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说文解字.艹部》的词语中有不少是关于蔬菜类、草药类或者是两者兼类的植物的。但是很多词语由于许慎的说解很简单,有些甚至解释成别的意思了,致使人们不知它们的确切含义。对于这些词语,弄清楚它们的确切的含义以及和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名称,能为当代人读懂《说文解字》该章节扫清障碍,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我国民众使用中草药和食用蔬菜的基本状况。并且为现代社会人们提供药用类和食用类蔬菜一些有益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艹部》的词语中有不少是关于蔬菜类、草药类或者是二者兼类的植物的。但是很多词语由于许慎的说解很简单,有些甚至解释成别的意思,致使人们不知它们的确切含义。对于这些词语,弄清楚它们确切的含义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名称,就能为当代人读懂《说文解字》该章节扫清障碍,从而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我国民众使用中草药和食用蔬菜的基本状况。同时为当代人运用药用类和食用类蔬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艹部》的词语中有不少是关于蔬菜类、草药类或者是两者兼类的植物的。但是很多词语由于许慎的说解很简单,有些甚至解释成别的意思了,致使人们不知他们的确切含义。对于这些词语,弄清楚他们的确切的含义以及和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名称,能为当代人读懂《说文解字》该章节扫清障碍,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我国民众使用中草药和食用蔬菜的基本状况。并且为现代社会人们提供药用类和食用类蔬菜一些有益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艹部)的词语中有不少是关于蔬菜类、草药类或者是两者兼类的植物的.但是很多词语由于许慎的说解很简单,有些甚至解释成别的意思了,致使人们不知他们的确切含义.对于这些词语,弄清楚他们的确切的含义以及和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名称,能为当代人读懂<说文解字>该章节扫清障碍,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我国民众使用中草药和食用蔬菜的基本状况.并且为现代社会人们提供药用类和食用类蔬菜一些有益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择了《说文解字》中与饮食有关的一部分字,把它们分为粮食、蔬菜、肉食、酒水4大类。根据字形与字义的关系,分析了当时社会的饮食文化背景,揭示了社会发展与文字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说文解字》中“耒员”、“芳”二字释义有误,“耒员”、“芳”的本义、旁义、引申义与其他音近形近率可以进行比较,以确定它们的精神含义。  相似文献   

7.
玄应所著的《一切经音义》是注释佛经词语的一部著作。其中大量引用《说文》中的材料,有些注释和大徐本《说文解字》有程度不同的出入,从中可以发现大徐本的错误,弥补今本《说文解字》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中有许多如"宅、室"等表示"居室"的字,它们之所以没有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而归于一统,是因为它们在社会中分别充任不同的角色,体现不同的文化蕴义。《说文解字》在训解这些字字义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国丰富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9.
田红 《科技咨询导报》2013,(33):221-221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莫尔在作品《乌托邦》中展现出来的“乌托邦”,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在作品《桃花源记》中展示出来的“世外桃源”,指的都是同类内涵,具体指的是没有压迫、人民自由平等、团结友爱的幸福生活境界。虽然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早已超出了单纯的文学含义,不但代表的是那种与世无争的社会环境,也代表了人们寻求精神世界的空灵之地。  相似文献   

10.
把《说文解字》衣部117个字作为一个以形旁“衣”为义类的离心性字族进行分层系联,可以得出33个义类组。衣部字内能系联的字约为总字数的84%。《说文解字》的编排确实是“同条牵属,共理相贯”:义类组内的字相互关联,排列紧密,这是段玉裁整理《说文解字》时的一个重要依据;义类组之间的排列也有一定的意义联系,体现一种整体的构思。另一方面,衣部字是一个横向的义类聚合,因此要把117个字安排妥帖也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1.
“V+取”式双音词在十部明清小说中共见114个,附加式占多数,“取”字语法化为词缀为近代汉语的双音化做出了贡献.因为语言精确表义和简练原则的制约,“取”在现代汉语时期失去构词能力。“取”自唐而来的语法化历程适应了汉语不同时期对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简化和繁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必然现象。简化是为了控制社会用字的数量和书写更为便捷;繁化是为了社会用字的词义更为准确。在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必须依靠国家的强制措施,必须依靠语言文字工作者的指导作用。整理规范语言文字,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我们整理规范语言文字的根本目的。要确定现代汉语规范通用汉字,前提是颁布相关规定制定必要措施,整理、规范和限定“人名用字”、“生僻的地名用字”、“方言用字”。  相似文献   

13.
《尔雅》是我国训诂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百科性辞书性质的语文应用词典。自它问世以来,以迄于今,学者们的研究一直未曾停止。在古代,从两汉迄至明、清,研究《尔雅》的著作甚多,但都是围绕着词义的注释和考证,或是文字的校勘和辑佚,大抵不出训诂学之范围。自清末以后至现代,《尔雅》注疏、考释类的研究仍有余绪,且向着更细致、更深入的方面发展;但另一方面,现代学者开始多角度、多方位地从宏观理论上、从方法论上转向对《尔雅》的研究,涉及的范围已不再局限于训诂学,而是扩展到了词汇学、辞书学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一种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至今仍在使用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不仅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风貌,而且在字里行间影缩着历史的瞬间。男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地位在汉字构意中有较明显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姓”、“男”、“夫”、“父”、“君”、“士”、“祖”等字形构意,结合民俗史料,探讨古代男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变迁及其在生产、家庭婚姻生活、政治领域、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地位状况,试图让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男子社会生存状态,从文字中挖掘出更多的中华民族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汉字本身具有很高的审美性与观赏性,充分运用了平衡、对称、和谐等形式美法则,汉字以字形和字意的内在组合关系作为视觉信息传达的媒介来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汉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得到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6.
书名翻译的好坏决定着该书能否引起译入语国家的读者注意。以英国著名作家杰洛德·杜瑞尔的自传散文My Family and Other Animals的书名翻译的实际情形为例,指出只有准确把握原名的涵指意义,揭示其中蕴含的作品主题思想,并且同时照顾译入语国家读者的审美习惯,才能做到成功译介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7.
国学的概念和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诠释与解读,百多年来也一直争论不休,但国学本身的存在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绵延了五千年之久而不断、浩瀚的多学科典籍的深入研究与交融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华传统文化也正在随着中国产品越来越深入地走向世界。中华文化正面临着一个全面的辉煌时代的到来,并且必将会为全世界所全面地而不是部分地接受。我们对国学典籍进行研究,并以汉英对照表格归纳的方法加以诠释,形成一本工具书,目的就是想把“国学”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向世界推介出去。我们的研究成果之所以采用表格形,意使中英文对照的内容不致相隔太远,可突出相关内容的对比性。 如果各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人手中有了本书,相信对于他们在选择攻读方向和决定阅读材料的取舍上能够有所帮助,较快地找到自己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对于国内的青年知识界来说,又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各类经典的大概,启迪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国的汉学专家,本书对他们了解、深化和拓展自己的研究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文学人类学教程》的意义大大地超出了教材的范畴,是一部奠定文学人类学学科基础的著作;《文学人类学教程》最突出的创新和主要建树,就是文学人类学新研究范式的建构。百年来,虽然有不少近现代学者探索文化人类学方法的文学研究,但是明确作为一种整体新研究范式的提出,确实是由叶舒宪完成并由《文学人类学教程》集中体现出来的。对什么是"文学"本体论的反思和建构,是继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后最重要的文学思想。从对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继承到"四重证据法"的提出,叶舒宪以他倡导的新兴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完成了一种对国学传统方法的现代衔接与更新。从这些角度看,《文学人类学教程》无疑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