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冲 《华东科技》2022,(3):16-17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三聚氰胺自此成为全国人民的"眼中钉""肉中刺".2022年,"超级塑料"的到来,给三聚氰胺带来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机会. 在三聚氰胺化合物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创造出了一种新材料,它比钢材硬两倍,却只有塑料那么轻,为塑料领域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未来或许可以改变我们的日常...  相似文献   

2.
通过外加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溶液到盆栽的小麦和玉米试验中,采用高速液相分析植株体内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植物体内的三聚氰胺含量与土壤中外源添加的三聚氰胺数量没有关系,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土壤中的三聚氰胺;植物在生长过程可以合成一定数量的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在植物体内,三聚氰酸的数量大约是三聚氰胺的含量的50-100倍;植物体内三聚氰胺含量与三聚氰酸没有相关关系,二者可能不属于同一代谢系统;当土壤中含有一定数量的三聚氰胺时,不会增加植物体内三聚氰胺的含量,同理,肥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三聚氰胺不会影响植物体内三聚氰胺的含量;土壤中外加一定数量的三聚氰胺,对植物生长本身不构成影响。所以,在肥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三聚氰胺对植物生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刘淑红 《科技资讯》2010,(26):10-10
本试验在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的传统工艺基础上,选用三聚氰胺、甲醛、氨基磺酸为主要原料,提高了甲醛、氨基磺酸与三聚氰胺的投料比,使合成的三聚氰胺高效减水剂具有较的高磺化度;使合成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胶凝现象;通过对磺化反应时间及PH值的控制总结出合成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产品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性能做了测试。  相似文献   

4.
动物通过饲料会把三聚氰胺带入体内循环。因此动物性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问题,也愈来愈受到社会关注。本实验通过系统的喂食肉鸡,观察肉鸡重量及体内残留,初步进行动物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及动物体内三聚氰胺残留量的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三聚氰胺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三聚氰胺性状,对鸡蛋中三聚氰胺检测进行了方法建立及实际样品测定.试样用三氯乙酸溶液-乙酸铅提取,用C8柱进行分离,在240nm紫外波长下检测,外标法定量.三聚氰胺在0.200~1.500 m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三聚氰胺添加回收率在94%~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5%,满足鸡蛋中三聚氰胺含量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姜闪闪 《华东科技》2008,(11):56-57
三聚氰胺事件祸根何在? "毒奶粉"中导致婴幼儿肾结石的元凶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些不法业者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升牛奶榆测巾的蛋白质含量指标.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美国大量宠物的非正常死亡事件以及2008年中国奶制品的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在中国乃至世界均引起三聚氰胺的恐慌。随之,国内一些蛋白饲料原料被检出高含量三聚氰胺、饲料产品中也屡有三聚氰胺被检出,导致了全社会对饲料安全的信任危机,给我国饲料产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谢锋  杨鸿波  文锡梅  李荣华  申鹰 《贵州科学》2012,30(6):52-54,89
研究三聚氰胺在特定温度条件下的快速生物降解。将受试物三聚氰胺和参比物定量加入一定体积的已接种少量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三聚氰胺作为唯一的有机碳源,在黑暗恒温条件下保持受试物溶液完全充满密闭瓶。根据在28d中溶解氧的消耗来计算降解率。受试物三聚氰胺生物降解时微生物菌落消耗的氧量经平行试验的接种空白对照校正后,以ThOD的百分数表示降解率。参比苯甲酸钠28d降解率为71.4%,而三聚氰胺降解率为6.73%。判定三聚氰胺属于不易快速生物降解物质。  相似文献   

9.
<正>据权威部门统计,上万婴儿因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患肾和泌尿系统结石病症并有致死病例,那么,三聚氰胺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往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什么是三聚氰胺?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分子式为C3N6H6,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又简称为三胺、蜜胺、三聚氰酰胺、氰脲  相似文献   

