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热激励微梁谐振器的温度分布和谐振振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热激励微梁谐振器的结构进行了合理的简化,用解析方法求出了交变热源激励的微悬臂梁和微桥谐振器的温度分布:在激励点附近,交变温度的幅度最大;远离激励点时,幅度趋于0。其于该温度分布,推导出了在“热膨胀效应”作用下微桥谐振器的谐振振幅。该计算方法利用振型函数来计算谐振时桥长度的伸长量,并考虑了内应力对振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包含了有限振幅斜压波、大尺度大气温度场和海面温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简化的非线性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并在简化了三个耦合方程式后对加热函数在大气波动振幅上的影响问题作了解析讨论。文中着重讨论了三类加热函数对波动振幅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证实了热源在海气耦合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表明只有将加热函数取为周期变化的形式才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3.
氨水吸收式制冷GAX循环中临界热源温度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氨水吸收式制冷GAX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GAX循环存在临界热源温度的原因,编制了计算机模拟程序,分别对氨水吸收式制冷GAX循环与一般循环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与比较.得出了GAX循环性能与热源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在蒸发温度为3 ℃、冷却水为32 ℃的条件下, GAX循环系统最低临界热源温度为110 ℃;在蒸发温度为3 ℃时, GAX循环系统最低临界热源温度值随冷却水温度的提高而升高;只有热源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值时, GAX循环性能系数才能得到提高.所得结论为在实际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是否采用GAX循环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垃圾土在填埋场中的降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填埋气和渗滤液,而且还会产生热量这一伴生产物,垃圾土产生的热量会使垃圾土自身温度不断升高,而过高的温度对填埋气、衬垫系统以及垃圾填埋场的安全性都会产生影响.通过水循环对垃圾土温度及降解产气影响的室内试验,监测垃圾土中温度变化,根据试验的产气时间过程线和垃圾土降解反应方程式,拟合出产气方程的参数,建立了降解产热源项和垃圾土温度变化的轴对称模型,推求模型解答.由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分析,建立的产热源项和计算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水循环对垃圾土温度的影响过程.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迭加系数、形变参数对q-振幅相干态|ψ〉q的量子统计性质的影响,发现q-形变振幅相干态与通常的振幅相干态有着显著不同的量子统计性质.在0相似文献   

6.
利用相似原理指导下的水模型实验,重点研究了阳极气体对界面波动的影响,探讨了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水模型的界面波动规律.利用因次分析法得到了与各种物性因素、操作因素、设备因素相关联的波动振幅的准数方程.根据得出的准数方程,理论分析了电解质水平对界面波动振幅的影响,得到该情况下具体的准数方程的表达式.准数方程的解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考虑热弹性的滚珠丝杠热动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传热学理论为基础,解释了一维杆传热的热弹性现象,研究了滚珠丝杠受周期变化端热源影响而产生的温度响应及变化特性.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变化热源作用下滚珠丝杠的温度场和热变形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解释了温度响应的幅值衰减特性及相位变化特性,说明了滚珠丝杠末端热变形与不同测点温度值变化之间的"超前性"和"滞后性",进一步阐述了滚珠丝杠在周期热源作用下的热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对二维管道内不可压缩交变流动——Womersley流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内压力梯度呈周期性变化,在周期较小时,管道的绝大部分区域速度分布相当平坦,在靠近壁面附近出现了速度的峰值,且靠近壁面处速度变化剧烈;在周期较大时,速度分布近似于抛物线,管道中心速度总大于壁面附近速度,且不同周期下的模拟结果与解析解都吻合得很好.另外,当速度交变时,温度表现为波动变化.速度与温度的相位差、温度的分布特性、温度的波动特性等都与压力梯度交变周期及幅值有关.研究结果表明,LBM可以用于交变流动的模拟.鉴于LBM的众多优点,该方法有望成为求解复杂流动与换热的一种有效的数值模拟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了预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工作过程中各热源的产热量及元件的温度状况,基于热网络理论建立了变速器轴承受力计算、内部热源产热量计算及传热计算耦合仿真模型,并对变速器在稳态与瞬态工况下的产热与传热进行了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稳态工况下,变速器的总产热量仿真值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瞬态工况下的变化趋势与试验测试结果一致;各测试点温度在稳态与瞬态工况下的仿真值与试验测试结果均吻合较好,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0.
