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白腐菌是一种特殊的真菌,通过分泌特殊酶系能够降解多种人工合成的染料。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特点、白腐菌生物学特征及降解机理、白腐菌处理染料废水的优势进行概述,并介绍了白腐菌降解染料的研究现状,展望了白腐菌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杨婕 《科技资讯》2009,(6):119-119
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白腐菌对染料有明显的脱色作用,针对白腐菌的特性和独特的降解机理,研究其对染料脱色降解的作用,说明白腐菌具有处理印染废水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秸秆与白腐菌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可行性。木屑,棉子壳,稻草粉。三种秸秆基质过滤染料溶液均能吸附部分染料造成染料溶液的脱色,脱色作用以稻草粉效果最好,对三种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均可达到95%以上。将白腐菌接入吸附有染料的秸秆,观察结果表明白腐菌能够在这些基质上生长,进行污染物的后续处理。表明秸秆过滤与白腐菌联合可作为染料废水的处理或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白腐菌降解偶氮金属络合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白腐菌的特性和独特的降解机理,用Corilus versicolor和Panus conchatus两种典型白腐菌降解金属络合染料,结果表明,白腐菌对这类染料有明显的脱色作用,经驯化的白腐菌对染料废液处理72h脱色率可达90%以上,测定了在特定条件下两种白腐菌产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case)的活性,讨论了染料的脱色与酶活及菌丝产量高低的相关性,认为白腐菌对该类染料的脱色作用包括物理吸附和酶促降解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白腐菌被证实可以用于分解污水中毒性大、难降解的染料.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可能干扰白腐菌生长和活性,因此探究纳米材料对白腐菌降解染料的影响迫在眉睫.评估了白腐菌降解染料活性艳红X-3B过程中不同浓度还原石墨烯对白腐菌生长和染液褪色的影响,并探讨了石墨烯对染料的吸附的贡献.结果显示,在染料降解过程中,石墨烯使得白腐菌水肿,随着石墨烯浓度的增加,白腐菌湿重增加、干重减少,但石墨烯对培养体系p H值影响不大.白腐菌能彻底降解染料,但耗时较长,加入石墨烯能加快褪色效率.石墨烯本身是良好的吸附剂,使白腐菌附近的局部染料浓度提高,因此促进了染料快速脱色.  相似文献   

6.
不同培养方式对白腐菌降解染料体系抑杂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非灭菌环境白腐菌降解染料体系的抑菌方法。采用3种不同碳氮摩尔比液体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白腐菌孢子作为种子在非灭菌环境进行培养时,3种碳氮摩尔比液体培养基在培养2 d后全部感染酵母菌,使体系失去降解染料能力;而采用先灭菌环境培养后非灭菌环境脱色的方法却获得了较好的脱色效果,3种液体培养基中的白腐菌对染料的脱色率均在70%以上,与灭菌环境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当。因此,当采用白腐菌孢子作为种子进行培养时,只有采用灭菌环境培养的方法,才能使白腐菌在非灭菌环境具有较高的降解染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白腐真菌对染料废水脱色及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介绍了白腐真菌对染料脱色和降解作用的研究进展、脱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以后真菌对染料废水的脱色及降解提供参考和依据.参考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8.
利用白腐工程菌生化降解TNT废水,其效果显著,且克服了以往白腐菌在应用上的不便,填补了国内彻底处理TNT废水的空白.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周期短、安全可靠等特点.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白腐菌对秸秆中木质素生物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白腐菌及其产生的木质素降解酶系对秸秆的木质素生物降解方法,探讨了黄孢原毛平革菌和杂色云芝单一菌株生物降解及双菌株联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规律,白腐菌双菌联合固态培养可使木质素降解率达到47.64%,脱木素选择性为4.74.采用模拟大规模白腐菌堆积培养(厚度30cm)的方法降解秸秆木质素,培养30d,木素降解率为32.54%,表明此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大规模生物顸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ABR反应器结合白腐菌好氧处理对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好氧白腐菌脱色相结合处理染料废水,比较不同充氧方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白腐菌在微孔曝气状态下脱色效果最好,总体的脱色率达到92.0%;并确定适宜的脱色条件为初始pH6,最适宜温度为36℃。  相似文献   

