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针对IP数据包在大型网络上传输可能遇到的数据包时延、数据包重复、数据包丢弃、数据包顺序偏移、数据包错误等多种损伤或情况,研究了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测试技术,提出了适用于网络设备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并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开发了传输稳定性测试工具,运用该工具对网络设备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动化测试技术是节省软件测试开销、提高软件测试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测试用例设计、测试脚本编写是自动化测试技术的关键。本文介绍的数据输入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基于数据输入界面有XML描述的校验规则,根据校验规则自动生成大量测试用例数据,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测试用例数据的数量、覆盖范围进行控制。.本文还介绍了自动生成测试用例数据的工具软件,及所生成的测试用例在自动化测试工具中的运用方法,从而解决了大量测试数据准备、测试覆盖率、测试执行的相关问题,使用本文介绍的方法,将能在数据输入测试时大大节省测试成本,提高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多包传输网络控制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和控制器设计问题。将有时延和数据包丢失、有时延和无数据包丢失、无时延和有数据包丢失、无时延和无数据包丢失等情形的多包传输的状态反馈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为有事件率约束的异步动态系统。基于异步动态系统理论.Lyapunov稳定性原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提出多包传输状态反馈网络控制系统指数稳定的半负定矩阵条件和控制器设计。数值算例说明指数稳定的半负定矩阵条件和控制器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考虑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中,传感器与控制器间采用多包传输机制,传感器节点将测量数据封装为多个数据包发送给控制器,在每一采样时刻,同时产生的多个数据包只有一个能够发送,不能发送的数据包则被数据总线丢弃,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神经网络预估器,用预估值来更新未被传输的数据包,使多包传输分布式控制系统"变为"单包传输分布式控制系统,建立了基于状态预估的多包传输分布式控制系统模型,构建了相应的故障观测器,将观测器误差系统看成一个离散周期系统,并应用周期系统稳定性理论推导了神经网络预估器和故障观测器能够稳定工作的条件。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故障检测步骤,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故障检测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利用扩展IP选项实现IP协议与ANEP协议兼容的方法,解决了主动网数据包在Internet上的传输问题,并设计了兼容主动网数据包和一般IP数据包的主动节点上的存储链表及转发算法·最后仿真测试了主动节点和非主动节点的传输效率,表明两者传输时间的平均差值对总传输时间影响不大,并通过模拟主动节点的建立验证了将主动网技术与Internet技术相融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划分测试中测试用例最优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划分测试中每个子域错误率已知,测试资源受约束时,测试用例如何合理分配的优化问题.主要考虑了两类测试用例分配问题:测试资源受约束的测试用例分配及测试资源受约束且各个子域的可靠性要达到一定要求时测试用例的分配,证明了带约束的测试用例最优分配问题是一个NPC问题.给出了动态规划求解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是最优的,并通过随机模拟将该方法与其它常见的测试用例分配策略进行分析比较,用实验数据验证了该办法能合理利用有限测试资源,有效地提高缺陷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测试用例的设计过程对于软件测试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了测试用例及其复用技术等相关概念。其次,结合实际测试环境,针对某一矿业集团的资源管理平台(简称MT平台)完成了由制定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的选取、设计、执行、评审、缺陷分析与管理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测试用例设计过程,并对实测模块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复用。最后,从熟悉测试对象的行业背景、用户参与测试评审会议、准确定位缺陷信息三个方面对未来的测试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贺君鹏 《科技信息》2011,(9):I0081-I0081,I0128
在软件开发项目中,测试用例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软件测试全过程的核心,也是测试执行环节的基本依据.本文从测试用例的重要性,测试用例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对测试用例认识的误区等方面对测试用例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被控对象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网络控制系统,假设传感器与控制器均采用时间驱动,执行器采用片上执行机构,同时考虑到网络控制中存在的时延、数据包丢失和多包传输问题,依据数据寄存和静态调度两种方法,分别建立了多包传输MIMO网络控制系统的模型,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分别推导出了MIMO网络控制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通过Matlab中LMI工具箱实现了控制器的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且说明网络控制方法选取与网络的传输条件存在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0.
TD—SCDMA网络测试仪IP数据采集卡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顺应3G网络IP化的趋势,根据TD-SCDMA网络协议中IP数据包传输相关描述,研制了TD-SCDMA网络测试仪IP数据采集卡,利用网卡加WinPcap驱动的方法实现IP数据包采集,为上层协议分析提供有效消息。在Realtek8139网卡上的测试表明,该设计能可靠地完成IP数据包的采集,完全可以应用于当前TD-SCDMA网络测试。  相似文献   

11.
针对空中爆炸冲击波威力测试中测试环境恶劣、设备无法监控、数据回收困难等问题,基于空中爆炸冲击波力学特性和传播规律,综合运用存储测试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研究一种卫星方式通信的冲击波威力测试系统,给出了系统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测试系统能在任意环境下完成任意距离的无线数据传输,实现测试设备的无线远程监控和试验数据快速回传,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且有效提升测试试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对测试系统在网络调试助手模拟和实爆测试两种状态下开展测试试验,并将测试结果与Henrych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系统测试数据准确、传输可靠性高,满足复杂恶劣环境下装药冲击波超压实际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层的安全保密IP电话QoS保障方案并实现.在语音加解密过程中,通过多缓冲区的合理设置和加密模式的设计,降低了时延和带宽.针对网络丢包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错误隐藏技术,并与前向纠错技术集成应用,较好地完成了丢失包的恢复.采用自适应播放延迟方法,解决了时延抖动所导致的语音播放不流畅问题.在模拟发生包丢失和包错序的网络环境中进行了测试,IP电话在满足安全保密通信的前提下,时延、带宽和丢包率等指标都达到了商用电话的标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Intemet网络应用的发展要求路由器支持服务质量(QoS)控制,一个公共的要求是路由器能够基于报文头的某些字段对报文进行分类。本文针对IP报文分类提出了一种结合IP报文头特征和多级神经网络集成技术的IP报文分类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不需要ISP合作的基于代理的IP包源追查体系结构,描述了支持这种体系结构的分布式包记录代理服务器和集中式反向追查安全控制服务器的实现步骤,扩充了UnixIP包转发算法,实现了包摘要算法和自动追查系统,解决了诸如可疑包的识别、记载、追踪的安全性,节省路由器资源·通过仿真实验证明基于代理的IP包追踪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详细分析了IP和ATM网络中语音信息分组的端到端时延及其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语音CBR码流VBR转换法,以消除分组装配时延,达到降低信息分组端到端时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IP组播的通信机制,根据网络广播通信的特点,利用组播减少屏幕共享所需带宽,针对组播的不可靠传输和屏幕数据的特点,给出一套有限质量保证协议.一方面将传输区域细分成小矩形后对各自数据独立压缩和传输以尽量减少丢包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融合丢失、更新区域,并作为新传输数据来调整数据的生存期,避免冗余重传.实验表明这种传输机制能明显地节省网络带宽,提供较好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过滤器钩子驱动的数据包过滤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下网络过滤器钩子驱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下网络数据包拦截技术.该技术巧妙地将过滤器钩子挂接到系统默认的IP过滤器驱动上,实现数据包过滤,其主要依据是利用ipfiltdrv.sys所提供的功能来拦截网络数据包.  相似文献   

18.
移动全IP网络电话实现的一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移动全IP(Internet Phone)网络电话实现的一种方案.介绍了移动节点快速切换链路时在移动节点和基站之间的QoS保证和在移动IP上提供端到端的QoS机制.通过在网络中实现QoS的服务来防止传输延迟、抖动和包丢失,满足IP电话业务对于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