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水喷淋灭火系统很难扑救有障碍物遮挡的火焰。针对障碍物油池火进行了全尺寸细水雾灭火有效性的实验研究,深入了解障碍物存在时细水雾对油池火的抑制熄灭作用,同时研究了障碍物与火焰的相对位置、细水雾的工作压力、雾通量、喷头距火焰垂直距离及水平距离等关键因素对灭火有效性的影响,分析了障碍物存在时细水雾的灭火特性,揭示了实验中某些工况下不能扑灭火焰的原因,为细水雾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复合型添加剂增强细水雾灭火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实验模拟研究了自制复合型添加剂对细水雾灭火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细水雾灭火有效性随添加剂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型添加剂显著增强了细水雾的灭火性能,最大可缩短灭火时间5~8倍。并且随着细水雾中添加剂含量的不断增加,油池火的灭火时间呈现出先快速下降,尔后略微增长的趋势;而木垛火的灭火时间则表现为平缓下降,并趋于饱和.对应最短灭火时间,油池火的最佳添加剂灭火浓度约为临界胶束浓度(CMC)的2~3倍,木垛火的最佳添加剂灭火浓度为临界胶束浓度的(CMC)8~10倍.含添加剂细水雾扑灭火焰是物理化学复合作用机制,但主导灭火机理是燃料表面的冷却与隔离作用.并且对于油池火,添加剂灭火关键是表面活性剂在油面快速成膜.而对于木垛火,添加剂灭火关键是在表面覆盖较厚泡沫层.  相似文献   

3.
细水雾扑灭B类火的全尺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IMO有关测试规范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全尺度动力机舱模拟灭火实验。实验中采用的是局部保护细水雾灭火系统,通过改变通风条件、预燃时间、喷雾方式及火焰功率等因素,考察了它们对系统灭火有效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水雾系统可有效扑灭动力机舱内设定的各种工况下的油池火和油雾火,与气体灭火系统相比,受通风条件影响小,能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及CO、CO2浓度,因而系统工作期间消防人员和操作人员可安全进入。在油池火灭火实验中发现通过火焰冷却灭火时所需时间较短,而依靠燃料表面冷却灭火时则时间较长。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采用侧喷方式时,系统的灭火性能将大大提高,而较长的预燃时间则有利于细水雾扑灭油雾火。  相似文献   

4.
使用CFD软件Fluent对火灾中热烟气与细水雾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比较了灭火过 程中不同粒径细水雾在流场中的运动及其对灭火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细水雾对着火房间火焰辐射的散射作用 及细水雾的聚合破碎过程对灭火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辐射是火灾中主要的热传递过程,粒径较大的水雾 比较容易离开回流区到达燃烧反应区。房间细水雾的通过吸收和散射作用减弱辐射强度,水雾在喷射初期可能 使燃烧速率增大,这些结果与实验事实相符  相似文献   

5.
基于民用飞机货舱低压变动环境下火灾特点,进一步探寻低压双流体细水雾灭火技术在低压环境的应用。采用马尔文粒径仪和低压燃烧测试舱等设备,对自行研发N2-水低压双流体细水雾系统进行测试,研究该系统的雾场特性和低压环境下的灭火特性机理。发现N2压力低于0.4Mpa便可得到雾场均匀、粒径较小且方便可调双流体细水雾。低压舱内灭火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压下可有效地扑灭油池火,灭火时间呈现随环境压力降低而减小趋势。揭示火焰周围逆流扩散流动场和水雾对火焰与油面的冷却隔离作用,在抑灭油火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传统细水雾添加剂的基础上,取长补短,采用物理工艺制备出新型复合添加剂,针对典型火源(酒精池火、煤油池火与木垛火),改变添加剂浓度开展了一系列灭火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添加剂显著增强了细水雾的灭火性能,可提高灭火时间5~8倍。随着细水雾中添加剂含量的不断增加,油池火的灭火时间呈现出先快速下降,而后略微增长的趋势;而木垛火的灭火时间表现为平缓下降,并趋于稳定。含新型复合添加剂的细水雾灭火是物理化学复合作用机制,但主导灭火机理是燃料表面的冷却与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7.
