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文献考证与对比分析的方法,考察了日本数学书横排的历史源头、推广过程及其对日本和中国的影响。日本数学书横排始于1879年日本著名数学家中川将行和荒川重平合著的《几何问题解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完成。日本数学书横排的完成反映了日本学者在引进西方数学过程中突破传统、锐意进取的集体智慧,不仅为日本数学的发展提供了方便,也影响了晚清数学教科书的编排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从19世纪末期到兀世纪初期,孙中山不断地对西方资本主义进行研究与认识。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十月革命以前),这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毛泽东曾正确地指出:“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这就吸引着当时的孙中山去研究与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3.
这是日本自民党众议员广二小见在美国的一次讲演的摘要。他指出,日本正在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培养博士级人才,为此要进行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从追赶到超越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过两个赶上西方的重要时期。第一个时期始于明治维新结束后的19世纪末期。在此期间,日本通过邀请外国教师和工程师访日引进了西方技术。我们也派遣许多聪明的年轻人出国。这样,日本就实现了现代化,目标在于达到西方水平。二战以后,日本不得不作出类似的努力以重建国家。我们引进新技术来帮助重建日本的工业基础,并集中发展造船、汽车和电子等工业。我们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和揭示19世纪上半叶法国数学的发展特征,聚焦在这一时期法国数学界的工作,通过分析1820—1840年法国科学院历年的数学奖问题,说明这一时期法国数学家主要关注的研究领域,并指出19世纪上半叶法国数学围绕数学物理—分析学对物理问题的应用分支展开研究的特点。研究以刘维尔为代表的年轻数学家的活动,以展示这一时期法国数学家个体如何成长和发展及其职业化道路以及研究取向如何受到“保护人”及时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揭示了16、17世纪中国引入西方数学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通过传教士传授和翻译、中国学者评介和中西合作编译以及中西方数学交流三种途径引进西方数学。西方数学的引进,促进了中国数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培养了一批造诣较深的数学家,推动了数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1877年建立的"东京数学会社"是今天的日本数学会和物理学会的前身。其首任会长柳楢悦(1832-1891)不仅是一位数学家,也是一位测量学家。围绕其学习日本传统数学和汉译科学著作的情况,深入分析创建"东京数学会社"并进行沿海测量的事迹,研究近代日本数学、测量学等学科发展的经纬。通过考察柳楢悦年轻时在长崎海军传习所学习西方航海和测量技术的历程,探讨他在"东京数学会社"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和在英国商船上进行沿海测量的基础上,全面介绍其成就,并通过分析近代日本学者在从传统文化转型到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历程中既受到来自清末中国的影响,又到西方实地考察,进行航海测量等实际操作,最终顺利完成从传统转型到现代化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7.
发生于19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是一次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使日本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而且将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日本迅速推进到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日本的民族心态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就日本的民族心态在明治维新中的作用,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出版的汉译方数学著作在日本的流传情况,重点论述和讨论了《数学启蒙》和《代微积拾级》这两部数学著作的流播对当时日本数学的影响,认为汉译西方数学著作对于日本吸收和消化西方近代数学以及日本数学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幕府末期明治初期,日本引进西方数学时出现数学术语混乱状态,阻碍了西方数学的传播和数学教育的普及,成为数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当时日本数学名词术语,对近代日本数学名词术语的确定历程进行全面研究,确定其主要来源有三。和算中的术语成为传统数学家了解西方数学的工具,其中又涉及中国传统数学中的术语和明末清初汉译著作中的数学术语。明治以后的数学家们在理解西方数学著作原意的基础上,尝试创造新的数学名词术语,是明治初期涌现出众多新数学名词术语的又一缘由。近代日本数学名词术语得以规范和统一的工作主要由东京数学会社的"译语会"完成,对"译语会"成立的过程及确定诸多数学名词术语的详情做了全面考察,通过一手文献说明了"数学""代数学""算术"等重要数学名词术语确定的过程,最后指出规范和统一名词术语对数学发展的重要性,并说明近代日本确定数学名词术语的过程映射出近代中日数学交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半个多世纪中,中韩两国都面临反对日本及西方列强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伟大任务.长期以天国自居的清朝从自身安全和传统关系考虑,帮助韩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夷制夷"、均势外交、谋求发展的政策.但由于当时清朝和韩国的腐败落后,这种政策没有收到预期效果.通过明治维新实力大增的日本积极推行侵略性的"大陆政策",给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韩两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经历了艰苦曲折的道路.历史证明,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必然亡国,实力与正义才是一个国家的立国和胜利之本.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革。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发端,几乎同时走上了探索现代化之路。日本通过维新改革成长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中国却越来越被边缘化。中国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日本奉行“和魂洋才”、“脱亚入欧”的指导思想,是导致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面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几乎同时在各方面进行着一系列改良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却屡遭挫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只变革制度而固守封建本位思想,在人才培养、观念革新诸方面陷于僵化。通过对张之洞和福泽渝吉这两位两国变法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加以比较,从教育的角度对当时中日两国的改良运动及其实际成效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3.
