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建立了河口及近岸沉积物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以25.0 mL二氯甲烷为萃取剂,超声萃取沉积物中的目标物,经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分离后,用8.0 mL乙酸乙酯淋洗,使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模式(SIM)对目标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9.6%(0.10μg/g,n=6),加标回收率在71.3%~106.8%之间,检出限为0.3~5.2 ng/g,可应用于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中PAEs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是一类常用的增塑剂,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广泛使用.PAEs是较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通过饮食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具有生殖毒性,与很多生殖疾病及癌变关系密切.我国居民暴露于PAEs非常普遍,PAEs的人体暴露研究已在我国广泛展开,本文以PAEs外暴露和内暴露两个方面为出发点,系统综述了我国不同地区居民经室内空气、灰尘、食品及个人护理品等介质,PAEs的外暴露水平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居民尿液中PAEs的内暴露水平,分析我国居民体内PAEs的暴露情况以及各种PAEs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内暴露和外暴露同步研究、人体PAEs暴露质量平衡模型以及PAEs职业暴露等是未来人体PAEs暴露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常用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理化性质及对人体安全的影响,对常用的白酒塑化剂检测方法进行了综合阐述,分析了白酒不同生产工艺环节塑化剂来源,提出了白酒生产中PAEs风险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4.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acid esters,PAEs)是一类生产量大、应用广泛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同时,PAEs作为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及生态环境都具有潜在威胁.人工湿地系统作为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已被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污水,但其对PAEs的去除效率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对天津一个实际运行中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中进出水及单元内部水样的采集,探讨处理单元水中常见的4种PAEs,即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进出水及湿地单元内部均检测到4种目标PAEs,进水及出水中PAEs平均总质量浓度分别为2.53、0.98μg·L-1,在湿地单元内部存在PAEs质量浓度随着水流方向降低的趋势,其中,DMP的质量浓度始终都低于另外3种PAEs的质量浓度.该人工湿地对DMP、DEP及DBP的去除效果较好,而对DEHP的去除效果则较差.  相似文献   

5.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黄海海洋大气中六种主要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利用加标回收实验、空白实验、穿透性实验以及检出限等措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对黄海海洋大气中PAEs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海海洋大气中PAEs总浓度范围为75~311 ng/m3,平均浓度为190 ng/m3。Di BP为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达161 ng/m3。黄海周边地区释放的污染物对黄海大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选取北京市某高校西城校区大学生宿舍为研究对象,采集宿舍中降尘样品,分析宿舍降尘中PAEs的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宿舍降尘中PAEs的检出率为100%,PAEs浓度范围为62.4~1847.3μg/g.降尘中共检出4种PAEs,分别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icyclohexyl phthalate,DCH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检出率范围是11.3% ~100%,其中DCHP和DEHP是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是23.9~922.6μg/g;其次是DBP和DIBP,浓度范围是nd(未检出)~444.4μg/g.宿舍降尘中PAEs的污染程度:女生宿舍>男生宿舍,背阴宿舍>向阳宿舍,表明宿舍内PAEs污染与宿舍朝向和宿舍成员性别有关.大学生PAEs的口入暴露量中值为nd(未检出)~5.68×10-2μg/(kg·d),DEHP的致癌风险中值为7.95×10-7,表明大学生宿舍室内PAEs污染较严重,且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应引起更多关注并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物质被广泛应用到增塑剂、个人护理品中,并成为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因其具有拟/抗雌激素活性、拟/抗雄激素活性、拟/抗甲状腺激素活性等内分泌干扰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概述环境中PAEs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水环境中PAEs的最新去除方法,重点介绍了高级氧化法对PAEs的去除及在处理过程中其内分泌干扰效应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水环境中PAEs处理的重要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并线工况下车载雷达有效目标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车载雷达在前车切入工况下同车道目标检测的实时性,在前方目标有效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此种工况的目标快速检测方法.采用Kalman预测作为目标有效性判断准则,并引入有效概率表征目标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大目标搜索范围,建立有效概率继承机制,提高前车并线工况下目标检测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快速检测方法在有效排除路旁干扰物和虚假目标的影响以及鲁棒检测目标的同时,提高了前车并线工况下目标检测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分离检测12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增塑剂的方法。考察了缓冲液类型及质量浓度、pH、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乙腈体积分数等对12种PAEs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微乳液组成为:质量浓度为33.1mg/mL的SDS、66.1mg/mL的正丁醇、8.1mg/mL的正辛烷,体积分数为12%的乙腈、77.3%的6mmol/L磷酸盐-硼砂缓冲液(pH值为9.0)。当分离温度为20℃,分离电压为20kV,检测波长230nm时,12种PAEs在20min内达到基线分离。12种PAEs的平均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85.3%~96.9%和3.4%~6.8%,方法检出限(S/N=3)低至0.5μg/mL。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试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黄酒样品中12种PAEs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雨雪等动态背景严重影响目标检测和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利用误检信息消除雨雪干扰的方法.首先采用背景差法进行初始运动检测,对每个像素点进行前背景分类,获得候选前景第一次分类的二值序列;继而统计该二值序列的码元跳变次数和高电平时间,将2个数值作为特征向量;然后利用K均值分类算法进行候选前景的二次分类;最终提取真实运动目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背景差法,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去除雨雪动态背景导致的目标检测干扰.  相似文献   

