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威宁县位于贵州西部,地处乌蒙山区,土地类型比较复杂,一级土地类型有8类,二级土地类型有23类,三级土地类型达80类。这些土地类型的形成与土地分异因素密切相关,本文是对该县土地分异因素的初步探讨。1 地貌形态引起的土地分异复杂多样的地形是土地产生分异的最基本、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华山地区区域分异规律和人类活动特征的研究,划分出具体的土地三级类型,土地类型、土地单元和土地素,按照土地类型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区域内土地类型的结构,依据土地发生演替的理论,提出了其演替的模式,对土地类型综合研究后,结合当地实际,指出了今后在全面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天水市为例,讨论了土地类型结构的分类与特点和土地类型结构分级的问题,认为土地类型结构具有镶嵌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区域性,土地类型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等级上的差异表现为结构越来越简单,内涵越来越丰富。文章最后讨论了土地类型的区域质量结构并指出:土地区域质量结构是土地生态设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长安县土地类型的划分、特征、结构、演替与生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长安县土地类型的调查,分析了郊区土地类型的形成和分异因素;探讨了区域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及生态特点,并结合区域地理条件,将该区土地类型划分为三级;并对该区的土地类型结构、演替和生态设计作了系统分析;从而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土地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省惠民县为例 ,对平原地区县级土地类型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 ,通过对惠民县土地分异因素全面、综合的分析 ,选择限区这一级土地个体单位进行土地类型划分 ,并针对各土地类型的特征提出了利用方式及生态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物质基础。作为生产资料,土地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从自然属性看,土地类型全面地综合地反映了各地域的自然条件。因此,研究土地类型具有实际的农业生产意义。关于土地类型,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土地类型是“以土壤为中心,并与地形,植被,水文及气候等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自然历史综合体”;有人则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土壤+地貌+植被。前一种意见,实质上是以土壤代替土地。我们认为,土地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渭南地区自然环境分异因素的分析,研究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与土地类型结构的特点,了解各种土地类型的综合生态特征和最佳生境条件,确定土地的等级关系,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土地分异规律的TM影象制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TM遥感影象土地类型解译制图的基础上,论述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土地类型的空间结构,分析不同尺度下影响交界带土地分异的各级主导因素和土地分异规律,并进一步阐明了交界带自然过渡特征的多方向性、土地分异主导因素的多样性和土地空间结构的多重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土地类型划分基础上通过对土地类型结构分析得到不同的自然地理区是基层小尺度综合自然区划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山东省惠民县土地分异因素全面、综合的分析,选择限区这一级土地个体单位进行土地类型划分,并根据土地类型结构的区域差异将限区一级不同类型的土地个体单元合并为自然区划的最小单位自然小区。这种自然区划方法能够正确反映小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对自然地理理论研究和指导区域农业产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长顺县土地分异因素的基础上,以限区为基本单元,划分了该县的土地类型。土地类型是自然生态特征和人类利用的综合产物,不同土地类型,土地利用适宜性质及存在问题不同,合理开发利用也就有不同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地貌与土地利用的相关性——以渭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农业地貌出发,分析论证了地貌与土地类型的关系,依据不同地貌上的土地类型的差异性,结合国土整治及经济效益对渭南地区三种基本土地类型提出了合理利用的途径。同时也为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提供土地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古巴比伦时期,土地买卖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私人经济活动.用于交易的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农田、房基地、打谷场、废墟地、空地等都可以自由买卖.此外,在土地交换中也涉及了不同类型的土地.用于买卖或交换的土地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土地所有权日益集中于私人手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土地类型入手,研究渭北旱原土地合理利用问题。通过分析渭北旱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将该区土地共划分为七个土地类和三十三个土地型。揭示了这些土地类型的基本特征和对农、林、牧业生产的适宜性,提出了土地合理利用方向和改造措施,即该区应坚持农、林、牧并举的方针,建成以小麦为主和商品粮基地和以林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基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骊山北麓洪积扇土地类型的调查,运用系统论、生态学观点,分析了该区域土地类型的演替动力、过程和模式,并进行生态设计,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土地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爱辉区土地类型及分布情况,分析了土地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以土地类型为基础,对栖霞县的土地资源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可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顺县土地分异因素的基础上,以限区为基本单元,划分为该县的土地类型。土地类型是自然生态特征和人类利用的综合产物,不同土地类型,土地利用适宜性质及存在问题不同,合理开发利用也就有不同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禹州市的自然地理特点出发,阐明了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地貌是本区土地分异的主导因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本区土地进行了类型划分,建立起二级土地类型自然分类系统;最后,以土地类型为基本评价单元,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土地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指出本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农用土地类型划分与制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的自然分类是土地资源研究的基础工作,土地类型的划分,一般使用三给分类系统。利用有关土件资料,辅以必要的野外调查,通过地理相关分析,最后编绘成图,将土地类型的性状特片和空间位置确定下来,为土地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天津滨海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利用不够。本文是分析土地类型与利用现状之后,提出合理利用土地依据,土地利用方向和合理布局,以便发挥土地的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