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象棋是中国的国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造就的知识分子,文天祥对象棋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在归隐文山期间,他经常约邀朋友在山中聚会,或登山赏景,或弈棋吟诗,使文山成为当时庐陵、乃至整个江西的泉弈中心。他不但棋艺高超,而且有理论建树——撰写了棋谱,首创出蒙目象棋的走法,从而成为中国13世纪的象棋大师,在中国象棋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马勤  陈俊 《科技信息》2006,(12):169-170
综合象棋是一种中西象棋文化相互融合后诞生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体育项目。它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及其文化意义,已经开始溶入到企业当中,并形成了一种新颖的企业文化。本文在分析综合象棋的概念、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综合象棋的企业文化理念,综合象棋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爱象棋     
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它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中的一种,用具简单,趣味性强,因此极受欢迎。  相似文献   

4.
关于象棋的不败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数学方法,根据它可以写出算法,依此算法,在高速大容量电子计算机的帮助下,象棋(中国象棋或国际象棋)棋手与任何人或机器下两盘(一盘先着子,一盘后着子)后,按总成绩计皆不输。  相似文献   

5.
阿城的《棋王》和茨威格《象棋的故事》都是优秀的关于象棋的故事,都对各自所不得不面对的"文革"和"二战"的"事件"进行了深刻反思.但在"事件哲学"视域下,我们发现两者在相似的外表下却完成了迥异的历史书写:《棋王》对"事件"的反思灵逸飘忽,《象棋的故事》则凌厉深刻.二者的异同折射出面对"事件"不同的现代性反思.  相似文献   

6.
文山地区应对三七技艺文化和三七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性保护、开发、利用,借以凸显三七文化的地域性特色和比较资源优势。同时,应将三七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组、提纯三七文化元素,将其包装、打造成为文山地区的地域性文化“名片”,使其能在文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藏式象棋,藏语称作“特尔格”(ther ge)或“琼舟宇杰”(khyung vbrug g·yul vgyed)。目前学界对其名实与源流几无专门研究,只有西方学者根据梵藏对音,简单推测藏式象棋源于南亚的棋盘游戏catura?ga。文章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结合田野调查,认为西方学者记录的源于梵文的藏式象棋名称chandaraki,可与今安多藏语口语中藏棋的通称之一“久”(vgyig/vgrig)对应。象棋(Chess)这一棋种应该在12-15世纪就已初传藏地,至晚在17-18世纪已通过欧洲伏尔加河流域的卡尔梅克朝圣者传入喜马拉雅北麓,部分蒙古部落的朝圣者与学僧应是在藏传佛教的诸朝圣和学术中心习得象棋,并将它传到各自的家乡。包括藏式象棋在内的藏地棋盘游戏既是潜在的一大文化产业,又是促进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平台。研究旨在呼应当下我国乃至国际社会藏棋运动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为进一步传承和推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科技知识动漫》2011,(11):1-1,52
两个象棋高手经过一番紧张而激烈的对弈,留下了一盘布满悬疑的象棋残局。请你在空白的圆圈里填上适当的字,使横、竖相邻的棋子组成8个4字成语。  相似文献   

9.
汤云雄  董从民 《科技信息》2011,(19):I0279-I0279,I0275
中国象棋的计算机博弈系统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把计算机博弈系统引入中国象棋教学中,可以辅助象棋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希望在中国象棋计算机博弈系统的研发不断成熟的基础上,更好的把计算机博弈系统应用于象棋的课堂教学中,为历史悠久的中国象棋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VB在网络上的一种应用——双人象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WinSocket控件在网络上实现双机对弈象棋程序的方法和思路,阐述述了部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象棋装配为研究背景,利用ORB算法实现棋子的识别,提出根据最佳匹配特征点的像素坐标,利用几何平均坐标法求出目标棋子的坐标,利用特征点构造的向量计算目标棋子相对于模板的旋转角度,实现棋子的定位,并利用工业机器人完成象棋的装配。实验结果表明:计算出的旋转角度可以保证摆放棋子时与模板为同一方向。ORB算法的运行时间均在0.2 s以内,快于SIFT和SURF算法,可以保证系统能准确地识别和定位出目标棋子,并满足象棋装配过程中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利用WinSocket控件在网络上实现双机对弈象棋程序的方法和思路,阐述述了部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胡智慧 《科技信息》2007,(18):183-183,188
为了提高象棋的观赏性,打击消极和棋,2007年中国象棋甲级联赛最新规则将象棋传统的胜负和三种结局作出了重大修改,现在只有两种结局,红胜和红输(包括红和),与此相伴随的规则是,红(先走方)基本用时80分钟多于黑方(40分钟),并且实行加秒制,即每走一步棋加30秒,超时作负。根据去年试行结果,普遍觉得此时黑方便宜,大多数棋手愿意选择执黑,为了解决黑方大家都抢着要的矛盾,于是今年联赛(每队四台棋)最新规则改成了贴时竟叫的用时机制。本文主要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山地区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之一。先秦至唐宋时期文山地区的开发进程虽然比全国先进地区滞后很多,但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回顾文山地区的开发历史,不仅在于了解过去,更重要的是深化对这一地区的认识,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集市贸易的兴起及发展推动着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民国时期,文山地区各县、乡镇集市发展基本定型,各街市定期集贸,既方便了民间互通有无,又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文山地区早期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主要是汉族移民,汉族聚居区逐渐成为集市和后来县、乡镇所在地,成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商业贸易的发展将农民卷进了商品经济的轨道,促进了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对越贸易更促进了文山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集市贸易的兴起及发展推动着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民国时期,文山地区各县、乡镇集市发展基本定型,各街市定期集贸,既方便了民间互通有无,又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文山地区早期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主要是汉族移民,汉族聚居区逐渐成为集市和后来县、乡镇所在地,成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商业贸易的发展将农民卷进了商品经济的轨道,促进了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对越贸易更促进了文山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汉族不是文山地区的土著民族。清初改土归流前有少量移入,但相当一部分被当地少数民族同化。改土归流后,内地汉族移民大规模迁入文山地区,与各民族一起,共同开发文山。在与各民族的共同交流中,汉族移民传播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经验和先进文化,促进了文山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巩固边疆民族地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某单位组织了一次象棋比赛。比赛规定:任意两名棋手之间都要进行,而且只进行一局比赛,赢者得1分,输者得0分,和局各得0.5分。比赛结束后,对各棋手的得分进行了统计,发现他们的得分非常有意思:任何一名棋手的一半得分。  相似文献   

19.
象棋机器人视觉识别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成了象棋机器人的视觉识别算法研究,并进行了实验。对棋盘图像预处理,包括对棋盘图像颜色模型的研究、将彩色图像转换成灰度图像、利用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等方法对棋盘图像滤波、将灰度图像二值化等。利用图像分割算法进行了棋盘图像边缘提取等操作;利用改进的Hough变换对棋子的圆形和圆心进行定位,从而获得棋盘上的棋子位置,为棋子识别打下基础。针对象棋棋子图像特点提出了统计径向棋子像素的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对棋盘图像进行细化处理,然后统计每个棋子的像素个数,从而实现棋子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得到较好的识别率,而且对于任意角度的棋子像素值均具有保持不变的特点。该方法比较适合象棋机器人视觉系统。  相似文献   

20.
九宫填数     
《科技导报(北京)》2009,(21):140-140
甲、乙、丙、丁四人都喜欢下象棋。为了分出高下,四人之间进行了较量。为此。他们四人相互之间都至少下了一盘,有的则对奕了两局。最后的结果是:A下三盘,一胜两负;B下三盘,三战全胜;C下四盘.四战皆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