11.
测定市售的一次性塑料餐盒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质量分数和探究其向食品中的浸出规律,由此评估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以聚丙烯(PP)塑料餐盒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样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并依据GB/T 23296.1—2009要求,选择水、4%乙酸、10%乙醇和异辛烷为食品模拟物,考察塑料餐盒中PAEs的浸出率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运用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价由此造成的健康风险。16种PAEs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Ph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00%、78%、78%、92%、85%,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140~0.829、0.237~1.676、ND~0.995、ND~2.302、ND~1.714、ND~0.213 mg/g;但在4种食品模拟物浸出实验中仅检出4种PAEs(DEP、DBP、DIBP、DEHP),浸出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异辛烷、10%乙醇、4%乙酸、水;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浸出率越大。暴露评估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在25、40、55 ℃下,人群对浸出PAEs日暴露量的致癌风险为1.09×10-8、4.52×10-8、1.83×10-7;总非致癌风险分别为1.10×10-4、3.62×10-4、1.21×10-3。结果表明:PAEs可通过与塑料餐盒接触迁移至食物中,但由此造成的健康风险在U.S. EPA推荐的人群可接受水平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彩色图像的人体跟踪算法鲁棒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对目标进行跟踪时,受到光照变化、复杂背景、物体遮挡等因素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利用Kinect采集深度图像进行人体目标跟踪.首先在深度图像中通过用户索引检测出人体目标,可方便地去除图像中复杂背景的干扰.然后利用基于角点的自动初始化方法得到人体的轮廓信息,再结合Snake算法实现人体目标跟踪.最后将该算法与基于深度图像的Camshift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室内应用Snake算法不受灯光和复杂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能对人体目标进行实时跟踪,且比Camshift算法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跟踪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应用拉曼光谱技术检测β-胡萝卜素溶液样品,检测到β-胡萝卜素溶液样品拉曼光谱的频移值分别为1003,1164,1524cm^-1.证明正常人与癌症患血清拉曼光谱是由人体血清中β-胡萝卜素分子产生的.在实验中发现β-胡萝卜素样品的拉曼峰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强度下降很快,发生了明显的光分解;而人体血清中β-胡萝卜素的拉曼峰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强度不下降,没有观察到光分解的实验现象.分析认为,人体血清中可能存在着一种传能机制。  相似文献   

14.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作为增塑剂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由于其具有肝毒性、致癌性和干扰内分泌等毒害作用,会扩散进入环境造成潜在危害,而细菌降解增塑剂PAEs类化合物是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方法。该论文概括了增塑剂降解细菌的多样性、降解途径、降解基因、降解酶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对解决增塑剂PAEs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应用重组维甲酸X受体(RXR)基因酵母筛选南方某污水处理厂进水、不同工艺出水的维甲酸干扰活性;结合大鼠肝均浆(S9)体外代谢方法,检测样品间接维甲酸干扰活性.结果表明:进水、出水样品均不能诱导RXR介导酶活性,但在高富集倍数下,样品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抑制9-顺维甲酸诱导酶活性,表现出维甲酸拮抗效应;在添加S9体外代谢活化后,所有样品均检出类维甲酸干扰活性,部分样品还检测出抗维甲酸活性,表明城市污水样品中存在大量具有类/抗维甲酸干扰活性的化合物.研究结果证实,现行处理工艺对类/抗维甲酸干扰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重组基因酵母结合S9体外代谢活化体系可用于水环境样品类/抗维甲酸干扰效应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6.
以标准物质作为参考,选择空白值、精密度、试剂消耗量、消解时间等参数,并从时效性和实验消耗成本上比较分析了检测大米中镉常用的3种消解方法: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试剂消耗量最少,消解时间最短,精密度为2.3%,适合挥发性元素、质控样品检测;干灰化法空白值小于1×10-5 mg/kg,操作简便,受高温加热的影响相对误差较大,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湿式消解法前期设备投入少,一次性可处理样品18个,但空白值较高,由于方法成熟,为常规实验中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了解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物质对电活性生物膜(EABs)的毒性作用,在总结目前自然水体和废水处理系统中PAEs浓度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PAEs等毒害物质对生物膜的影响机制,指出PAEs对EABs性能的潜在影响机制主要包括影响电活性微生物的定殖、EABs的演替及EABs的功能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用非完全消化法处理萝卜样品,即在低温下用浓硝酸消解样品,再用盐酸及乳化剂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解消解产物而配制成均匀、透明的样品溶液.以空白溶液为参比,用工作曲线法测定.建立了快速测定箩卜中镁、锌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样品处理条件、化学干扰、试液粘度与空白溶液粘度的一致性、背景吸收干扰及检出限进行了考察.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相对误差小于±1.6%.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用GC/MS同时测定废水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方法.在优化条件下,测定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线性范围为0.2~2.0μg/mL,检测限为0.1~2.2 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0%~12.64%;实际水样中测定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加标回收率为82.0%~116.7%.将本法用于废水、江水及自来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水样中均检测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及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三种酯均未检测出,人工湿地能够去除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DEP,DBP及DEHP的去除率分别为64.6%,44.6%与18.6%.  相似文献   

20.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AS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建立了5种食用菌香菇、蘑菇、黑木耳、银耳和金针菇中25种常用农药多残留同时检测方法,样品于加速溶剂萃取仪上进行提取,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然后用活性炭和PSA混合SPE小柱进行净化,待测物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GC-MS/MS)上测定.分析物在10~5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线性良好.分析目标物添加水平为0.005~0.16mg/kg时,回收率范围为70%~108%,RSD范围为4.0%~14.7%,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25种农药的最低检出限为0.1~0.8μg/kg,最低定量限为1.0~3.2μg/kg.应用加速溶剂萃取提高回收率和实验稳定性,同时避免有机溶剂和人体长期接触;GC-MS/MS母离子和子离子一一对应的多反应监测模式有效去除基体杂质干扰和假阳性现象.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定性准确等特点,对保障食用菌安全,促进食用菌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文中建立的分析方法,在1419份样品中检出的农药残留包括甲胺磷、毒死蜱、甲氰菊酯及联苯菊酯,检出浓度在0.016~0.63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