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浅析饲料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的安全与卫生,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生产和畜牧业经济,还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不安全饲料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会通过动物排泄造成环境污染,还可以通过动物的消化吸收而滞留、积蓄于动物体内,并通过动物产品进入人体,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我国加入WTO后,如果饲料的安全问题不解决,动物产品安全就没有保障,产品出口贸易受阻,将影响我国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泰地罗新属于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动物专用新型抗生素,具有快速吸收、广泛分布、缓慢排泄和高生物利用度的特点,对于多种与动物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的病原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对泰地罗新的理化性质、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其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型实验动物食盒的开发支良凡,王捷,文为,于峰沈阳化工研究院安评中心(邮编110021)本文所介绍的新型食盒,具有防实验动物将其从动物笼上拱掉、防实验动物将食盒内食物扒出及防实验动物向食盒内排泄粪便等功能。应用此种新型食盒做长期毒性试验,对实验工作人...  相似文献   

4.
动物医学临床中的用药及药物作用不外平有两方面的问题,即药效学及药物动力学的改变,这些改变除了与临床用药的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外,还与相互作用的机体“环境”,即吸收、代谢、排泄等因素有关,认识这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及药物的作用“环境”的变化关系对指导动物临床医生正确合理制定用药方案,增强疗效,减少毒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论述排泄资源与排泄资源经济概念框架的基础上,首先从4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研究排泄资源与排泄资源经济的重要意义,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缓解国内外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堵塞环境污染和防止生态破坏;继承与发展马克思关于排泄物应该资源化的理论遗产和学术思想.接着,从明确排泄资源与排泄资源经济研究的任务、内容与方法,以及坚持把学会学术活动当作学会事业来办等4个方面,提出了排泄资源与排泄资源经济研究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改革的探索赵德玲《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和医学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如摄食、排泄、生长、生殖、感觉、运动以至脑的高级功能,如学习、记忆等均属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生理学的发展有赖于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7.
马义 《小学科技》2008,(1):24-25
动物的粪便虽然很臭,但是科学家对它却很感兴趣,因为通过研究粪便,不但可了解动物的习性,还能充分利用它为人类服务。动物的排便方式真是千奇百怪。排便最重的是大象,它一天能排泄90千克的粪便。排便速度最快的数犀牛,每次仅需30秒钟。树懒因长期呆在树上,10天才下树排一次便。  相似文献   

8.
尿肌酐排泄是动物的一项重要生理指标,同时亦做为人和动物收集尿量是否排泄完全的一项检查。对家兔尤为重要,因为其肌酐的肾清除率与清除葡萄糖的能力相一致,而后者要注入体内测定,手续繁杂且有性别的差异。故现已改为简便的内生肌酐清除率,并广泛用于各种测定生理状况的实验中(如负压环境等)。 81只1300克左右的雌雄性新西兰兔单独饲养于代谢笼内,室内通风良好,温度16±2℃,随机分为九组喂九种粗蛋白含量不等(180-109克/千克干物质)而含消化能相同的日粮:第一种日粮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按  相似文献   

9.
神奇的生物质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海 《广东科技》2003,(6):11-13
生物质是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物质,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有生命物质派生、排泄和代谢的许多有机质(比如秸秆、稻壳、木屑、动物粪便等等)。这些有机质具有一定的能量,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以生物质为载体、由生物质产生的能量,便称为生物质能。地球  相似文献   

10.
四种淡水养殖鱼类肝胰脏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动物包括鱼类的肝脏在机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承担体内代谢、排泄和解毒等重要生理功能,最能反映机体的营养生理和病理状态.我们选用四种食性各有特点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经济鱼类的肝胰脏(hepatopancreas)进行比较组织学研究,以阐明其机能与结构相互作用以及变化规律,这对鱼类生理病理、环境污染以及进化遗传等研究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参果胶生理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动物实验表明,人参果胶对由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血清 GPT 升高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加快肝脏对磺溴酞钠的排泄,能增加小鼠脾脏及胸腺的重量,并对其溶血素和凝集素的产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拦砂坝排水孔堵塞问题,提出了以调节泥石流流量为主的排水孔优化策略;并通过数值模拟初步研究了横、纵断面形态对优化后的排水孔(排泄孔)排泄能力的影响,以及排泄孔对不同性质的泥石流的排泄效果。通过对横断面形态、纵断面形态及浆体容重三因子的正交组合,进行了80组模拟试验,以平均排泄流量珚Q和坝前泥深下降速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具有合理宽深比的矩形横断面相对最优。对容重较小的流体,窄深型的矩形断面排泄能力最好;而对高容重流体,则正方形断面相对更好。在可流动范围内,排泄效果随着排泄孔纵比降的增大而增大;而增大沿程排泄孔横断面截面积(变截面一坡到底喇叭型)可提高相同纵比降排泄孔的排泄能力。同时,随着流体容重的增加,排泄孔的排泄能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呋苄青霉素(Furbenicillin)是太原制药厂研制成功的广谱抗菌素,对绿浓杆菌、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有很好的疗效。为了研究其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机理,我们先后采用高频放电法和卤氚交换法制备氚标记呋苄青霉素。本文仅论述卤氚交换定位标记部分。  相似文献   

