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东部沿海从整体来讲属沿海发达地区,但在这条黄金海岸线上,分布着许多发展较迟缓的薄弱地带,称沿海欠发达地区。诸如山东省的日照市、东营市、滨州地区,江苏省的连云港市、盐城市,河北省的沧州地区等。这些地区区位优越,而且腹地广阔,其经济的兴衰,不仅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对外开放的整体格局,而且对开发、开放其广大的腹地,影响很大。所以,研究如何加快沿海欠发达地区科技、经济的发展,对推动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  相似文献   

2.
华东地区的地位与科技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华东地区科枝、经济在全国的地位 1.华东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 华东六省一市位于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长期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凭借沿海、沿江的有利地理位置和国际、国内信息辐射速度快、经济基础较好、科技人才众多、教育比较发达等的优势,使该地区得到持续、稳定和快速地发展。从该地区1995-1997年3年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表明: 年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占同期全国平均国内生产总值的38%; 年平均工业总产值占同期全国平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省66个国家级及省级特色小镇为例,利用Arc Gis空间可视化手段,对其空间分布均衡性进行定量化分析,归纳出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进一步剖析福建省特色小镇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特色小镇在省级空间尺度上总体分布较为均匀;从市级尺度来看,高密度区有福州东部沿海、莆田东部、泉州东南沿海以及厦门与漳州交界地区,而宁德、南平、三明、龙岩地区特色小镇的分布较为分散;市场、交通、资源、地形等都是影响福建省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创新驱动特色产业发展,才能推动福建省特色小镇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朱文革  杨磊 《河南科学》2023,(11):1660-1668
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东部地区86个城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综合运用核密度非参数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莫兰指数、空间β收敛模型等方法,分别从发展水平、发展差异、空间集聚、空间收敛等多方面,对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2)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绝对差异有所增大,相对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子区域间差异是形成东部地区相对差异的主要原因.在3个子区域中,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内部差异最小,北部和东部之间的差异最大,北部和南部之间的差异缩小最快.(3)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高-高、低-低”的集聚特征.(4)东部地区和其3个子区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均存在空间β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5.
杨树在我国分布很广,从新疆到东部沿海,从黑龙江、内蒙古到长江流域都有分布.不论营造防护林或用材林,杨树都是主要的造林树种.尤其近十多年来,我国杨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东部地区10省市2001—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通过构建产业计量经济模型,对东部省市体育用品制造业指标进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并利用FMOLS(完全最小二乘估计)度量了东部地区各省市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用品制造业工业销售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除河北以外其余9省市的体育用品工业销售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从业人数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具有同一性,仅福建、广东、辽宁、天津4省市体育用品从业人数对地区经济增长显示出积极作用;社会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0省市的组间均值在1%的置信水平上都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批发零售业在中国市场潜力很大.该文选取了包含三个方面1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典型相关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个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具有区域差异性,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批发零售业发展趋于平稳,而中西部地区还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贸易将导致隐含碳排放转移,与研究较为丰富的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成果相比,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尤显不够,导致地区间生产者与消费者碳排放责任不明确,不利于区域间协作减排.本文利用2002,2007年中国8大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在核算区域间贸易流量的基础上,探讨了隐含碳排放转移空间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消费基础区域贸易隐含碳排放主要转出区集中在东部沿海、中部地区、北部沿海等区域,而西北、东北等地区是主要的转入区;出口驱动区域贸易隐含碳排放转出区主要在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京津等地区,而中部、西北、东北等地区是主要转入区,且相比消费型隐含碳排放,出口驱动区域贸易隐含碳排放总量要小得多;在行业上,消费基础和出口驱动隐含碳排放转移较大的行业都集中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化工业、采选业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因此,应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责任"的区域协同减排政策,并推进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不断加快,地区差距也逐渐扩大,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占经济总量比重不断提高,而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劳动力从中西部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转移的规模也引人注意。本文主要考察劳动力流动对地区差异的影响机制,从而为我国经济均衡发展探寻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绿色创新绩效的二象性特征从绿色创新效率和绿色创新产出两个维度构建我国工业绿色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PPE-Malmquist-LWN模型对2008—2014年30个省工业绿色创新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基于核密度估计分析我国工业绿色创新绩效演化规律。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工业绿色创新绩效水平处于"高产出-高效率"状态。从演化规律来看,我国工业绿色创新绩效水平随着时间的演进呈现出"上升-下降-再上升"的波动式增长演进态势,发展状态不平稳。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非均衡性演进趋势,各经济区工业绿色创新绩效水平差异明显,且极化现象较长时期仍存在,绿色创新绩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东部地区为入口,按照国家实施东部沿海开发、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政策,先后阐述了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及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对各地区2001—2016年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三大地区能源终端消费在2001—2008年阶段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各行业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2009—2016年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东部和中部工业能源消耗下降幅度最大,带动了总体能耗的下降.②结构偏离分量方面:2001—2008年,建筑业明显低于其他行业的能源消费增速,对于区域总体能源消费的推动作用较小;2009—2016年,工业和其他行业能源消费增速较低,而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生活消费的能源消费增速较高,对区域能源消费的推动作用较大.③竞争偏离分量方面:中国三大地区能源终端消费行业差异显著.2001—2008年,东部地区的工业和批发零售业能源消费增速高于全国,中部地区工业和批发零售业增速低于全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能源消费增速明显高于全国;2009—2016年,东部地区各行业能源消费增速均低于全国,中部地区除工业能源消费外,各行业能源消费增速仍高于全国,西部地区工业和批发零售业能源消费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为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打开对外开放局面,提出了在东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对外开放地区等政策,鼓励沿海地区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走出一条先富起来的道路,并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的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振翅疾飞,为长江经济带以区域联合为基础,以黄金水道为  相似文献   