低压环境下氮气-水低压双流体细水雾抑灭油池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民用飞机货舱低压变动环境下火灾特点,进一步探寻低压双流体细水雾灭火技术在低压环境的应用。采用马尔文粒径仪和低压燃烧测试舱等设备,对自行研发N2-水低压双流体细水雾系统进行测试;研究该系统的雾场特性和低压环境下的灭火特性机理。发现N2压力低于0.4 MPa便可得到雾场均匀、粒径较小;且方便可调双流体细水雾。低压舱内灭火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压下可有效地扑灭油池火,灭火时间呈现随环境压力降低而减小趋势。揭示火焰周围逆流扩散流动场和水雾对火焰与油面的冷却隔离作用,在抑灭油火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长宽高为6m×15m×2m的隧道模型,进行了纵向排烟和高压细水雾灭火实验.通过对火源附近各测点温度的测试,分析了不同工作压力高压细水雾对柴油池火的控制效果,以及纵向排烟和细水雾不同的开启时间对控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油面尺寸为250mm×200mm的柴油池火,在没有纵向排烟情况下,6MPa细水雾就可以有效扑灭柴油池火;在纵向排烟和高压细水雾同时开启的情况下,15MPa细水雾的控火和灭火效果最好;在高压细水雾启动之前30s优先开启纵向排烟的话,可以达到很好的灭火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典型壁面装饰材料胶合板在水雾的作用下的火灾特性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了水雾对火焰从控火作用到灭火作用的转变,以及影响控火作用的临界水雾施加量的因素.通过在ISO9705燃烧室内开展全尺寸实验研究了不同水雾流量对竖直火蔓延的控制效果的影响,并得到了水雾施加在火焰预热区时临界水雾施加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利用锥形量热仪和单流体细水雾系统研究了细水雾抑制PVC火的过程,并观察了重燃现象的发生,测量了实验中热释放速率及O2,CO2,CO和烟气的浓度变化,并对不同细水雾工作压力及不同热辐射流量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由实验可知细水雾能快速扑灭PVC火,且压力越大灭火越迅速,但是在灭火后停止施加细水雾会发生重燃现象,且重燃发生的时间长短与作用在燃料表面的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细水雾抑制气体火焰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进wolfhard-parker燃烧器,和对细水雾灭火时不同机理作用的分离实验研究,探讨了在灭火时水雾的蒸发潜热吸热作用、热容吸热作用以及稀释氧气作用在抑制气体扩散火焰方面的相对贡献.实验结果表明,细水雾抑制气体火焰是其稀释氧气、蒸发潜热吸热和热容吸热作用共同作用的过程,且潜热吸热作用比热容吸热作用更明显.在卷吸作用下,可以有更多的细水雾到达火焰内部,因而其对火焰内部温度的影响比水蒸气更大.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细水雾与固体木垛火相互作用问题进行小尺度模拟实验研究.利用热电偶、数码摄像机等测量了细水雾作用前后燃烧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细水雾扑灭木垛燃烧的明火效果较好,但不能有效抑制阴燃现象,且喷雾气压、预燃时间和木垛结构形状对灭火过程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喷雾气压与灭火时间成反比关系;预燃时间与灭火时间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细水雾作用下固体PMMA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维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对细水雾喷嘴的雾场特性进行了测量,选择固体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典型燃料研究细水雾与聚合物火焰的相互作用过程,重点考察细水雾抑制熄灭PMMA火的机理以及细水雾对PMMA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水雾扑灭PMMA火的不同阶段,主导灭火机理不同.在火焰抑制初期,火焰冷却与氧气稀释起主导灭火作用;但火焰完全被熄灭,依赖于细水雾对燃料表面的有效冷却.细水雾可以有效降低PMMA火的热释放速率与组分生成速率,但氧浓度的降低会使燃烧变得更加不充分,有毒产物的生成比例提高.细水雾对烟气也具有显著的洗涤与冲刷作用,不仅提高了火场的能见度,还能吸附与溶解有毒产物,促使烟颗粒凝聚,从而降低聚合物火灾烟气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4.