11.
BIO-DEINKING OF ONP AND ITS EFFLUENT TREATMENT BY WHITE ROT FUNGU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RODUCTIONIt is well known that deinking of secondary fiber can be carried out by chemical or cellulose-degrading enzymes[ 1,2]. However, due to serious pollution produced from chemical deinking and loss of yield affected by cellulosases, new approach for deinking of secondary fiber is expected. White rot fungus is a variety of microorganism that can degrade woody fiber and lignin in natural environment[3,4,5,6], lignin is one of the integrate component in secondary fiber, especially in …  相似文献   

12.
使用Volterra模型描述白腐菌在漂白废水培养基中菌体生长动力学,建立漂白废水脱色部分偶联型动力学方程,初步探讨了生物降解体系中降解菌与发色物质的反应历程,并且利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间歇反应时生物降解在漂白废水脱色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The trend of preservation of native forest and theincreasing consumption of paper and paper boardpromote both the use of recycled paper and thesearch of alternative non-wood virgin fibers. The useof wheat straw as a raw material for pulping andpapermaking seems to be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forcountries that have large plantations of wheat strawand are lack of forest resource.More and more interests are focused on thebiological treatment in the pulping process[1,2], whichis a…  相似文献   

14.
就白腐真菌漆酶对环境中几种常见的有毒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腐真菌漆酶能够很好地催化氧化芳胺类及其衍牛物,当控制苯胺浓度<800 mg/L、邻苯二胺浓度<150 mg/L时,白腐真菌漆酶对苯胺、邻苯二胺的降解率均可达90%、100%;白腐真菌漆酶对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降解效果不明显,当控制其浓度<150mg/L,对硝基苯化合物的降解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5.
白腐菌降解氯代酚类化合物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Mn^2+对白腐菌(Phanerochanete chrysosporium)产生的过氧化物酶(MnP和LiP)活力的影响及胞内外酶在氯代酚化合物降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Mn^2+对MnP和LiP的活力有显著影响;白腐菌对相对分子质量低的有机化合物的降解主要在细胞内依靠胞内酶的作用进行,而胞外酶加快了降解速率;两种胞外酶MnP和LiP在降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MnP起主要作用,LiP起次要作用。白腐茵对酚类化合物的基质亲和性较活性污泥低,适宜于高浓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白腐茵对毒性的忍受能力与活性污泥微生物相似,但处理方式和条件的改变可以提高其毒性忍受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适合于白腐菌处理碱木素废水的流化床生物反应器,采用2种运行方式,分批运行3个循环,碱木素脱色率为50%~80%,COD去除率达50%以上,连续运行55 d,碱木素脱色率达60%,COD去除率达84%.  相似文献   

17.
白腐菌ZJ-6的筛选及对合成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生物资源中筛选出一株白腐真菌ZJ-6,确定了其生长条件,实现了扩大培养,并研究了ZJ-6对4种难降解染料的脱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ZJ-6对甲基橙的脱色效率超过90%,对刚果红和次甲基蓝脱色效率达85%左右,对结晶紫的脱色效率在70%左右.白腐真菌对染料脱色的同时,自身能够繁殖生长.白腐菌ZJ-6对合成染料脱色的机理包括生物降解和菌体吸附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使用白腐菌处理马尾松木片,在短期内对木素和DCM抽提物的降解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9天后,木片中总木素含量降低3%,DCM抽提物的去除率达到20%.外源无机盐用量对白腐菌降解木素能力影响不大,但对DCM抽提物影响较大,相同培养时间在试验条件下去除率最大相差2%左右.培养期间内在木片上未见有色菌丝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