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无籽罗汉果果实中的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鉴定出挥发油中的24个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异丙醚(27.21%)、1,2-苯二甲酸丁基-2-乙基己酯(13.5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0.85%)、天竺葵醛(10.22%)、(E)3-癸烯酸(6.52%)、丁酸丁酯(4.99%)、乙...  相似文献   

2.
生活废水培养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中的营养物质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活废水培养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SP)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构成.用厨房废水(kitchenwastewater,KW)摇瓶培养SP,观察藻细胞在KW中的生长状态,以及低、高光照强度(36 μmol/m~2·S和108μmol/m~2·s)对SP生长的影响.化学比色法检测KW培养的sP(KW-SP)中的总蛋白质(Pr)、脂(Lip)和水溶性多糖(Ploys)等主要营养物质的构成.结果发现,SP在KW中的生长速率、生物量及产率可达在Zarrouk培养液(ZM)中的80%以上,并表现有明显氮营养缺乏特点;与ZM培养的SP(ZM-sp)相比,低、高光照强度下培养的KW-SP中Pr(分别占干质量的47.7%和40.3%)明显降低(P<0.05),Lip(26.5%和19.3%)显著增高(P<0.05),高光照强度下培养的KW-SP中Ploys(24.1%)显著增高(P<0.05);KW-SP中天冬氨酸(Asp)和蛋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0.05),精氨酸、组氨酸和胱氨酸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用生活废水培养的SP营养价值仍然较高,培养过程中氮缺乏和光照强度对KW-SP中蛋白质、脂、多糖及氨基酸构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性质(e~x)=e~x作为中间桥梁,可解决微积分中的一些命题,下面仅给出一些例子说明它庄解题中的作用。 一、若命题中含有式子f’(x) f(x)、f’(x)-f(x)及f(x)g’(x) f’(x)等等,都可试用这个性质。  相似文献   

4.
以二氰基二硫纶(mnt)和4,7-二苯基-1,10-菲咯啉为配体,混配得到Mn2+、Fe2+、Co2+配合物,通过其在丙酮(Acet)、二甲基亚砜(DMSO)和氯仿(CHCl3)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得出了电子光谱吸收带在相关分子轨道能级图中的对应跃迁关系,并对其在二甲基亚砜中的光致氧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人、机(物)、环境3个主要管理因素出发,分析了人与机、人与环境、人与物、机(物)与环境等关系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本质影响。通过中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应用链杆平衡管理模型研究了建设工程施工中的人、机(物)、环境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问题,发现用综合能力数来评价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人、机(物)、环境的综合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对安全管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铜在大气中的腐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铜在不同大气气氛中的腐蚀情况,分别介绍了铜在含有硫酸铵[(NH4)2SO4]、硫酸氢铵(NH4HSO4)、二氧化硫(SO2)、臭氧(O3)、氯化钠(NaCl)的大气中的腐蚀速率、腐蚀产物及腐蚀机理。表明当(NH4)2SO4微粒存在时,可能形成铜绿中的碱式硫酸铜。铜在含SO2+O3的潮湿大气中腐蚀很快,加入少量NaCl,会使腐蚀速率显著减少;加入大量NaCl,会使腐蚀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朊蛋白(prion prtein,PrP)在口腔正常黏膜、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参数意义。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N0 OSCC(55例)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0例)中Pr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灶大小、生长方式、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Pr P在正常黏膜、cN0 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5/30)、92.73%(51/55),PrP在正常组织及cN0 OSCC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分化分型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在中-高分化分型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PrP在cN0 OSCC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灶大小、生长方式、隐匿性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PrP在cN0 OSCC中高表达并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为cN0 OSCC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以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SEDEX方法对2006年7月北部湾南部海区调查过程中采集的表层沉积物中的总磷(TP)及各种磷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同时结合沉积物及上覆水的环境参数,讨论了磷的地球化学特征.磷(P)的6种地球化学赋存形态分为:弱吸附态(Ads-P)、铁结合态(Fe-P)、自生磷灰石及钙结合态(Ca-P)、碎屑态(De-P)、有机态(OP)及硅酸盐态(SIF-P).研究表明,沉积物的TP主要源于海区内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陆源输入影响较弱,具有保守性;Ca-P是上覆水体中活性磷酸盐(DIP)的汇;SIF-P是上覆水体中颗粒磷(PP)的汇;沉积物的粒度(GSL)是控制P形态含量重要因子;盐度(S)是影响Fe-P的含量变化的重要因子;Ca-P、De-P、SIF-P是沉积物中的"惰性磷",Ads-P、Fe-P、OP是沉积物中的"活性磷".  相似文献   

