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移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章在分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移民存在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本着时序协调性、空间协调性、要素协调性等原则.探讨了实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生态优先战略、多元经济战略、城镇化战略和科教振兴战略.以期对西北地区生态移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沙漠、沙漠化土地和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不仅自然抗灾能力弱,而且沙助风威,可以加大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机率及其破坏力。大气环流规律给我国西北地区带来频繁的大风和干旱,我们还无法避免。历史上在这些地方形成的诸多的沙漠、戈壁,还不可能对其进行根本治理。但是,通过保护沙生植被,治理沙漠化土地,科学经营、管理和保护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资源,以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提高其抗灾能力,削减风沙天气灾害次数和强度,减少灾害损失,则是完全可能的。今年5月上旬发生在西北地区的特大沙尘暴天气,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60万亩,造成5.4亿元经济损失和85人死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人们常说“水火无情”,看来风沙也是无情的,有必要把风沙灾害的防治提高到和防治水灾、火灾同等重要的地位。风沙灾害的防治工作综合性很强,其中保护脆弱生态系统是根本性的任务。这些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和单位在沙  相似文献   

3.
干旱是我国自然灾害中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当前已有学者对我国明清时期华北、华中、江南地区的干旱灾害进行较多的研究;而关于河南省的干旱灾害的研究,尤其是干旱灾害等级的划分标准和时空变化特征仍鲜有报道.基于此,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河南省干旱灾害的等级划分与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明清时期河南省共发生轻度旱灾115次、中度旱灾86次、重度旱灾7次,特大旱灾29次;(2)在时间分布上,干旱灾害年际变化呈现波动性,同时与"小冰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3)在空间分布上,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呈现出西北部较多,东南部较少的特征.其研究结果对探索未来气候变化规律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基于观测数据得到的帕尔默干旱指数(Dai-PDSI)和树木年轮重建的帕尔默干旱指数(MADA-PDSI),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湿分布及变化特征.通过对1951-2005年夏季Dai-PDSI数据的REOF分析,可将中国西北地区划分为3个典型干旱区:南疆干旱区、北疆干旱区和西北东部干旱区.区域平均PDSI分析结果表明,自1951年以来,南疆呈现出明显的变湿趋势,北疆地区先变干后转湿,而西北东部干旱化趋势明显.近700年来的相似干旱期的分析结果显示,各类型相似干旱期都有其共性,南疆相似干旱期的主要特点是干旱从西北向东南延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北疆相似干旱期的严重干旱位于北疆及其北部地区,而西北东部干旱发生时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干旱,且严重干旱位于北方地区.20世纪以来的南疆和北疆干旱在历史时期中都有与其强度相当的相似干旱期,而西北东部历史相似干旱期与1995-2005年干旱相比,其干旱强度相对较弱,因此,1995-2005年干旱是此类型近7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相似文献   

