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结合专家系统、零件族库实现基于产品配置的灯桩CAD系统的方法.论述了数据库系统支持下的专家系统及零件族库的结构,设计了由编码驱动参数计算及特征建模的流程,解决了基于装配可变结构CAD系统的数据传递问题,实现了从参数计算到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产品数据管理一体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CAD/CAPP集成化,在原有的交互式CAPP系统中删除了零件信息输入模块,取而代之的是直接读取CAD所形成的零件加工信息数据库的接口模块,这样在进行零件工艺设计时,只需要输入零件图号,提高了工艺设计速度,避免了工艺设计输入时可能发生的错误,实现了CAD/CAPP之间数据的直接传递和数据共享的目的,文中的集成思想是建立在“特征图形单元”建模原理的基础上开发的,并通过港口机的轴类零件是得到验证,其技术规范符全程符合企业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3.
集成环境下基于特征的CAD/CAPP零件信息集成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分析零件的CAD特征模型与CAPP特征模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集成环境下基于特征的CAD/CAPP系统信息集成的实现方法。系统采用参数化特征描述法描述和输入零件信息 ,采用特征数据提取法从CAD系统中提取CAPP系统需要的特征信息 ,在设计零件的同时 ,即可产生工艺设计所需的全部信息 ,从而自动生成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达到了CAD/CAPP系统的信息集成。该方法的关键技术在II-CADCAPP实验系统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实际的强烈需求,传统的制造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数控技术为主的现代制造技术占据了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底座零件的结构分析,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底座零件图设计,而后进行工艺分析,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之后根据工艺参数,运用Mastercam\Mi119对零件程序进行实体验证,后处理导出自动加工程序;再对自动加工程序进行仿真加工.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最优分割方案,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的零件分割算法.算法将特征技术首次应用于零件分割工艺中,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以特征可加工性分析替代传统零件三角面片可视性分析,提高了计算精度与效率;分割过程中约束条件不但保证了分割块的规整性而且有利于CAD/CAM的集成;算法中引入分割方案优选规则,保证了分割方案的最优性.该算法具有分割效率高、适用性强和实现过程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三维CAD设计软件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绘图和制造等方面,三维CAD的应用对工艺设计方式、工艺资源及制造数据管理模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三维CAD的数控工艺设计、工装设计、工艺资源管理等技术成为企业工艺信息化新的应用需求.针对三维CAD软件的特点,本文定义了一个面向工艺设计的抽象加工特征表达模型,该模型描述加工特征的各个参数信息、加工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特征所对应的工艺规程.  相似文献   

7.
齿轮类零件参数化CAD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参数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于CAD软件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综述了齿轮类零件参数化CAD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基于UG的齿轮类零件参数化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个非回转体零件的CAPP专家系统CTU-CAPPES的研制情况。该系统由CAD系统输入工件的几何、拓扑及工艺信息,自动完成工艺规程的编制。文中讨论了零件信息的描述、知识的表达和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制等问题。该系统目前适合支托架类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避免了CAPP系统的数据重复输入,从而减少了输入错误,提高了工艺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零件对称度是面向装配的设计(DFA)中评价装配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称度的自动识别能促进DFA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的集成.针对已有识别算法效率较低的现状,给出了一种对称度自动识别的算法,该算法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旋转零件并比较其空间包容盒来计算对称度的范围,第二阶段利用射线追踪法进一步计算对称度的精确值,大部分非对称零件在第一阶段就可以结束计算,使得算法平均效率较高.基于CAD系统Pro/Engineer二次开发实现了该算法,并通过一组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CAD与CAM系统在机械制造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CAD与CAM系统的集成是实现CIM的基础,而CAPP是实现集成的一项关健技术。本文介绍齿轮轴设计CAD系统——CADPP和CAPP专家系统——EXCAPP以及它们的集成,并给出一个齿轮轴零件的设计、信息传递和工艺过程设计的运行实例。  相似文献   

