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西南獐芽菜(Swertia cincta Burk.)为一种龙胆科獐牙菜属的民间植物药.对采自云南省丽江石鼓镇的西南獐牙菜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从全株该植物95%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出9个已知的酮类化合物,并用现代波谱分析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1)2,8-二羟基-1,6-二甲氧基酮,(2)1-羟基-3,7,8-三甲氧基酮,(3)1,5-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4)1-羟基-3,5,8-三甲氧基酮,(5)1,3,5,8-四羟基酮,(6)1,2,6,8-四羟基酮,(7)1,3,6,7-四羟基酮,(8)1,3,7-三羟基酮,(9)1,2,3,4-四氢-1,4,6,8-四羟基酮.  相似文献   

2.
对采自云南新平县的大籽獐牙菜脂溶性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各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为:1,7-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1),1,2,6 -三甲氧基-8-羟基(口山)酮(2),1,7-二羟基-3,8 -二甲氧基(口山)酮(3)、齐墩果酸(4),马钱苷酸(5),獐牙菜苷(6),7 -甲氧基獐牙菜苷(7),2'-0-(3-羟基苯甲酰基)-獐牙菜苷(8),3 -0-葡萄糖基-1,7,8-三甲氧基(咄)酮(9),2-对羟基苯基乙醇(10),3,7,4',4"-四羟基-3',3"-二甲氧基-2,5-环氧木脂素(11),其中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川西獐芽菜(Swertia mussotii Franch)是藏族民间常用的单方草药,在对采自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的川西獐牙菜的进一步研究中,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又从该植物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它们是:1,2,6-三甲氧基-8-羟基(口山)酮(1),1,3-二甲氧基-8-羟基(口山)酮(2),川西獐芽菜内酯I(3)、獐芽菜苦苷(4)、龙胆苦苷(5)、獐芽菜苷(6)、豆甾醇(7)和β-谷甾醇(8).其中,化合物3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到.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抗糖尿病的药理筛选,发现化合物1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率为18.3%(10-5mol/L).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紫红獐牙菜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ODS,MCI,Sephadex LH-20等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TLC,UV1,H-NMR1,3C-NMR数据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紫红獐牙菜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I)、1,3,8-三羟基-5-甲氧基酮(II)、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酮(III)、1,3,5,8-四羟基酮(IV)、齐墩果酸(V)、獐牙菜苦苷(VI)。结论:化合物I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川四獐牙菜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7,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  相似文献   

6.
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獐牙菜茎叶的化学成分,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从该植物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它们是:6-甲氧基色满酮(1)、1,2,3,4-四氢-1,4,6,8-四羟基口山酮(2)、4,5-二氢-6,7-二羟基-3-丁烯基苯酞(3)、4,7′-氧杂-3′,5,-二甲氧基-4′,9,9′-三羟基-7-烯-3,8′-二丙苯(4)、1,2,6,8-四羟基口山酮(5)、1,6-二甲氧基-2,8-二羟基口山酮(6)、1,2,6-三甲氧基-8-羟基口山酮(7)、1,2,8-三甲氧基-6-羟基口山酮(8)、齐墩果酸(9)和豆甾醇(10).其中,化合物6-甲氧基色满酮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化合物2、3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到.  相似文献   

7.
对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C-18反相色谱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分析技术(ESI-MS,1 H NMR,13 C NMR)进行结构鉴定。从元宝草全草(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之乙酸乙酯部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确定为:1-羟基-7-甲氧基酮(1),2-羟基-5-甲氧基酮(2),1,3-二羟基-2-甲氧基酮(3),1,7-二羟基-2-甲氧基酮(4),1,7-二羟基-4-甲氧基酮(5),槲皮素(6),山柰酚(7),3,8"-biapigenin(8),阿魏酸(9),咖啡酸甲酯(10),香草酸(11),β-谷甾醇(12)。其中,化合物2、8-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狭叶獐牙菜(Swertia angustifolia Buch.)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香草酸(vanillic acid,1)、1,3,8-三羟基-5-甲氧基口山酮(1,3,8-trihydroxy-5-methoxy xanthone,2)、5,7,4′-三羟基二氢黄酮(5,7,4′-trihydroxy flavanone,3)、1-羟基-3,5,6-三甲氧基口山酮(1-Hydroxy-3,5,6-trimethoxy xanthone,4)、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3,4-dihydroxy-benzoate,5)、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6)、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methyl-bellidifolin,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狭叶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民族药丽江獐牙菜(Swenia如如州)的化学成分,寻找活性物质。方法:用系统溶剂提取,常规的硅胶柱层析和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丽江獐牙菜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3个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和1,7,8-三羟基-3-甲氧基讪酮,另3个结构正在鉴定中。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西南獐芽菜(Swertia cincta Burk)为一种龙胆科獐牙菜属的民间植物药.对采自云南省新平县的西南獐牙菜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从该植物80%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出了7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它们的结构为:獐芽菜苦苷(1)、龙胆苦苷(2)、獐芽菜苷(3)、6'-O-葡萄糖基-獐牙菜苷(4)、septemfidoside(5)、马钱苷酸(6)、6'-O-葡萄糖基-獐牙菜苦苷(7),其中化合物4~7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对短瓣兰根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特征鉴定结构.分离并鉴定了16个菲类化合物,分别为2,2′-dimethoxy-9,9′,10,10′-dihydro-[1,1′-biphenanthrene]-4,4′,7,7′-tetrol(1), flavanthrin(2),Blestriarene B(3),Blestriarene C(4),2,2′-dihydroxy-4,7,4′,7′-tetramethoxy-1,1′-biphenanthrene(5),2,7,2-trihydroxy-4,4,7-trimethoxy -1,1-biphenanthrene(6),lusianthridin(7),orchinol(8),coelonin(9),6-methoxycoelonin(10),dehydroorchinol(11),2-hydroxy-4,7-dimethoxyphenanthrene(12),2-methoxymoscatin(13),4,7-dihydroxy -1-(4-hydroxybenzyl) -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4),2,7-dihydroxy-1,3-bi(p-hydroxybenzyl) -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5),2,7-dihydroxy-1,6-bi(p-hydroxybenzyl) -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6).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使用2D-NMR对化合物1的数据进行了准确归属.  相似文献   