10.
用盐酸浸取含15.84% P2O5的浏阳贫磷矿制取粗磷酸,以三聚氰胺为磷酸沉淀剂从中分离磷酸,研究单因素实验条件下反应温度、搅拌时间、反应物摩尔比以及三聚氰胺加料方式对磷酸沉淀率的影响,并考察沉淀物中夹带的盐分氯化钙的洗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25~30 ℃、三聚氰胺与磷酸摩尔比为2-1、三聚氰胺分成两份进行两步沉淀、各搅拌60 min为三聚氰胺沉淀磷酸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磷酸沉淀率大于99%;在磷酸三聚氰胺沉淀中夹带的氯化钙在固液质量比1-5、温度40 ℃和搅拌60 min下用水反复洗涤3次后可被完全去除;再将净化后的磷酸三聚氰胺与氨水反应,制得了符合GB 10205-2001标准的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产品.该工艺路线可行,反应条件温和,中间媒质三聚氰胺可循环使用,以氯化钙副产品替代了磷石膏的产出,减缓了硫资源的消耗,避免了硫酸根对三聚氰胺沉淀的影响,适合于贫磷矿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光谱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非共价印迹法,以三聚氰胺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实验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对甲醇溶液中三聚氰胺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结合能力,对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的富集率可达98%以上.并结合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结合机理进行了初步解析.  相似文献   

12.
吴北辰 《科技资讯》2009,(14):158-158
三聚氰胺性质和用途,三聚氰胺泛滥的原因,检测主要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洲定法简介及避免三聚氰胺泛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纤维的韧性,在体系中引入苯代三聚氰胺.采用IR、DTA、TG和电子拉伸机研究了后处理工艺(后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对改性纤维结构、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苯代三聚氰胺的改性原理.结果表明,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树脂纤维与未改性的纤维比较,韧性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阻燃性能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4.
邓樱花  徐小琴  苏明伟 《科技资讯》2013,(16):229-229,231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有机化工产品,由于其含氮量高达66%,因此近年来被不法商家利用。国外三聚氰胺的分析方法很多,本文综述了三聚氰胺的各种检测方法,并且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实用性,意在找出最快速、便捷、成本低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牛奶和奶糖中的三聚氰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建立一种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痕量三聚氰胺的新方法.方法 以高度压差进样,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对三聚氰胺进行分离检测.结果 三聚氰胺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在1~1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04,检出限为0.27μg/mL(S/N=3).应用于牛奶和奶糖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81.36%~93.52%,相对标准偏差为2.82%~5.89%.结论 该法可用于食品及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三聚氰胺-双氰胺甲醛共聚树脂磷酸盐(PMDF),用红外分析仪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配比下产品的性质。结果表明,当n(三聚氰胺):n(双氰胺)为1:0.15,n(甲醛)=n(双氰胺)+3n(三聚氰胺)和,。(磷酸):n(三聚氰胺)=1:1时,产品的粘度、含磷量适宜,甲醛释放量低于德国E1级标准,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三聚氰胺加工项目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聚氰胺加工项目产品市场情况、建设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指出三聚氰胺加工应走集中化、深加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韩德红 《科技信息》2011,(35):190-191
该项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一种新型的定量测定三聚氰胺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三聚氰胺与甲醛和含有活泼氢的羰基化合物之间进行的络合反应,反应形成的复合物在207nm处有一最大的特殊吸收峰。利用峰的特殊性和吸光度大小来测出三聚氰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刘大海 《青年科学》2008,(11):43-43
2008年10月7日,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公告称,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聚氰胺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在食品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三聚氰胺可能由各个环节污染食品。但是,如果非蓄意添加,进入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微乎其微,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为防止人为添加,国家制定了相关的限量标准,超过此限量,则不能销售。密胺餐具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缩合而成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合格产品中的游离态三聚氰胺及甲醛单体几乎没有,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在使用时,应避免在微波炉内加热、高温使用或盛装油类食品等,正确的使用密胺餐具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