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贝叶斯统计法对奥运会历届女子投掷类,共62+2个冠军年龄数据进行分析和估计,这对国内女子投掷类项目的后备衔接及新老更替具有参考意义。研究表明:女子铅球、标枪和链球项目的最佳夺冠年龄分别为24、25和30岁,女子铁饼为27~28岁,其中女子铅球项目对年龄干预较为敏感;未来各项目夺冠年龄估计:女子链球(30.20岁)女子铁饼(26.84岁)女子铅球(26.40岁)女子标枪(25.98岁),其中铁饼和标枪项目冠军年龄具有"年轻化"趋势,而铅球和链球项目具有"大龄化"走势,且各项最佳夺冠年龄变化与此相同;未来各项冠军竞技年限比较:女子铅球女子标枪女子铁饼项目,链球项目由于先验信息不同,无法参与比较,但各项均有下降。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中国女子投掷项目中,女子铁饼项目最有希望夺牌。  相似文献   

2.
女子足球是近年内兴起的体育新项目。过去人们对女子参加足球运动有异议,这是因为足球运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它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和活动力。而女子受生理条件的限制,并具有月经期,故足球运动长期以来成了女子的“禁区”。随着女子足球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女子在经期内能否参加足球训练和比赛,进行了一些探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一般的女子足球教学课到专业女子足球队的训练和比赛,进行了实验和调查,结果说明,只要训练安排得科学,女子在经期参加足球训练和比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子水球队竞争力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积淀而形成的,融于女子水球队内部,支撑女子水球队在国际和国内竞技环境和竞技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的能力.根据女子水球队结构功能要素,中国女子水球队竞争力由表现竞争力、主体竞争力、主导竞争力、保障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构成,其竞争力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独特性和延展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清末到民国是梅州女子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清末,梅州女子学校教育以西方教会在通商口岸开办的女子学校作为开端,至民国得到较为系统的发展,形成了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和残疾女子教育均有所发展的基本架构,为新中国女子教育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影响梅州女子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和区域文化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5.
女子道德教育不仅是女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研究与探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女子成长过程为线索,对《郑氏规范》中关于女子道德教育的规定做了分析和整理."规范"对女子道德教育的规定主要有重视女子的教育,对女子道德行为规范的培养,女子的成年、婚嫁及为人妇时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以参加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了世界女子体操团体成绩、全能成绩和各单项成绩,剖析了中国女子体操竞技实力,指出当今中国女子竞技体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国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总结我国乒乓球女子技术男性化的阶段性成果,从女子技术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揭示了女子技术男性化的内涵和战略意义,指出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女子技术男性化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和原则。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为女子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教会女学的兴办首开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戊戌维新运动促成国人自办女学,留学教育进一步推动了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社会变迁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女子足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与体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足球运动员体质标准是足球竞技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选材是实施科学训练的前提.对兰州市女子足球队女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了形态、机能、素质方面的测量与研究.依据女子足球的特点和生理学规律,阐述了女子足球运动员选材的测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女子链球运动成绩位居世界前列,女子链球成绩的增长也比较迅速,但是与世界优秀女子链球选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国内对女子链球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对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研究较少;2、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同一场比赛各个运动员之间的横向对比分析;总体来说缺乏对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纵向对比分析,从技术的角度出发,纵向地对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探索各种参数和技术指标量值的变化,总结出我国三位女子链球运动成绩变化表现在技术环节中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与特征;确定她们掷链球的技术风格和优势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我国女子链球的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项目成绩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了当今世界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状况及中国女子竞技体操的现状.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美国位居女子体操团体第一集团,俄罗斯、罗马尼亚和乌克兰位居第二集团.中国还缺少真正有实力的全能型选手,在单项上仍具有强大的实力,但在高低杠和平衡木上存在的发挥不稳定的问题和差距.最后,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子体操前景进行了展望,明确其优势,预计中国将有实力在女子团体、平衡木、跳马、自由体操和高低杠等项目上获得奖牌和金牌.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体操比赛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分析展望了伦敦奥运会我国男子体操的竞争实力。结果表明:1)男子团体比赛中,中国男团实力强大且发挥稳定,日本队步步逼近,中日竞争尤为激烈,美国队进步较快,俄罗斯强劲复苏;2)在全能比赛中,日本队的实力较为明显,中国队缺少全能型选手;3)单项比赛的争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19枚奖牌被11个国家瓜分,中国队的吊环、单杠具有较大优势,但是跳马、鞍马有待提升实力;4)提高强项的稳定性和创新性,提升弱项的实力是中国男队再创伦敦奥运会佳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队实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访问、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对第28届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团体前8名、全能前8名、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并与第35~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的团体竞争实力有所下降,团体赛“三强鼎立”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中国队全能型运动员偏少,竞争实力受到影响.中国队在鞍马、双杠、跳马项目上保持较强的竞争实力,但在成套动作的编排、稳定性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竞争格局及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观察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以第38、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及2006年体操世界杯总决赛的各项成绩及完成情况为资料,对2008年奥运会世界女子体操发展的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女子体操队准确理解和把握了新评分规则,在团体、跳马、自由体操等多个项目上实力突出.继续钻研规则、狠抓训练、巩固优势项目、提高弱项成绩是中国女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男子团体决赛前6名运动队伍、全能决赛前6名运动员和单项决赛前6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在新的评分规则下当今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趋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状况,找出中国体操男队在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中国体操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技、战术训练、队伍组建、新规则的适应等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观察法、文献法和分析法对第37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团体、全能和单项比赛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决赛中、美、日三国竞争激烈,团体夺冠需要具备动作成功率高、优势项目成绩突出和局部超水平发挥等条件;个人全能决赛中、美、日三国选手实力接近,6项实力均衡、动作稳定和超常发挥是摘金的关键;单项决赛中国队鞍马、跳马和双杠实力雄厚,欧美选手自由体操、吊环和单杠实力突出,拥有超难动作和完美表现才能夺取某单项金牌.  相似文献   

