向,从上盘到下盘按斜线分条开采,每一分条在矿体里布置诱导冒落进路,在崩落本分段矿石的同时,诱导近上盘矿体自然冒落,冒落的矿石由设置在下盘围岩里的回收进路回采.该法较好地顺应了倾斜矿体崩落矿石的移动规律,降低了采切工程总成本.试验采场自2019年5月开始回采,现已回采两个分段,矿石回采率由74%提高到85.6%,贫化率由18%降低到15%,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甘肃新金厂金矿采用过不同的采矿方法,矿石的损失贫化差别较大。通过对采矿影响因素、采矿方法对比分析,认为选择合理的采矿方式、优化矿石开采设计与施工、强化放矿管理,是降低矿石损失和贫化、提高回采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崩落采矿法覆盖层合理保有厚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采空区安全与矿石回采工艺两方面分析了覆盖层的功用,论述了作为散体垫层保证采空区安全所需的覆盖层厚度,实验研究了满足崩落采矿法工艺要求的覆盖层厚度,研究表明,对国内现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用低贫化放矿方式时,可取分段高度值作为覆盖层的保有厚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模拟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程序结构,并结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回收率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介绍了随机模拟方法在放矿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本文最后还结合模拟研究的实践就使用随机模拟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孙自良  韩慧智 《创新科技》2014,(12):103-103
利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对矿石进行开采,一般都会遇到悬顶的现象,本文将首先阐述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含义和产生悬顶的原因,然后再对悬顶处理的方法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减少矿石生产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进行研究.以大间距结构参数理论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9组不同的结构参数,利用多分段立体放矿模型,分别进行实验室放矿试验和计算机放矿数值模拟,然后,将2种不同方法所获得的实验数据采用直接分析法和Matlab回归分析法对比研究,分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各结构参数对矿石回收率等的影响,并最终确定合理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3.
宋小军  王小平  胡文革 《甘肃科技》2012,28(18):38-39,147
以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为基本采矿方法,对昌马金矿180m中段矿体回采进行了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应用。通过矿块构成要素、采切工程、爆破参数及放矿方式的合理确定,取得了较好的回采效果,并为后续的矿体回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高洪彪  杨友  张琦 《科技咨询导报》2014,(4):127-127,129
随着采矿设备的大型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发展趋势也是增大采场结构参数,因此现行许多矿山都存在如何使采场结构参数从普通问距向大闻距过渡的问题。以板石矿业公司上青矿4、5、6矿组为例,针对参数过渡分段出现的放矿问题,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无贫化放矿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综合考虑多分段的优化放矿方式,得出与之相匹配的崩矿步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最优放矿的措施,即爆破优化,放矿管理及截止出矿矿石占有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上下盘围岩不稳固急倾斜破碎薄矿脉,提出分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等三种可行的采矿方法。通过技术指标、效率、优缺点等多方面比较和分析,最终选择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该矿脉。  相似文献   

16.
采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数量的矿石损失和贫化。如所周知,无论是分析评价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的优劣,还是确定崩落法放矿合理截止品位等,矿石的损失与贫化都是很重要的指标。本文着重从理论和实际分析讨论了回贫差(或回采效率)指标的实质与问题,从而提出回贫差曲线仅仅反映矿石回收率与贫化率的增长变化情况,但不能用最大回贫差(或回采效率)值来确定放矿截止品位,也不能用它来比选采矿方法及其结构参数等。由于回贫差及回采效率指标,既不能综合代替矿石损失贫化指标,同时在技术经济分析中也起不到有价值的作用,还会造成混乱,故建议今后不再使用。  相似文献   

17.
攀钢兰尖铁矿从露天转入地下后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开采,并在顶部分段预留了40 m左右的矿石覆盖层以保证下部分段回采的安全.为了探究最佳的回收方式回收预留在采场的这部分矿石覆盖层,设计了无贫化、低贫化、截止品位以及按步距崩矿量100%的比例出矿方式,并进行回收模拟实验.通过对各方案放矿后的回收率、贫化率及放矿后矿岩界面的完整度比较分析得出,采用无贫化放矿方式带来的经济效益最佳并且放矿后矿岩界面相对完整,对下面分段继续回收纯矿石创造了条件,为类似矿山矿石覆盖层回收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损失贫化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钢混人工假顶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随工作面的回采,在回采巷道末端底部连续地铺设与回采巷道同宽的钢混结构人工假顶,在人工假顶的遮掩下进行凿岩、爆破与出矿,有效地阻止了上分段废石漏斗中废石的流动,减轻了矿岩混杂,提高了回采效果。方案经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验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段卸压崩落法是近年提出的开采矿岩不稳固倾斜中厚矿体的有效方法,但也存在矿石损失贫化较大的缺点.针对这一问题,从倾斜中厚矿体的散体流动特性出发,分析了矿石损失贫化大的原因,提出了导流放矿技术措施.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综合考察了进路位置对损失率和贫化率的影响;研究了导流放矿的效果,并与非导流放矿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导流放矿技术措施能够明显改善矿石损失贫化指标,尤其对提高下盘矿石残留体的回收效果更为显著.实验给出了卸压与导流参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20.
张孝东 《科技资讯》2012,(28):59-59
对国内的采矿专业而言,在冶金矿山、化工矿山以及非金属矿山的设计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也会因此而产生一些争议。如何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达到目的,更应该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综合分析后讨论应该注意或改进的技术手段,由此提高采矿率或达到生产所需的标准正是我们不断追寻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