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勇 《科技资讯》2011,(20):113-113,115
总结多年来应用微絮凝净水技术的经验,从微絮凝净水器的原理出发,提出几项关于微絮凝净水工艺设计与运行优化建议:原水浊度不超过60NTU、尽量靠近微絮凝净水器设置混合器混合药剂、手动控制药剂投加量、反洗方式采用先气洗后水洗、控制模式以"远程手动"模式为主。针对不同类型的微絮凝净水器,提出了过流速度设计参考值。提出尚需进一步探讨研究的问题:利用微絮凝净水技术如何去除溶解性污染物、如何改进微絮凝净水器。  相似文献   

2.
尚小鹏  王刚  吴盛德 《甘肃科技》2011,27(9):121-123
采用了微涡管式混合器、网格絮凝、V型斜板净水工艺,经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浊、冬季低温低浊期,该工艺提高了药剂与水的混合效果,投药量和沉后出水浊度大大降低,沉后水浊度〈10NTU,提高了抗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吉林市第三水厂扩建工程的设计规模为20×10^4m^3/d,分两期进行扩建,其中一期工程为10×10^4m^3/d。该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设计,其中自动控制系统由深圳市贝尔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设计。设计中采用快速混合、紊流多微涡反应、小间距斜板沉淀、V型滤池过滤等最新净水工艺和工频结合的取送水技术,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低温低浊期净水处理过程中药剂及水动力学条件的影响,并对呼延水厂的絮凝工艺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微絮凝砂滤工艺由于其占地面积小、造价和运行费用低以及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该研究通过模拟和试验分析对微絮凝砂滤工艺去除粪大肠杆菌进行探讨.从生物安全性和数学模型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微絮凝砂滤深度处理工艺对二级出水中粪大肠菌的去除效果并对其进行了简单模拟.结果表明:当二级出水中粪大肠菌数量级为6.1~6.44时,微絮凝砂滤工艺可以去除0.6~1.0个数量级的粪大肠菌,絮凝剂剂量对粪大肠杆菌的去除没有明显影响,但随着滤速的增大和滤层深度的减小均会降低其去除效果.根据一级反应动力学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微絮凝砂滤对粪大肠菌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陶瓷微滤膜净化微污染水的效果,采用电絮凝预处理工艺提高陶瓷膜的出水水质。研究了电流密度、进水流量以及过滤模式对组合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得到了最佳运行参数:电流密度2.0 m A/cm2,进水流量4 L/min,过滤模式为错流过滤浓水全排除。同时,对比了化学絮凝和电絮凝对陶瓷微滤膜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及化学絮凝,两者的差距随着Al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供水厂扩建工程于2002年9月开工,扩建规模为20万m^3/d,工程总投资2.7亿元,总占地面积6.84公顷。其中一期工程于2006年1月竣工投产,供水能力10万m^3/d。该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中采用了快速混合、紊流多微涡反应、小间距斜板浅池沉淀、恒水位等速过滤V型滤池、最新净水工艺和工频结合的取送水等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内陆水资源砷污染问题,介绍了砷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各种除砷方法的优缺点,然后主要以铁盐絮凝法对阳宗海砷污染的治理工程和土壤固砷法对大屯海砷污染的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不同类型的含铁吸附、絮凝剂在天然水、地下水、饮用水及工业污水等领域的除砷净水工艺条件及其应用前景,并指出三氯化铁絮凝剂处理法是适合水资源砷污染治理行之有效的工程除砷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引进威立雅水务工程有限公司先进成熟的高密度加砂沉淀工艺,通过投加微砂及沉淀微砂的回流,充分利用沉淀微砂的剩余活性,通过增加絮凝反应必需的絮凝核心,增加水中颗粒的浓度,有效提高颗粒的碰撞机率,消除低温、低浊引起的不足,而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低温低浊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微絮凝过滤与反应过程的类似之处,利用实验数据建立了微絮凝过滤的过滤截留系数的数学模型,进而初步建立了微絮凝滤池的水力控制指标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张建昆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3):19-20,18
