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使用液压弯辊实现自动调节板带材板形的控制方案,提出了通过前馈调节来补偿轧制力和通过反馈控制来调节张力差的控制方法以及复合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文中给出了保证横向张力差不变的条件;对控制精度做了比较。给出的分析结果和实验数据可供板形控制系统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用支承辊和工作辊弯辊装置进行板厚板形综合调节的理论基础,介绍了300四辊可逆式冷轧机板厚板形综合调节系统的设计,给出了综合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分析了综合调节系统中板形控制系统和板厚控制系统的特点。试验研究及实际测定表明,此系统既可保证板厚又可保证板形质量,比较理想地达到了综合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六辊轧机对使用两组弯辊力进行四次板形控制的理论不足,提出了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策略.利用Marc有限元仿真计算软件建立辊系--轧件耦合模型,分析工作辊弯辊力与中间辊弯辊力板形调控特性的差别.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策略的两种实现方式——在线闭环控制模型与基于弯辊力组合系数的设定参数在线调节方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策略能够充分利用工作辊弯辊力与中间辊弯辊力板形调控特性的差别进行配合调节,对长期困扰生产的四次板形缺陷实施快速精确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刘爱民 《科技信息》2012,(5):175-176
济钢冷轧板厂四辊CVC可逆式轧机采用的轧辊CVC曲线为三次辊形曲线,在实际轧制过程中,轧辊凸度控制范围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带钢板形的控制难度较大。通过改进CVC辊形曲线,能够有效提高轧辊凸度控制范围,提高板形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板形模式高斯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现有板形模式分解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板形高斯模式分解.该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板形曲线的拟合精度,而且更加适合于板形调控机构进行板形控制,尤其是板形分段冷却控制系统及局部辊型调节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带钢板形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当前生产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现场实测及理论计算,分析了原始板形,工作辊、支承辊型,弯辊力配置及热凸度等影响板形控制的主要因素,以寻求最佳板形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辊缝在线控制模型是CVC冷轧机板形闭环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运用泰勒级数展开物理方程所得的线性方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完全可以用于在线控制计算;分析了该线性方程的关键部分──基本曲线和差商曲线;此外,还研究了弯辊力和CVC轧辊移动的在线调节策略以及控制参数的自适应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四辊轧机上用液压弯辊装置控制冷轧薄板板形是一有效的方法。本文在对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割模型的受力分析,考虑到摩擦、轧辊压扁、材料加工硬化、内应力、宽展等因素对轧制压力及板形的影响,提出了板形计算的非线性分割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得到一系列工艺参数,可供现场生产中板形调整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支承辊弯曲实现带钢轧机板形板厚综合调节的新颖设计方案。首先根据横向厚差的精度要求来确定支承辊弯辊力的跟随系数,然后设计综合控制系统。依本设计方法,不会出现用工作辊实行板形板厚控制所存在的系统复杂、调整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数字仿真及微机模拟试验表明:本设计方案不但正确、可行,而且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並具备最优性。  相似文献   

