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实现对闭坑矿井水位回升的超前预防预控,结合唐家庄矿已有的观测孔水位回升数据,在传统灰色GM(1,1)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灰色——马尔可夫模型。通过对两种预测结果的模拟精度对比分析,最后选择了精度较高的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矿井2018年的井内水位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的精度为9995%,并且GM-MC模型对水位回升过程的预测与矿井内水位实际回升过程更为适合。在实际工程中,采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闭坑矿井内的水位回升过程进行预测是可行的,证明此方法对矿井制定针对性的水量排查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巷道瓦斯涌出量的灰色模型,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预报。采用残差识别方法修正GM(1,1)模型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预测精度更高。利用灰色灾变预测理论,对某矿矿井工作面瓦斯涌出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建立煤矿瓦斯涌出量灰色预测模型,并对矿井瓦斯涌出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以预测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研究目的,运用缓冲算子理论,建立了灰色系统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某矿井的瓦斯涌出量预测分析中,对该矿历年来相对瓦斯涌出量进行了灰色生成,建立了灰色预测,对照精度检验可知,达到了一级精度,预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灰色预测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对矿井的百万吨死亡率进行了预测,并通过残差修正提高了预测的精度。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冲击地压震级预测的灰色系统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建立灰色模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冲击地压的震级进行预测。通过实例计算可知,利用灰色预测有冲击地压危险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冲击地压的预测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矿井瓦斯涌出量建模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矿井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复杂,数据序列波动性较大,灰色GM(1,1)预测模型精度低,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的特点,将自记忆性原理引人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的灰色自记忆预测模型。经在韩城下峪口煤矿应用表明,该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灰色聚类评估在煤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煤矿突水带来的危害,准确掌握煤矿发生突水的可能性,采用灰色聚类评估方法,建立矿井突水预测模型,进行矿井突水预测。实例表明,灰色聚类评估方法在煤矿突水预测中可以取得满意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更加可靠。该方法在煤矿突水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灰色聚类理论的应用范围,并为煤矿突水的准确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钢桥防腐蚀涂层寿命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钢桥防腐蚀涂层的大气腐蚀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涂层保护寿命预测系统的建立,需要在包含大量不确定信息的灰色状态下进行推理。将灰色理论引入到桥梁防腐蚀涂层的失效研究中,建立了涂层腐蚀坑剥落的面积随时间变化的GM(1,1)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桥梁防腐蚀涂层寿命的一般预测公式。通过实例分析计算,该模型预测得到的腐蚀面积和实测值相对误差小于8%,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测可靠度。  相似文献   

9.
深圳卫生填埋淤堵排放的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灰色预测中的核心GM(1,1)模型将无规律的原始数据生成为有规律的数据序列后进行预测,本文对GM(1,1)模型加以改进,将灰色预测GM(1,1)模型与跳变灰过程理论结合,建立了淤堵试验渗透系数的跳变预测模型。跳变预测模型具有灰色系统只需少量数据即可建模的优点,又有跳变灰过程可处理异常值的特点。采用某填埋场淤堵试验资料,经验证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将灰色模型引入填埋场衬垫系统渗透系数预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杨斌  王军  侯孝宗 《工程与建设》2006,20(3):193-196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原理和方法,探讨了灰色动态等维新息模型在城市年供水量预测中的应用。所建模型经“未知数据法”检验比传统G(1,1)模型精度更高、误差更小。预测结果更可靠。并利用此模型对未来城市的供水量进行了灰色预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分析了辰溪矿区岩性,岩溶发育特征,裂隙隙宽及渗透张量,井下出水点及其出水量,矿坑涌水量随埋深的变化特征,断裂带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区地下水补给、造流、排泄特征。建立起了正确的水文地质模型,对正确指导矿实践,减少地下水灾害,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有重大意义。图5.表1,参3。  相似文献   

12.
为缓解矿区供排水矛盾,合理利用矿区水资源,文章以安徽省淮北平原某煤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与矿床开发利用方案相适应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利用经过识别后的数值模型,对矿坑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得到预测期内正常矿坑涌水量将由7 100m3/d逐渐衰减至5 106m3/d;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依据渗透系数的空间随机分布特征,探讨了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当保证率为90%时,预测初期可利用的水量为3 924m3/d,20a后逐渐递减为2 672m3/d。所得结果为制定矿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晓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0):12255-12267
煤矿开采矿井涌水量对于煤矿防治水以及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并对其预测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与分析。指出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应建立多因素综合模型,将传统的单一模型进行扩大,提高适用范围和预测精度;建立基于大数据的预测,将矿井涌水量与大数据有机结合,通过大数据分析涌水量的特征预测矿井涌水量;进行系统理论综合分析,将矿区涌水量作为一个系统,从时空序列中提取地下水变化特征,为涌水量的预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露天矿合理拉沟位置的确定对露天矿生产接续、剥采比控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层次分析的基本决策理论,建立露天矿拉沟位置方案综合评价分析模型,结合内蒙古宝日希勒露天煤矿煤层赋存情况及开采现状,分析了三采区上部煤层采空区重新拉沟、开采下部煤层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依据露天矿拉沟位置的选择原则以及该矿的特殊地质地形条件,设计两个拉沟位置方案,分别分析各因素对下部煤层拉沟位置选择的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最终确定出最合理的拉沟位置方案.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且计算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煤矿开采往往伴随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通过对矿井涌水、生产生活污水以及退水口河道断面水质化验和计算分析,研究分析了正常退水和非正常退水对矿区地表水资源的影响.为了保护区域水资源,既要加强退水管理,又要加强处理后水源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6.
浅埋煤层开采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井涌水量预计主要侧重于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方面的研究,很少考虑采掘过程及采后影响效应对矿井涌水量影响,基于浅埋煤层顶板出水机理及矿井涌水特征,将矿井涌水量分为固定和变化水量两部分,并依据各自的特点,提出与之配套的水量计算方法。同时,在分析首采面、次采面等各工作面间涌水相互干扰的情况下,针对不同水力边界条件,对工作面水量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进行分析。在实践中,该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条理清晰、分类明确、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东滩矿3煤开采顶板的突水水量大小,采用了先将非稳定流化为稳定流计算出稳定涌水量,再根据突水点最大突水量与稳定涌水量的倍数关系,将稳定涌水量通过比拟方法换算为最大突水量的近似计算方法,同时给出了预测模型的检验结果,并对矿区3煤顶板预测突水点进行了水量预测。  相似文献   

18.
昌福山煤矿区灰岩含水层是矿区未来井下安全生产的主要隐患.通过矿区勘探过程对地下灰岩含水层的控制和掌握情况的分析,了解矿区灰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为可能对未来矿坑产生影响的局部灰岩水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对未来矿山安全生产具有指导和帮助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预测的模糊分形神经网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模糊控制技术、分形理论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与神经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运用于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预测中.通过对采空区发火次数的时间序列的模糊分形处理,用BP神经网络对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拟合.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可靠,预测精度高,为预测采空区遣煤发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图3,表1,参10.  相似文献   

20.
 针对煤矿矿井突水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不利影响,基于水化学分析结果,建立多元混合模型模型,分析计算矿井突水水样,并与传统的BP 神经网络原理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对比,分析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符合。结果表明:多元混合模型不仅能准确分析出矿井突水水样主要来源,而且计算简单准确,受水化学分析样本量和离子种类数量限制较小,可以作为一种矿井突水水源判别工具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