11.
冲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即冲模计算机辅助设计,它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协助人们进行冲压模具的全过程设计,包括图样的输入、冲压零件的合理描述、冲压工艺设计、模具设计、设计的曲面分析以及最后冲压结果的输出,如冲压工艺卡片的输出、模具图样的绘制、为后续工序准备冲压设计的数字化模型等等。利用冲模CAD的虚拟样机技术(Virtllal Prototype)的虚拟装配技术可将设计的冲压模具零件在计算机上预先进行装配。冲压模具的虚拟装配技术,可将许多错误消除在设计阶段,从而提高了设计质量,缩短了冲压模具的制造周期。  相似文献   

12.
张磊 《甘肃科技》2011,27(18):103-104,100
介绍了智能CAD技术应用背景、基本概念和智能CAD技术中基于实例推理的零件设计过程,并用洗衣机底座零件的设计介绍了基于实例推理的零件设计过程,即零件模型的建立、参数化实现以及零件原型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CAD/CAPP集成系统中CAPP子系统的研制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 该CAPP子系统以成组技术为基础,可以从集成系统的CAD数据库中取得已设计零件的有关信息,亦可单独输入零件图纸信息,采用半创成式原理生成工艺规程。系统应用模块化程序结构,人机对话采用汉字菜单提问方式,并由打印机输出包括工序图在内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系统操作简单,方便,运行速度快,实现了CAPP与CAD的集成,是一个先进实用的CAPP系统。  相似文献   

14.
ObjectARX 是 AutoCAD 的高级开发工具之一,应用这一开发工具可扩展 AutoCAD 的功能。特征建模技术是现代 CAD 研究的课题之一。为了实现在 AutoCAD 环境下进行特征建模,通过对特征建模技术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实现零件特征建模涉及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并给出了面向对象设计的部分程序源代码。总结介绍了应用 ObjectARX 创建零件特征建模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5.
根据的特征,在AutoCAD R12下开发了CAD系统,该系统能完成轴类零件的设计、计算、校核和绘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工艺系统的受力分析,考虑整个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对表面加工误差的影响,提出了端铣加工表面误差的静态预报模型.该模型可以对复杂表面形状零件的端铣加工表面误差进行预报.针对通用有限元程序计算耗时较长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本系统的有限元计算新方法,缩短了计算时间.同时开发了端铣加工表面误差预报的软件,可应用于CAD/CAM/ CAE软件包.经实验验证,该模型预报结果和实测值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薄壁圆筒零件变形的有限元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薄壁圆筒类零件受集中载荷作用将产生复杂弹塑性变形。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此类零件在径向集中载荷作用下变形过程 ,利用 ANSYS有限元结果和计算机图形学方法相结合 ,计算了薄壁圆筒类零件在径向集中载荷作用下变形位移等值线 (面 ) ,并绘制了路径图。实验结果表明 ,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是求解此类零件受径向集中载荷变形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可以作为薄壁圆筒类零件工艺设计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一)CAD技术推广应用的意义 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Design)的英文缩写,是利用计算机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借助计算机的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和超级存储能力,协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模型的建立、修改、分析和优化。CAD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可以承担产品和工程设计中的方案拟定、计算分析、优化设计、工程图绘制、技术文件编写、模拟装配与试验、动静态性能分析、工艺准备等各个环节中的关键工作。  相似文献   

19.
蒙特卡罗法简称蒙特法,是一种计算机模拟方法,应用于机械CAD中,可节省时间和劳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计算的高效、准确,对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保证。本文将此方法应用于零件可靠性设计,得出计算机模拟结果,通过与理论结果比较,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同传统代数法和矩法计算可靠度相比,蒙特卡罗法无须知道应力和强度分布类型及概率参数,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缺点是为提高计算精度必须进行大量模拟计算,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供钢球轧辊孔型设计初始参数选择的设计咨询专家系统BRES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和功能,并讨论了该系统的知识库和推理机的构造技术。文中给出了BRES结合孔型优化CAD的设计应用实例,表明本系统能面向一般用户,在专家水平上进行复杂的斜轧钢球轧辊的螺旋孔型设计,为提高设计水平,缩短设计计算周期,推广斜轧零件工艺,提供了一个初步智能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