微污染水源水中含有微量的污染物,常规的净水工艺很难有放去除这些污染物。因此针对水源水水质的变化,许多新的水处理工艺应运而生,这些技术的产生为微污染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对这些技术的原理、优缺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制备聚合氯化铝絮凝剂(PAC)的工艺过程中省去过滤和浓缩2个步骤,用高岭土直接生产出含有PAC的净水活性泥.最佳制备条件确定为:铝与盐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3,铝与碳酸钙物质的量之比为1:1.2;盐基度控制在80%附近.活性泥的晶相与形貌分别由粉末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进行了表征.絮凝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泥的净水效果好于PAC溶液.改进制备工艺之后有望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减轻污染,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泥水平衡盾构、顶管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将泥浆进行快速泥水分离是解决泥浆堆置场地短缺的必要途径.开挖地层的变化以及泥浆掺加剂的变化,导致了盾构、顶管工程废弃泥浆性质的多变,易降低后续的泥浆脱水效率.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典型顶管施工废弃泥浆的脱水工程为研究对象,测定并研究了该工艺中顶管废弃泥浆的泥水分离特性及脱水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研究发现,絮凝-过滤工艺处理废弃泥浆得到泥饼的含水率与泥浆初始粒径及过滤压力有关,未来的相关工程可以基于废弃泥浆的初始粒径,选取相应的过滤压力;顶管废弃泥浆的性质随着开挖地层的变化而发生大幅度变化,其絮凝-过滤工艺需要根据地勘报告进行设计,考虑泥浆脱水过程中的最不利情况.提出了絮凝-过滤工艺未来的优化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广东东部C城给水工程设计的范围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与输配水工程.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给水水源和取水构筑物.其次,根据原水水质情况,确定了给水处理的规模、流程和构筑物类型,具体为网格絮凝池--平流式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消毒--清水池.最后,根据城市用水量、城市地形等具体情况进行了输配水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5.
景观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及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南民族大学喷泉池水为研究对象,对微污染景观水体的治理方法及工艺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提出了一套优化的组合式治理工艺:曝气 絮凝 加氯.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CODMn、NH3—N、色度及浊度分别达到2mg/L、0.40mg/L、2及1,均达到景观水质C类标准.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微污染的景观水体治理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适宜的膜过滤运行工艺,为膜过滤法饮用水处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试验以抚顺大伙房水库水为原水,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三因素三水平正交为试验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处理水量、过滤时间、加药量等因素对微絮凝-超滤膜系统的运行效果影响,确定显著影响因素和最佳运行工艺参数.结果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得出微絮凝-超滤膜系统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处理水量为2 m3/h,过滤时间为40 min,加药量为5 mg/L,其中显著影响因素为处理水量.结论微絮凝-超滤工艺在最优参数运行条件下,可以有效处理水中浊度和有机物,处理效能远高于传统常规工艺.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了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的常规净水工艺的局限性,针对近年来地表微污染水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归结,认为除了一些物理化学方法外,应用最多的是在常规工艺前加预处理或在其后增加深度处理,生物强化工艺也是研究的重点,介绍了诸如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砂滤池、活性炭法、臭氧、膜法、高锰酸钾法、人工湿地法、组合及其他工艺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富营养化原水几种净水工艺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某湖水为原水的几种净水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水厂现有工艺相比,生物陶粒预处理及预臭氧化+生物陶粒预处理有较好的净水功效;预臭氧、生物陶粒、混凝沉淀、砂滤、活性炭等单元工艺有机地组合起来,对氨氮、叶绿素a、色度、浊度的去除率都比水厂工艺高,但出水氯化物Ames试验的致突变性增强,生物预处理对水中致突变前体物的去除能力有限,实践中净水工艺的组合应将健康风险与技术经济结合起来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9.
在地表水处理中,微污染水是常规净水工艺中较难处理的水质.作者通过研究,在水处理实践中大胆试验,摸索出一个用活性炭去除水中色、嗅、味,用高锰酸钾预氧化去除藻类的工艺运行方案,达到了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循环冷却水为对象,采用天然高分子改性喹啉季铵盐型多功能污水处理剂FNQ-C,对絮凝投加量,缓蚀投加量及pH值变化等对处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需添加其它混凝助剂,在中性,偏酸性,偏碱性条件下,FNQ-C均有良好的絮凝净水效果,其性能优于国产阳离子絮凝剂PAM-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