14.
水生无脊椎动物氮排泄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水生无脊椎动物含氮排泄物的种类、排泄率及排泄机制和途径,总结影响水生无脊椎动物氮排泄的各种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水族缸中,采用五种不同蛋白水平、蛋白质量的饲料对草鱼氮、磷排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不同蛋白水平组.当粗蛋白水平为30%时,氮、磷排泄率最低(34.05%),粗蛋白高于或低于此值时,氮、磷排泄率呈增加趋势;对不同蛋白质量组:鱼粉组氮排泄率最高,而磷排泄率在各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可以定义为对某种刺激的反应。它包括动物所有的反应及行动的方式。这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学问的复杂课题。动物的许多行为可以追溯到其祖先在野生状态下的生存能力。家畜的某些行为的摸式和那些在其野生祖先中发现的相类似。对动物行为基本原理的了解对于成功地和有效地进行家畜生产是必要的。所有动物的行为反应取决于遗传,学习或经验。遗传的反应是内在的。并且可以用家畜某些不需要学习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这有时又叫做本能行为。可是某些类型的行为必须通过体验来学习。大多数动物都是按照过去的经验来行动和反应的。个体以这种方式学习的速度与其智力密切相关,动物相互间联系是通过看、听和嗅。它们之间的通讯对其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各类行为包括:摄食行为,排泄行为,寻找躲避处的行为,抗争(殴斗)行为,性行为,母—仔行为,调查行为,和群集的行为。如果我们要更好地了解动物的行为及其在人的食品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还需对家畜社会等级顺序的重要性以及群体密度与正常行为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摘要: 建立理想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是探索其发病机制及寻找控制和治疗该病药物的基础。国内外学者在建立 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研究中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在这些模型中,应用啮齿类动物造模最多,其方法主要是依据增加尿 酸来源、抑制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酶作用的原理,利用相关药物进行造模。本文将对高尿酸血症啮齿类动物模型 其动物选择,诱导药物及诱导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剂量~3H-藻酸双酯钠(PSS)在小鼠及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及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无论口服或静注小鼠组织分布较广,12h 以肝、肾最高,脑,脂肪、骨骼较低,大脑、小脑、脑干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差异.静注72h 自小鼠尿排泄60%,粪排泄20%.大鼠口服24h 由胆汁排泄15.3%.小鼠及人血血浆蛋白结合率24h 为98%.PSS 0.8%CMC 混悬液口服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5.6%,具有吸收好,分布广,排泄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蛤仔氮、磷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壳长及投喂不同藻类对菲律宾蛤的氮磷排泄率的影响,实验的温度范围为8~17℃,贝类的壳长为29.1~52.7mm,所有的测定均在停喂24小时后进行.实验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的排氨率和排磷率与壳长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壳长与氮磷排泄率的关系都符合如下模式:Y=aLb,并且随时间的推移其氮磷排泄率有下降的趋势.摄食不同单胞藻对菲律宾蛤仔氮磷排泄率影响不大.黑暗条件下菲律宾蛤仔的排氨率明显高于光照条件下,而排磷率的变动很大且不规律  相似文献   

20.
动物在冬天最大的问题是要找到足够的食物,但冬天食物很难找,冬眠是克服这一困难的好办法。 冬眠是一种深度睡眠,冬眠中的动物不吃不喝,为的是节省能量,维持生命,度过难熬的冬天。 最大的冬眠动物 冬天,冬眠的熊蜷曲在洞穴或中空的树洞里,尽管外面狂风呼啸,它们的巢穴里却是又温暖又安全。熊在冬眠前会通过大量进食在身体里积存起厚厚的脂肪,以度过漫长的冬眠期,冬眠前的熊体重每星期可增加18公斤。熊是最大的冬眠动物,它们在整个冬眠期不吃不喝也不排泄,冬眠期可长达6个月。它们是靠积存在身体内的脂肪生存下来的,一只熊冬眠过后其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