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淼等 《科技信息》2014,(14):1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α-L-岩藻糖苷酶(AFU)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5例健康人群分别检测AFP、GGT和AFU,分析采用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特异性和敏感性有无明显差异。结果:与健康人群组比较,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GGT、AFU的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使用AFP、GGT和AFU比较,联合检测AFP、GGT、AFU其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和敏感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FP、GGT、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三种标志物的方法,能提高其检测的阳性率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血清中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高尔基体蛋白73(CP7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对原发性肝癌患者(55例)、良性肝病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60例)共175个血清样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甲胎蛋白含量,用速率法测定α-L-岩藻糖苷酶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GP73含量。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AFU和GP73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和GP73阳性率分别为65.6%、74.9%、83.2%,AFP、AFU和GP73联合检测阳性率可提高到95.2%。联合检测AFP、AFU和GP73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率,尤其是AFP阴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率,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血清甲胎蛋白和a-L-岩藻糖苷酶联合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和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联合检测、血清AFP,CAl9-9,CYFR21-1的联合检测、AFP与GGT,ALP,LDH的联合检测等综述了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EA、TPS对肝转移癌的辅助诊断和术后随访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酶联免疫吸附法(EIA)检测273例原发性肝癌和127例肝转移癌血清CEA、TPS水平.结果肝转移癌组CEA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原发性肝癌组(p<0.01),TPS无显著性差异(p>0.05),CEA、TPS水平和阳性率在不同来源的肝转移癌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TPS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EA,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转移癌组AFP浓度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原发性肝癌组(p<0.01).102例肝转移癌治疗后有效果的患者血清CEA和TPS浓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无反应、治疗后再次复发及保守治疗病例在自动出院前与治疗前比较,CEA和TP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CEA与AFP联合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癌的鉴别诊断,CEA、TPS可以作为肝转移癌效疗观察、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生物发光免疫分析法、 比色法联合检测确诊的原发性肝细胞癌(53例)、 乙型病毒 性肝炎(80例)、 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34例)患者同份血清的肿瘤标志物甲种胎儿蛋白( AFP)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 结果显示,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血清TSGF和AFP与其他 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 原发性肝癌组中TSGF与AFP联合阳性检出率为96.2 %. 关键词: 生物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甲种胎儿蛋白;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原发性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大鼠肝癌模型造模各阶段血清中TGF—β1和HSP70水平并与传统指标AFP比较,对其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做综合的评价。方法:用CCL4诱导大鼠肝硬化基础上的肝癌模型。从造模第6周起,每两周心脏采血一次,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GF-β1、HSP70和AFP水平,并取部分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造模第8周发生肝硬化,第10周发生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肝癌结节。造模第10周TGF-β1和HSP70水平即显著升高,TGF-β1在肝硬化阶段无显著升高,而HSP70则略微有升高,二者特异性分别为90%和60%,阳性率分别为55%和70%,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0%,造模第12周的阳性率分别达85%和90%,联合检测阳性率达100%;AFP水平在造模第12周才有显著升高,肝硬化阶段也有升高并与早期肝癌无显著性差异。其阳性率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30%。结论:传统指标AFP对极早期的肝癌不敏感,特异性不高,而TGF-β1和HSP70均较AFP敏感、特异,二者联合可提高检测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探讨研究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胆碱酯酶(CHE)、α-岩澡糖苷酶(AFU)、腺苷脱氨酶(ADA)、总胆汁酸(TBA)及前白蛋白(PA)等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0月之间兰州市残疾人托养就业康复中心收治的112例肝病患者和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是否患有肝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LAP、CHE、ADA、AFU、TBA及PA等生化项目检测。在生化检验指标中发现观察组ADA、AFU、LAP、TBA、ALT、AST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PA、CHE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AH)的ALT、AFU和TBA三项指标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指标;慢性肝炎(CH)的ALT和TBA两项指标的含量升高和PA含量的降低均明显于其他指标;肝硬化(LC)的ADA含量升高与PA和CHE的含量降低明显于其他指标,肝癌(HCC)的AST和LAP两项指标的含量升高明显于其他指标。在进行病毒性肝病诊断的过程中,检测血清LAP等8项生化指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应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YSC,RBP及传统肾功能指标对肾炎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肾炎早期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Ⅰ组,肾衰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Ⅱ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CYSC,RBP及与传统肾功能指标的含量.分析CYSC,RBP对肾炎早期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Ⅰ组、Ⅱ组血清CYSC,R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组BUN,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中CYSC,RBP含量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指标,随着肾功能损害加重血清CYSC,RBP含量逐渐升高.结论血清CYSC,RBP对肾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通过联合检测CYSC,RBP可提高对肾炎早期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H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PHC患者98例,肝硬化患者50例,慢性肝炎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50名;检测其血清PIVKA-Ⅱ、AF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并计算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诊断PHC的临界值:血清PIVKA-Ⅱ为40 mAu/mL,AFP为20 ng/mL.结果 PHC组血清PIVKA-Ⅱ、AFP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5);血清PIVKA-Ⅱ、AFP及联合诊断PHC的AUC面积分别为0.931、0.887和0.934,灵敏度分别为89.80%、84.70%、91.80%,特异度分别为88.70%、87.30%、84.00%;将40 mAu/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β_2微球蛋白(β_2-MG)和尿转铁蛋白(TRF)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3种检验指标的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YS C,β_2-MG和TR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据临床病理分型的Ⅱ,Ⅲ,Ⅳ型患者血清中CYSC,β_2-MG,TRF水平浓度均高于Ⅰ型,血清水平呈递增性升高.