细水雾与油池火相互作用之初往往会使燃烧剧烈,强化火焰。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表明,雾滴在可燃物表面蒸发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变燃料种类、喷头雾特性参数等实验工况发现火焰强化程度主要决定于燃料的挥发性以及雾滴的直径、速度等参数。而在油盆中加水后燃料表面温度降低、火焰功率下降,火焰强化现象随着加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弱化乃至消失,细水雾系统的灭火时间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细水雾的定义和主导灭火机理,对细水雾、水喷淋及气体灭火技术在电气环境的应用进行了比较,说明了细水雾用于电气环境火灾防治的优点及不足。结合前人实验结果系统地阐述了细水雾的导电性、细水雾作用下电气设备击穿强度变化规律、细水雾的滞空性及烟气冲刷能力。重点回顾了国际上细水雾用于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及发电机等电气设备火灾防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描述了细水雾作用下带电工作的计算机、发电机、程控交换机等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讨论了雾滴粒径、雾滴速度、雾通量及障碍物遮挡程度等因素对扑灭电气火灾有效性的影响,介绍了国际上细水雾灭火技术在电气环境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KCl(氯化钾)添加剂对低压细水雾抑灭性能的影响,课题组在1 m3密闭空间内开展了含不同浓度KCl的低压细水雾对正庚烷池火的抑灭实验。基于灭火过程、灭火时间、火焰温度、灭火机理等维度,分析了含KCl细水雾的灭火特性。结果表明: KCl添加剂可有效缩短低压细水雾灭火时间,缩短的灭火时间主要集中在火焰撕裂、游走阶段;油盘面积增大后燃烧更剧烈,灭火所需KCl浓度要求更高;含4%KCl低压细水雾灭直径6、8、10 cm的油盘火时,与纯细水雾相比,可分别缩短灭火时间82%、79%、73%,增大降温速率1.5倍左右;含KCl细水雾主要通过消耗、湮灭链式燃烧反应所必需的自由基来达到更优的抑灭效果,Cl-主要切断链的引发阶段,K+主要切断链的传递、终止阶段。可见KCl添加剂能显著强化低压细水雾的抑灭性能。  相似文献   

17.
张华杰  梁天水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2):14022-14027
综合管廊中电缆存在一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研究高压细水雾对综合管廊的灭火效果,针对I型结构地下综合管廊,通过火灾数值模拟软件在综合管廊中开展不同粒径细水雾条件下灭火模拟。分析温度场、烟气流动以及能见度变化情况,对管廊内在相同火源功率下不同粒径细水雾灭火效能分析发现,选定的六种粒径细水雾中,200 μm细水雾具有快速降温效果,50 μm细水雾灭火效果最好,细水雾粒径越小对烟气层沉降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拟实验进行了细水雾作用下不同固体材料表面火蔓延特性的小尺度实验研究。实验在小型风洞中进行,在有细水雾和无细水雾作用的情况下,分别在不同来流速度条件下深入研究了4种典型固体材料表面火蔓延的规律,定性的描述了细水雾对不同固体材料表面火蔓延的抑制作用,通过比对分析,揭示了细水雾作用下不同类型固体材料表面火蔓延的变化规律,为细水雾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设计一种新型的复合型水雾喷头,改变现有的利用细水雾技术设计的水雾喷头结构,使小型灭火装置具备使用方便、高效快捷、灭火作用强等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细水雾吸附细颗粒物的机理,利用含有风送结构的喷雾系统对表面活性剂影响下不同粒径细水雾脱除细颗粒物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液滴粒径、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及风送速度对细水雾降尘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细水雾降尘率随着水雾粒径的减小先提高后下降,存在最大降尘率;在纯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大幅提高不同粒径水雾对细颗粒物的降尘率,且粒径越小提升效果越明显;随着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的增大,降尘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同时当水雾粒径较大时,低速风送对纯水及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降尘率均有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