日本自1868年的明治维新以后,走上军国主义的不归路。到了20世纪,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大陆政策”觊觎中国西藏,他们采用的伎俩:一方面拉拢宗教上层人物,培养亲日“感情”;另一方面以“留学生”“朝圣”“学经”等名义,派遣间谍,从事侵略中国西藏的阴谋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日文学的影响是双向的,近代以前主要是中国影响日本,近代以来主要是日本影响中国。日本的神话传说就有中国的成分,汉文学成为日本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仙窟》是对日本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唐代传奇,自居易是深受日本文坛欢迎的唐代诗人,日本江户小说的繁荣是中国明清小说影响的结果。历史上著名的遣唐使既学习中国文学和文化,也带来了日本的文学和文化。明代有了日本和歌的翻译,明清时期中国出现日本题材的文学创作。明治维新以后,中国文学在文学观念和理论、文学思潮和运动、文学形式和表现技巧受到日本文学全方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和算家建部贤弘和中根元珪的累约术为例,通过探讨和算家的问题来源,复原其算法的构造思想,及其处理这些问题时与中算家的不同方法和态度,说明中日两国数学家在数学创造方面的一些异同之处.和算作为继承并发展中国古代数学的一个标本,对于深刻理解机械化程序算法体系的数学传统,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日本社科界对泰山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是宗教信仰研究,其成果最多、最成熟,其中对泰山府君、碧霞元君信仰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其次是研究唐传奇,尤其明清小说中反映的泰山信仰,另有对泰山信仰与当地民俗的关系的研究,中日石敢当信仰比较研究.谣曲《泰山府君》传播较广,而泰山诗歌主要在翻译介绍,汉诗中创作少,研究也少;散文方面主要体现在明治维新之后游记创作数量多,而研究少.此外,对泰山旅游方面的介绍、研究,近代以来渐多,是未来主要的研究趋势之一.最后,对泰山石刻书法的欣赏和研究较多,还有一些研究泰山封禅的论文和日本学者翻译、介绍泰山的译著.  相似文献   

17.
丁福保(1874-1952年)是20世纪前期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在进一步发掘史料的基础上考察了他在中日医学交流方面的工作:详细介绍了丁福保1909年赴日考察近代医学和进行医学交流的情况;对丁氏翻译日文医学著作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通过对丁氏医学译著的种类、数量、质量和传播情况的分析,着重探讨了他在引进近代西医学和日本学者用实验方法研究中医药的成果方面所起的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18.
“物理”流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一词,在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战国,此后在各种典籍中被广泛使用。其含义泛指万物之理与自然规律,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相近,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物理”一词的翻译几经变化,古代日本的科学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来华传教士译述的物理书籍也在日本被注释翻译,甲午战争后,中日两国之间科技交流的态势发生了逆转,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日中两国“物理”一词的译名先后确定,随着现代物理学的迅速发展,物理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又在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新派效法日本明治维新,以图挽救民族危亡,但结果迥异。究其原因是:两者的前提条件不同,方法、途径不同,国际环境不同。戊戌变的失败说明,离开中国实际,盲目照搬到国变革模式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数学在三代萌芽,经过春秋的发展,到战国至西汉以《九章算术》的编纂为代表,进入第一个高潮,在许多领域跃居世界前列.魏晋南北朝是第二个高潮,刘徽以演绎逻辑为主要方法全面证明了《九章算术》的公式、解法,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理论基础,并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将无穷小分割方法引入数学证明.第三个高潮发生在宋元,贾宪、秦九韶、李冶、朱世杰等创造了欧洲数学大师17-19世纪才得出的许多重大成就.上世纪70年代吴文俊指出,中国古代数学的算法具有构造性、机械化的特点,并出现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西方数学史家一直将中国排除在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之外.吴文俊提出“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与数学公理化演绎体系曾多次反复互为消长交替成为数学发展中的主流”,从而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传统数学是世界数学发展主流的一部分的问题.微积分的产生也证明中国传统数学属于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微积分产生时的推理模式不是希腊式的,而是接近中国式的.吴文俊受到中国传统数学的构造性、机械化特色以及几何问题代数化思想的启发,产生了数学机械化思想,发展了笛卡儿、莱布尼茨、希尔伯特等的设想,创立了数学机械化理论.他首先在初等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方面取得突破.接着,提出了一个将问题化为代数方程组求解的数学机械化方案.他从朱世杰的四元消法得到启示,发现了三角化整序法,是目前唯一完整求解代数方程组的方法.吴文俊指出,继续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机械化特色,实现数学各个不同领域的机械化,是绵亘整个21世纪才能大体趋于完善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