14.
从行业污染程度的视角对农村工业进行分类,分析农村工业结构变动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农村工业结构变动对环境影响的机理,构建环境影响指数,定量评价农村工业结构演进的环境污染效应.主要结论如下:①1988-2010年间农村工业轻度污染行业所占比重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污染行业呈现下降的趋势.研究期内环境影响指数呈现"增长-下降-增长"的变化趋势,2002年以后又逐步呈现增加的趋势.②农村工业结构区域分异特征明显,在省级层面,江苏、山东、浙江、山西、河北、河南、广东、辽宁、上海等省市重污染行业和中度污染占全国重污染行业的比重较多,环境影响指数也都较大.在区域层面上,污染行业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环境影响指数远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不同的地区应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实行的普惠型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引进外资、促进沿海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国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阶梯式"倾斜的区域性外资税收政策也加剧了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拉大了地区差距.对此本文主张东部"优惠"权利西移、西部对外资税收"超国民待遇"及借鉴国际经验等新思路,将西部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调整为突出产业导向为主、区域发展导向为辅,以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基 本情况 目前,全国乡镇企业的总收入已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0%以上,其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全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好于西部,沿海优于内地,城近效好于远郊,平原地区胜过偏辟山区。要想尽快打破这种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东部沿海遭到日本侵略军的全面进攻。为了支持抗战,保护民族企业,国民政府组织了工厂内迁,由此对大后方的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对象,对河南省的工业旅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2004年以来,河南省的工业旅游有了明显提高,但仍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存在明显差距,且省域内部差异明显.最后提出了河南省的工业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部大陆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最新汇编的热流数据,对我国东部大陆地区岩石圈热结构进行了研究,编制出我国东部大陆地区大地热流图、中国东部大陆莫霍面温度图以及中国东部大陆"热”岩石圈厚度图.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东部岩石圈划分出5个\\"热-构造区”:华南、扬子、华北、西伯利亚和松辽.自南向北,它们冷、热相间,并具有各自独特的岩石圈热结构特征.从整体上来讲,我国东部地区热流变化范围大,在30~140mW/m2之间,均值为(61.9±14.8)mW/m2.莫霍面温度多在500~850℃之间,"热”岩石圈厚度多在60~100km左右,岩石圈热结构总体上属于"冷壳热幔”型.中国东部大陆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特征明显受中、新生代不同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所控制.  相似文献   

20.
运用年际集中指数、最邻近点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我国野生动物园的时空分布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发现:我国1993-2010年间开业的野生动物园的年际集中指数为0.039,年际差异性小,开园时间较为分散;最邻近点指数接近于1(0.991),属随机型分布类型;各省级行政区间分布的地理集中指数为22,空间上较为分散;在八大区域间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973,分布较为集中;在八大区域间的空间密度差异较大,尤以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