9.
本文继续描述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桩菇科(Paxill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鬼笔科(Phallaceae)、笼头菌科(Clathraceae)中的一些有毒蘑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无患子皂苷和黄酮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及其在叶中的积累动态,并对彼此间相关关系进行探讨,可为无患子的综合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无患子为材料,分别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花、果、枝、根等器官及8个时期叶片的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结果】总皂苷和总黄酮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各器官中的总皂苷质量分数(0.98%~13.26%)均显著高于总黄酮质量分数(0.31%~1.74%);果皮中的总皂苷含量最高(13.26%),其次为花(5.68%~6.21%)和叶(4.11%,8个时期平均值);各器官中总黄酮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叶(1.74%,8个时期平均值)、花苞(0.88%)、花朵(0.74%)、根(0.53%)、枝(0.44%)、果皮(0.31%)。叶中总皂苷和总黄酮在1个年生长周期内的积累规律不同,总皂苷含量总体上呈逐渐升高趋势,总黄酮含量波动变化。总皂苷含量与总黄酮含量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结论】无患子总皂苷和总黄酮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及其在叶中的积累规律各异,皂苷和黄酮的积累可能存在着间接竞争关系;除传统利用果皮部位,花和叶也是积累皂苷和黄酮的主要器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建议合理采收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1.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 (1)亚洲气候环境系统与全球变化 (2)地球系统中的水循环 (3)海陆气系统中的碳循环 (4)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2.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 (1)重要生物类群的起源、演化与环境制约 (2)地球环境事件与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次对称半正定(正定)矩阵的一个充要条件,沟通了次对称半正定(正定)矩阵与对称半正定(正定)矩阵、次半正定(正定)矩阵与亚半正定(正定)矩阵,简化了次半正定(正定)矩阵的讨论。并着重改进了文〔3〕中的两个定理,纠正了文〔3〕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证明疣状柳珊瑚(Verrucella umbraculum)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八放二萜类化合物,并获得结构新颖的八放二萜类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反相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以及文献对照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从疣状柳珊瑚分离得到10个八放二萜类化合物,鉴定为junceellin A(1)、renillafoulin A(2)、praelolide(3)、(-)-11α,20α?epoxy-4-deacetyljunceellolide(4)、umbraculolide A(5)、umbraculolide C(6)、junceellolide A(7)、13-deacetylnui-inoalide A(8)、erythrolide T(9)、erythrolide U(10)。【结论】化合物3~10为首次从疣状柳珊瑚中分离得到,丰富了该属柳珊瑚中的化学成分类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超微粒子。内容包括制备方法,粒度大小的测定方法,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在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尖端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今后优先考虑的课题:(1)从国外引进的感光材料、电子元件材料等的生产变成国内生产; (2)精密陶瓷; (3)传感器; (4)超微粒子在光化学,激光化学的应用; (5)超微粒子在分子电子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主要探讨现有的人参鉴定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鉴定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综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多位点探针DNA指纹图谱和微卫星标记技术(SSR)等在人参物种鉴定中的应用,并对每种技术进行了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实验得到的数据和合理的理论公式,模拟了若干年后放射性核素Eu(Ⅲ)在被压实皂土中的扩散和迁移行为.分析了时间、皂土中水的流速、Eu(Ⅲ)在被压实皂土中的吸附分配系数对Eu(Ⅲ)在被压实皂土中迁移和扩散的影响.计算结果发现,Eu(Ⅲ)在被压实皂土中的迁移主要受水的流速和分配系数的影响.3m厚的皂土可以有效的阻滞Eu(Ⅲ)从皂土扩数到环境中.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油瓜(Hodgsonia macrocarpa)全株植物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C18等色谱方法对油瓜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核磁及质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油瓜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2,6-Dimethoxy-4-methylphenol(3)、蔗糖(4)、葡萄糖(5),用自由基清除率实验检测化合物的氧化性.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和3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几种新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分析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几种发展较快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如固相微萃取(SPME)、微波辅助萃取(MAE)、加速溶剂萃取(AS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凝胶渗透色谱(GPC)、基质固相分散技术(MSPD)的原理及其在茶叶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某焦化厂所用煤样及生产出的焦炭、焦油和氨水中铅(Pb)含量分析,研究铅在焦化产物中的浓度分布,结合煤焦化模拟实验,获得炼焦过程中Pb在固相(焦炭)、液相(焦油和氨水)和气相产物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65%(质量分数,下同)的Pb残存在焦炭中,7%的Pb转化到氨水里,焦油中的Pb含量占总量的4%,24%的Pb转化到煤气中.  相似文献   

20.
337铀矿床REE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37铀矿床产于贵东花岗岩体东端,含矿主岩为晚期补充侵入体γ_5~(2(3)B)花岗岩,其热液铀矿脉严格地受裂隙构造密集带控制。经REE地球化学研究表明:(1)电气石化自变质作用可以促使REE,特别是HREE向热液流体中转移;(2)热液铀矿脉中的REE对γ_5~(2(3)B)花岗岩既有继承性,又有演化性:(3)含铀热液流体中的REE同U一起呈含CO_3~(2-),F~-络合物形式迁移、分异和沉淀;(4)337铀矿床中的REE和其它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γ_5~(2(3)B)花岗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