10.
设计出一种新型高性能变凸度工作辊辊形——HVc辊形,该辊形具有辊缝凸度调节与板宽成线性化的特点,通过对板形调控性能的理论分析可知,HVC辊形可以有效地调节辊缝形状,增强板形控制能力,将其与板形自动控制模型相结合应用于莱钢1500热连轧生产中,表明HVC辊形可以明显改善板形质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效应函数的冷轧机板形闭环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效应函数和冷轧板形调节性能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效应函数的板形闭环控制策略,揭示了该控制策略内含的数学模型,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CVC四辊冷轧机板形控制策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研究了宽带冷轧机的板形控制策略理论问题以及CVC四辊冷带轧机建立合理的板形控制策略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宝钢冷轧机的第五机架为对象,建立了一套适用的板形控制策略模型。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冷轧前带钢板凸度在线实测信息的板形平坦度前馈控制方法,建立了冷连轧板形平坦度预测控制模型,通过与实际值比较验证了其正确性,并对板形平坦度前馈控制策略和板形平坦度前馈控制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国内某条在轧机入口装备有板廓检测仪的1550mm五机架六辊UCMW冷连轧机组为对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板形平坦度前馈控制模型和离线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前馈控制模型投入的情况下,由于来料带钢板凸度变化所造成的成品带钢板形平坦度波动明显减弱,达到了进一步提高成品带钢板形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航天结构的低频振动抑制问题,针对拉索控制装置的单边饱和特点,推导了一种非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的最优控制方法。适当地选择非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中特殊加权参数,最优控制是一种单边Cou lom b摩擦。通过简单改造的电机拉索结构,该最优控制能采用无需耗能的被动控制方式实现,为航天结构振动抑制节省控制能量。同时最优控制不依赖控制结构模型,在结构模型不确定的情况下,仍具有最优和全局渐进稳定性。在悬臂上进行最优控制的数值仿真结果显示该最优控制方法能充分利用控制作动器迅速抑制结构振动。  相似文献   

15.
板形最优综合控制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CLECIM带钢冷连轧机板形自动控制(AutomaticFlatnessControl,简称AFC)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板形目标曲线、评价板形的性能指标函数及综合AFC系统的结构,推导出最优综合控制算法.该算法的优越性在于:充分利用输入信息,全面考虑多个执行机构对轧件各个区域的作用,避免了各控制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易于在线实现.该AFC系统已在某四机架冷连轧机上实验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投入该AFC系统,板形精度比手动控制平均提高75%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for conical shell structure with distributed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is presented. The dynamic equations of conical shell structure are deriv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based on Mindlin's plate theory. The results of modal calculations with FEM model are accurate enough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n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 results. The Electromechanical influence of distributed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is treated as a boundary condition for estimating the control force. The independent modal space control (IMSC) method is adopted and the optimal linear quadratic state feedback control is implemented so that the best control performance with the least control cost can be achieved. Optimal control effects are compared with controlled responses with other non-optimal control parameters.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scheme.  相似文献   

17.
在板形板厚解耦设计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控制方案下凸度平坦度控制之间的耦合影响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凸度平坦度耦合模型,并对其耦合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然后针对耦合模型特点进行凸度平坦度半解耦设计,以补偿凸度控制和平坦度控制之间的耦合影响关系,进而设计凸度平坦度解耦控制系统,并给出冷连轧机组凸度平坦度解耦控制应用策略,组成完整的动态板形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在某厂1 420 mm五机架UCMW冷连轧机组投入使用后,较好地补偿了板形板厚控制、凸度平坦度控制之间的耦合影响关系,板形控制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克服BP神经网络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等不足,提出了可以同时优化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的基于多值编码方式的嵌入梯度下降算子的混合遗传算法(GA-BP).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板形板厚综合系统(AFC-AGC)具有强非线性、强耦合而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BP网络板形板厚综合预测模型,引入了反馈校正的方法来提高板形板厚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板形板厚的精确控制,为热连轧板形板厚综合控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冷轧带钢板形和表面粗糙度协同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某冷连轧机组在生产实践中对板形和表面粗糙度协同控制的问题,在大量现场实测与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板形生成规律及带钢表面粗糙度形成规律,揭示了板形与表面粗糙度控制中产生矛盾的根源及本质,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梁式自适应结构主动控制模型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结构对外部环境的抗干扰能力 ,构造了梁式自适应结构 ,并对其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由传感器、作动器与梁主体结构组成梁式自适应结构。基于压电材料的本构关系 ,建立了传感方程和作动方程。根据有限元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 ,建立了梁式自适应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和系统的状态方程。采用最优控制理论 (L QR) ,进行了控制器设计。建立了梁式自适应结构主动控制实验系统 ,并对这类自适应结构的动力学行为及主动控制进行了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梁式自适应结构能够改善结构的动力学特性 ,对外界干扰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