结论通过联合检测CYSC,β_2-MG,TRF有助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诊断,并且能够准确、灵敏地反映肾小球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名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观察组,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ys C以及RBP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Cys C的含量分别为(2.97±1.06),(0.95±0.62)mg/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RBP的含量观察组为(105±30.5)mg/L,相比于对照组的(38±10.3)mg/L明显升高;单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Cys C 84%、RBP 76%,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0%,和单项指标相比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两项指标研究发现:血清Cys C和尿RBP的含量呈正相关(r=0.921,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Cys C和RB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血清Cys C和RBP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检出率和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单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置放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74例,其中35例行单纯TACE治疗(TACE组),39例行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置放术(联合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癌活性指标,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8周,联合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C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E钙粘连蛋白(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均明显低于TACE组(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7个月,明显长于TACE组的4.4个月(P0.05);联合组1 a生存率为10.26%,明显高于TACE组的0.00%(P0.05).两组均无手术相关性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且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置放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使用价值。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0例)。另随机选取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4组患者血清Cys-C、Hcy、hs-CRP、mAlb、Cr指标,并对比检测结果。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Cys-C、Hcy、hs-CRP、(mAlb/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C、Hcy、hs-CRP水平及(m Alb/Cr)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Hcy、hs-CRP、(mAlb/Cr)四者单独检测阳性率均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和Hcy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血清Cys-C、Hcy、hs-CRP、(mAlb/Cr)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γ-GT的活力简易测定法对482例健康人和56例各种肝病及少数确诊为其它疾病的患者进行了血清γ-GT测定的临床观察。初步证实,该测定结果对肝胆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所帮助,尤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度很高,阳性率达100%。但由于其特异性欠佳,所以在临床应用时,要注意全面考虑。但对γ-GT明显增高的病例应考虑是否有肝胆疾患的存在,对肝癌的可能性更要充分注意。本文以本法对482例健康人进行正常值调查,结果为25.5±6.5单位,此结果与国内有关报导基本符合。对成人组与儿童组、男性组与女性组的结果分别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t<0.05,说明不同年龄和性别,其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探讨HBV感染模式与肝硬化及肝癌的关系,为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ELISA法对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五项标志物作定性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DNA定性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硬化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率在66.7%以上,临床意义的乙肝恢复模式对肝细胞依然有很大的损害.[结论]长期HBV感染是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诱因之一,对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员应定期做肝功能检查,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6.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状况及其相关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2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首次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87例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尿素-14C呼气试验分别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Hp,通过分析Hp感染率与HBsAg、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来探讨Hp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①原发性肝癌患者Hp感染率为62.10%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的41.00%(P0.05),年龄与性别特征与Hp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原发性肝癌组Hp的感染率在HBsAg阳性的患者中为71.15%明显高于阴性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原发性肝癌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Hp的感染率:A级(47.83%),B级(74.07%),C级(85.71%),从A到C,Hp的感染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Hp可能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桥梁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肺结核病患者150例,其中活动性肺结核68例,非活动性肺结核82例;同时选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5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收集受试者血样并检测TB-IGRA阳性率和D-D、HsCRP、ESR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患者血样内D-D、HsCRP、ESR水平、TBIGRA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患者D-D (92.65%)、HsCRP (88.24%)、ESR(91.18%)、TB-IGRA (98.53%)的单独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D-D、HsCRP、ESRTB-IGRA的联合检测阳性率(92.65%)高于非活动组(74.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D、HsCRP、ESR、TBIGRA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四项联合检测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HA、LN、PⅢNP、Ⅳ-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测定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对235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及46例健康人血清HA、LN、PCⅢ、Ⅳ-C检测,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4项指标定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结合临床初步评价这四种1995年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推荐的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纤维化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30例肺癌患者和3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NSE的含量.结果:肺癌组血清CEA、CYFRA21-l、NSE的含量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A、CYFRA21-l、NSE联合检测阳性的敏感性(70.0%)最高,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清CEA、CYFRA21-1、NSE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有助于对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肌红蛋白(Myoglobin,Mb)、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对71例AMI患者、6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58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Mb、cTnT、Hcy和hs-CRP水平测定,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AMI、UAP、SAP三组患者血清Mb、c Tn T、Hcy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且四项指标升高与AMI呈正相关(r=0. 972、0. 998、0. 761、0. 516); Mb、cTnT、Hcy和hs-CRP单项指标检测对AMI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2%、94.4%、62.0%、94.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0. 001);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均达100%,且灵敏度与特异性之和最大。结论血清Mb、c Tn T、Hcy和hs-CRP水平变化与AMI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以上四项血清指标对AM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