17.
应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奥运会女排接应二传手的竞技能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揭示了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手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当今世界女排接应二传的发展趋势探讨了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发展趋势。提出在保持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注重提升接应二传队员网上实力和进攻能力,以迅速提高中国女排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41、42、43届世锦赛女子团体决赛前8名、全能决赛前8名和各单项决赛前3名运动员的比赛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伦敦奥运周期世界女子体操竞争格局。结果表明:女团奖牌仍然是美、俄、中三国角逐,美国全能型人才储备充足,实力雄厚,已成为女团的"领头羊";俄罗斯凭借穆斯塔菲娜和科莫娃两名高手使团体实力大增,堪可"争金夺银";中国女队的跳马和自由体操仍然整体弱势,传统优势项目高低杠的编排已经不适应国际评分的潮流,整体离女团冠军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女子全能奖牌的竞争还在俄、美、中之间展开,穆斯塔菲娜是金牌的最有力竞争者。跳马金牌最有可能被美国获得;特维德尔和穆斯塔菲娜将是与我国争夺高低杠金牌的强劲对手;平衡木是中国的优势项目,是较有把握的夺金点;眭禄的自由体操具备世界一流的竞技水平,有望与姚金男联手冲击奖牌。  相似文献   

19.
在2009年5月举行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体操比赛中,传统体操强队的湖北男队未能进入决赛.以此为切入点,对湖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从中发现,湖北体操项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少儿梯队断层明显、不同地区竞技水平差距较大、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教练员结构单一等问题.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如:抓紧建立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基层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和优化训练条件以及设立决策协调议事机构等.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上海市长宁区艺术体操队5-6岁的幼儿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对艺术体操幼儿运动员的初级培养,包括选材,兴趣培养,专项技能,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幼儿运动员初级培养的内容与方法,分析影响艺术体操幼儿运动员初级培养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