5.
邵媛媛 《科技信息》2011,(10):364-364
油松是我国特有树种之一,也是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它高大、美观、根系发达、生长较快,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是荒山造林,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油松容器育苗近年来发展较快,在我们干旱西北地区,容器育苗造林成活率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域,水资源稀缺。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部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西北内陆河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文章通过分析西北内陆河现状及污染原因,剖析西北内陆河水污染控制法律制度的不足,从立法技术、立法理念等方面对西北内陆河水污染控制法律制度的完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是进行干旱灾害管理,减少干旱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回顾干旱风险评估发展的历史,综述了干旱灾害的致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以及干旱灾害风险损失研究现状,探讨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干旱致险性评估指标与方法对于干旱形成过程和机理反映不足;许多研究已注意到社会经济因素对干旱脆弱性的影响,但保险、贸易、政策等人文因素反映不足;另外,干旱风险损失在损失机理表达研究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的干旱风险研究将会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在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强调各学科、各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重视干旱影响机理的认识,更加关注人文因素对农业干旱脆弱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变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为了顺利发展西北地区经济,探讨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变,客观分析了西北生态逐步恶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开发西北必须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东晚稻产量及生育期资料,采用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计算各个生育期干旱指数,建立了晚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并分析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 1981-2010年广东省平均晚稻干旱年频率为14 a一遇,减产率为0.7%,以轻旱为主。干旱主要发生在晚稻抽穗-乳熟期。2晚稻干旱频率及减产率均呈北高南低分布,旱灾高发区集中在西北部,频率为4~7 a一遇,减产率为1%左右。3近30 a广东省晚稻干旱灾害总体减弱但不显著,其中东南部干旱灾害趋于增强,其它地区均趋于减弱。4气候变暖后,晚稻全生育期、抽穗-乳熟期的干旱致灾频率和减产率呈减小趋势。由此可见,广东省晚稻干旱灾害的关键时期是抽穗-乳熟期,重点关注区域是西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为了顺利发展西北地区经济,探讨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变,客观分析了西北生态逐步恶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开发西北必须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荒漠化是西北干旱区最严重的现实也是人类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课题近50 年来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垦耕滥牧和樵伐导致植被严重受损与此同时河流流量减少流程缩短不少湖泊干枯固定沙丘活化环境的恶化已威胁到西北干旱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工作为此恢复生态平衡重建山川秀美的大西北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此背景下利用恢复生态学理论去解决西北干旱区生态重建的有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1 恢复生态学可作为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指导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植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北干旱化探原ResearchonDraughtintheNorthwestofChina¥//王宏昌(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732)西北地区历来是干旱的干旱是一种状态,通常干燥度≥3.50的地区称为干旱区,如塔里木、...  相似文献   

13.
在综述西北地区水资源状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现在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西北地区水资源科学利用和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西北水资源科学利用和管理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目前常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特点和适用性进行了探讨,运用系统工程中动态规划的方法对灌溉规划进行优化求解,使其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是西北干旱区节水灌溉模型中起到指导作用。根据其参数的地域性特点,提出了在西北地区、尤其新疆绿洲农业区建立主要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较为全面表征流域气象干旱的演变特征,本文基于西江流域33个气象站1960-2015年降雨资料,采用标准化降雨指数(SPI)作为干旱指标,分别从年尺度(SPI_(12))和季尺度(SPI_3)两个方面,分析了西江流域地区干旱站次比、干旱频率、干旱趋势和驱动力。结果表明:1)流域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差异较大,且从东南往西北方向呈明显的逐步减少趋势;2)流域气象干旱处于正常的概率最大,发生极端干旱的概率最小;年尺度(SPI_(12))表征的长期干旱发生频率高于季尺度(SPI_3)表征的短期干旱发生频率;3)流域西北地区SPI序列呈现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气象干旱有加重的趋势;4)太阳黑子和部分大气环流异常因子对西江流域气象干旱的形成与演变有较大的影响,影响程度高低依次是太阳黑子、北极涛动和厄尔尼诺。研究成果对于评估西江流域干旱灾害的风险性、防旱减灾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干旱的应对和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强度、频率和总量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西北地区120个测站1954-2003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REOF将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变化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进行研究,分析了近50年来西北地区东西部降水强度、频率和总降水量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增多主要是西北西部降水量的增多引起的;西北西部年降水频率呈增加趋势,年平均降水强度也星增强趋势,而西北东部年平均降水强度增强,年降水频率却呈显著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了解我国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对于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并提出用好优势,克服劣势来发展西北旅游业。  相似文献   

18.
干旱灾害是对人类社会危害较大的一种自然灾害,也是我国最常见的灾害。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本文对目前常见的干旱指标进行了简要的分类和总结,并对其应用发展状况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论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特点与开源节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以节流为主,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措施来缓解西北地区工农业用水矛盾,为2000年后的西北经济腾飞提供良好的用水环境  相似文献   

20.
西北师范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云普教授,是一位在“功能高分子”、“生物高分子”和”生态环境高分子”方面造诣颇深的学者。40余年来从事高校有机化学及高分子化学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也是为干旱的西北地区的风沙防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早年间在西北的生活和在日本留学的经历.使王教授深深体会到生态环境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他决心攻克在西北的干旱和风沙条件下,如何留住绿色植被,防止土地沙漠化这个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