湿蒸汽中超临界加热引起的非定常凝结流动一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缩放喷管湿蒸汽两相凝结流中,凝结潜热对超音速气流加热使流动变为音速的加热量称为临界加热量.远大于临界加热量的凝结潜热对气流加热将导致喷管中产生不稳定的气动激波.文中采用时间推进方法,对喷管中超临界加热引起的非定常凝结流动现象进行了一维数值分析,并对计算的凝结流动波动周期和压力振幅与实验值作了比较.研究发现进口过冷度对非定常凝结流动特性有主要影响,而且在一定进口过冷度下,不稳定凝结流动的频率和压力振幅都存在极值;同时进口压力对不稳定凝结流动特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Blazar 3C454.3的长期偏振变化现象,采用Power Spectrum方法分析其变化周期,结果显示其变化周期是τ1=17.9a,τ2=6.9a和τ3=3.9a.利用bin=10 d得到各个分段的谱指数和平均偏振度,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The q-deformed Fermi-Dirac distribution is used to study the high-temperature(T TF) ∨behavior of a relativistic q-deformed ideal Fermi gas. The effects of the q-deformation and relativity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system are discussed,and then,the example of the neutrinos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is used to calculate approximately. It shows that the q-deformation increases the total energy but decreases the chemical potential and heat capacity,whereas mc 2 ε F0increases the chemical potential and total ...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家用交流电接器架热器加板的传热模型,得出其温度振荡解,供热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规模的村镇住宅建筑供热系统优化设计方案与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展开研究.首先,采用TRNSYS软件模拟得到60~2 000 m2范围内不同供热面积村镇住宅建筑的动态热负荷,并对太阳能、电锅炉、地源热泵及空气源热泵4种不同热源供暖系统的控制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得到不同热源供暖系统在不同供热面积下的优化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热源供暖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村镇住宅建筑供热面积下的热源推荐方案.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热源供暖系统的总费用,电锅炉供暖系统最大,太阳能供暖系统最小,太阳能供暖系统总费用比电锅炉供暖系统减少近65%.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SAGSHPS)动态仿真模型,基于间歇负荷1(8:00-20:00末端开启)、间歇负荷2(18:00-次日7:00末端开启)和连续负荷(末端全天24h开启)条件,对大连地区SAGSHPS在整个供暖期内的运行过程分别进行逐时动态仿真,分析了3种典型动态负荷下SAGSHPS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冬季最冷日内不同负荷下,系统供暖运行方式不同.间歇负荷1下系统以地源热泵(GSHP)和太阳能热泵(SHP)交替供暖;间歇负荷2下系统以地源热泵供暖为主,只在入夜初期辅以太阳能热泵供暖;连续负荷下系统白天以太阳能热泵供暖,夜间以地源热泵供暖.整个供暖期内,蒸发器入口温度对热泵机组性能系数的影响高于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对于太阳能、地热能和电能对热负荷的贡献比例而言,蒸发器入口温度越高,太阳能对热负荷的贡献比例越大,地热能的贡献比例越小,而电能的贡献比例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地板辐射采暖传热模型修正及散热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楼板向下散热量和内外墙体温度差异较大时,利用现有的模型计算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地面温度分布导致误差较大.通过分析内外墙和楼板对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传热的影响,找出零热面模型的不足,修正了传热模型,并分析影响采暖盘管的散热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1)内外墙体的壁温相差大时,零热面模型误差偏大,则内外墙边界条件设为第一类边界条件较合理;(2)楼板下表面设为由辐射换热等效的第三类边界条件较合理;(3)管径增大导致地板表面温度增加趋势减小.管间距、热水温度增大导致供热区域地板表面温度分布呈周期性变化逐渐明显.且管间距变大导致其周期增加、热水温度变大导致其振幅增加.选择合适的地板层材料才能保证舒适的地面温度.  相似文献   

17.
以Debye-H¨uckel假设近似下线性化的Possion-Boltzmann方程和黏性不可压缩流体运动的Navier-Stokes方程为基础, 采用漏电介质模型, 分别研究了直流(direct current, DC)稳恒电场和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 AC)周期电场驱动下柱体表面电渗驱动液体薄膜问题, 得到了流场的电位势、速度分布的精确解. 结果表明, 定常解的流速与电位势仅相差一个常数, 而自由面上流速只与自由面电位势和圆柱固壁电位势的比值α有关. 周期电场下的流速振幅、流场中与固壁双电层中的流速相位差, 均与雷诺数有密切的关系: 当雷诺数较小时, 周期电场下流速振幅与定常解相近; 随着雷诺数的增大, 固壁附近流速振幅减小, 相位差增大. 当α较小时, 自由面上流速振幅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 当α较大时, 流速振幅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养护有多种,工频涡流是一种适用于北方冬季浇筑混凝土的加热养护,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利用钢模板及必要的电热管使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模板加热来养护混凝土,其优点是温度可控,降低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统的能量利用特性,以某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软件分别建立内燃机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换热器组件等模型,分析了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在不同烟气与缸套水热源驱动下的制冷系数(coefficient of refrigeration,COP)特性,内燃机组不同负荷率下系统的综合供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CHP采用单一热源制冷时,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以烟气作为驱动热源可获得较高的COP,而以缸套水作为驱动热源时COP较低;在同时具备冷热负荷情况下,高温烟气更适合作为制冷热源,而高温缸套水更适合充当制热热源;采用双热源驱动制冷与单一热源相比,具有更高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内燃机75%负荷率、WY1工况下,COP与综合能源效率达到最大值1.28与92.0%;而在50%负荷率时采用缸套水作为单一热源驱动制冷机时,COP与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74与76.1%.模型分析得出的CCHP系统综合供能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指导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20.
Activated carbon-supported bimetallic cerium-manganese (Ce-Mn/AC)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structure and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absorbents. The obtained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Fourier transformed infrared (FT-IR),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diffraction peaks of CeO2 decreased and even disappeared; Mn species were transformed from Mn3O4 to Mn2O3 on the surface of Ce-Mn/AC; the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on the elevating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 number of acid functions of AC was reduced after being modified by cerium and manganese. All these changes were directly attributed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MnOx and CeO2. AC800 exhibited the best phenol adsorption capacity.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phenol on Ce-Mn/AC was discussed with hydrophilic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and hard and soft acid-base the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