12.
角蒿中的环己乙醇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ephadex LH-20及硅胶等柱色谱技术从药用民族植物角蒿(Incarvillea dissectifoliolaQ.S. Zhao)的根茎中分离得到了11个环己乙醇类化合物。经理化数据对照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rengyolone(1), (3aS, 6R) 2,3,3a,6,7,7a-hexahydrobenzofuran-3a,6-diol (2),(3aR)-hexahydro-3ahydroxybenzofuran-6(2H)-one(3),(3aR,6R)-octahydrobenzofuran-3a,6-diol (4),(3aR,6S)-octahydrobenzofuran-3a,6-diol (5),4-hydroxy-4-(2-hydroxyethyl) cyclohexanone (6),(3aS,4S)-hexahydro-3a,4-dihydroxybenzofuran-6(2H)-one (7),(3aR,4S)-hexahydro-3a,4-dihydroxy benzofuran-6(2H)-one (8),rengyol (9),isorengyol (10)和rengyoside B (11)。这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角蒿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6,7,8,9,10的细胞毒活性未见报道,对它们的细胞毒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HL-60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102,44.7,24.6,98.0,47.8,25.3,92.3和47.2 μmol/L。  相似文献   

13.
7,18-dihydroxy-16,18-dimethyl-9-methoxy-10-phenyl(7,13E,16S,18S,19R)[11]cytochala-sa-6(12)13-diene-1,21-dione(1),7-hydroxy-16-18-dimethyl-10-phenyl[11]cytochalasa-6(12)13-diene-1,21-dione(2)和viscumamide(3)3个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来自于红树林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通过一维和二维的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其结构,药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2,3均对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色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4.
对滇产宽叶鼠麴草(Gnaphalium adnatum)枝叶粗提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的方法分离纯化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现代谱学方法和理化常数测定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7-O-(2′-异戊烯基)-5-羟基-1(3H)-异苯并呋喃酮(1),7-O-(β-D-葡萄糖苷)-5-羟基-1(3H)-异苯并呋喃酮(2),5,7-二羟基-1(3H)-异苯并呋喃酮(3),银椴苷(4),4-(3′,4′-苯甲氧基)-3-甲基-3-烯-2-酮(5),对苯二甲酸-(正丁基-异丁基)-二醇酯(6),3β-香树脂醇(7),4,22-二烯-3-酮豆甾烷(8),4,22-二烯-3-酮-6β-羟基豆甾烷(9),5,22-二烯-7-酮-3β-羟基豆甾烷(10),5-烯-7-酮-3β-羟基豆甾烷(11),二十四烷酸甘油酯(12),豆甾醇(13),胡萝卜苷(14).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化学成分的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HPLC对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的干燥假磷茎——山慈菇进行化学分离,根据化合物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从山慈菇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2,4-二甲氧基菲(7-hydroxy-2,4-dimethoxyphenanthr...  相似文献   

16.
对吉祥草根茎中所含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相硅胶柱色谱、RP-HPLC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再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结构.从吉祥草中分离到2个甾体皂苷及2个苯丙素类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5S)-22,3-dihydroxy-5β-furost-3β,26-diol-26-O-β-D-glucopyranosid(1)、26-O-β-D-glucopyranosylfurostane-3β,26-diol-3-O-β-D-glucopyranoside(2)、1-O-(6-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yl)-2-hy-droxy-4-allylbenzene(3)、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型葡萄糖苷(4).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苦绳Dregea sinensis Hemsl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和反相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从苦绳中首次分离得到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 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有机质谱等方法确定它们分别为4',4"-二羟基-3,3',3",5,5',5"-六甲氧基-7,9':7',9-二环氧-4,8"-氧-8,8'-倍半新木脂素-7",9"-二醇(1),4',4"-二羟基-3,3',3",5,5'-五甲氧基-7,9':7',9-二环氧-4,8"-氧-8,8'-倍半新木脂素-7",9"-二醇(2),(+)-异落叶松树脂醇(3),赤式-愈创木酚基甘油基-β-O-4'-松柏醇(4),diasyringaresinol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