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最紧密堆积理论把普通混凝土的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级配联系起来,计算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用量,并分析普通混凝土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级配参数,得到砂的细度模数计算公式的实质含义。结果表明,根据最紧密堆积理论建立线性方程组计算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用量,其计算结果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并能有效提升级配计算效率;砂的细度模数必须与砂的级配曲线联合应用,从整体上评价砂的级配质量才能有效评价砂的级配,粗骨料的级配则应控制筛孔尺寸的累积筛余量;砂的细度模数计算公式的实质是去除粒径大于4.75 mm的颗粒之后剩下的各筛上砂的累积百分率之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细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工作性能的影响,基于等效砂浆原理,研究河砂的细度、级配、0.60 mm以下粒径颗粒质量分数和砂率对SCC等效砂浆经时扩展度、含气量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砂率相同时,随河砂细度模数减小,SCC等效砂浆扩展度降低,扩展度经时下降值增加,含气量增大,且含气量的经时下降值变小;河砂中(0, 0.15] mm和(0.15, 0.30] mm粒径颗粒质量分数对等效砂浆的流动性有重要影响;随(0, 0.3] mm的粒径颗粒质量分数增加,等效砂浆黏聚性增强,流动性下降,扩展度经时下降值增加,含气量增加,模拟灌板上表面气泡平均直径和最大直径均减小;通过适当增加(降低)砂率可在一定程度克服河砂细度模数偏大(偏小)对流动性能的影响,但仅改变砂率不能有效提高等效砂浆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计晓燕 《科技信息》2013,(14):463-464
随着混凝土用砂中大于5mm颗粒含量的增加,使砂细度模数的计算越来越不准确,而在相同配合比中,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却随着砂的细度模数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本文通过对不同方法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在实际工程中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分析,得出在混凝土施工中,准确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认真分析砂的细度模数与砂率、颗粒级配之间的关系,是保证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的工程性质对填埋场设计、建设及管理有一定的影响.为研究城市生活垃圾的粒径大小及组成情况,运用120mm、80mm、40mm和8mm孔径的手动筛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筛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在80mm筛上的筛余量最多,在40mm筛上的生活垃圾种类较多,组成较为复杂.城市生活垃圾的细度模数为2.71,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分别为0.45和1.36,表明城市生活垃圾的级配不良.为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建议根据不同粒径采用不同的分选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快速有效地检测到沥青路面均匀区域的构造深度,采用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以最大公称粒径、细度模数、4.75 mm筛通过率和沥青用量为影响因素的沥青路面构造深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经过2 935次学习训练,预测精度达到目标值0.01,BP神经网络对构造深度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6.
细集料的粗细程度即细度模数Mx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将初始细集料进行筛分调配成细度模数分别为2.11、2.64、3.15、3.6的4种砂,在保持基准配比不变的前提下,采用这4种砂配制机场道面混凝土制并通过试验对其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性、抗渗性和耐磨性进行系统研究,找出细度模数对道面混凝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适合机场道面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结果表明:在机场道面混凝土中,细集料最佳细度模数综合考虑确定为2.64左右。细度模数此基础上偏大则强度、抗冻性、抗渗性下降较快,偏小则耐磨性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骨料粒径及砂率对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开展了以骨料粒径、砂率及养护龄期为变量的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试验研究.结果 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长逐渐增大,前期强度增长速率快,7d抗压强度为28d抗压强度的56.1%~83.1%;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随细度模数的增大逐渐增大,随砂率的...  相似文献   

8.
用天然掺配砂调节河砂的细度模数,使其处在稳定的范围,以保证大坝混凝土的生产质量。为保证掺配质量,进行了室内颗粒级配试验。掺配成果粗砂与细砂的重量比为1:9,即细砂占90%,粗砂占10%。根据砂石筛分系统的工艺流程,可知掺配天然砂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9.
钢渣基土聚水泥的抗压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钢渣为原料制备了土聚水泥,研究了钢渣的球磨工艺及钢渣粒度对土聚水泥试块强度的影响,并优化了工艺条件.实验表明:钢渣原料在制样机中粉磨3min后球磨6h能达到波特兰水泥的细度.钢渣基土聚水泥的强度随着钢渣粒度的变小而增大.正交实验表明,当钢渣细度为0.076mm筛余5.06%,钢渣、烧碱、水玻璃、总液量的质量比为1:0.049:0.57:0.86时,制得的胶砂试块的14d最大抗压强度为15MPa.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废弃陶瓷在混凝土中的利用率,将废弃陶瓷破碎、筛分加工成人工细骨料,按不同比例(10%,20%,30%,40%及50%),且分别采用“C”替代法(即传统替代方式,要求陶瓷细骨料细度模数与天然河砂细度模数相近即可,等质量取代)、“P”替代法(陶瓷细骨料一对一平均替代对应的不同粒径的天然河砂)、“D”替代法(陶瓷细骨料一对一且仅替代粒径为1.18,2.36和4.75mm粒径相对较大的天然河砂)及“X”替代法(陶瓷细骨料一对一且仅替代粒径为0.15,0.3和0.6mm粒径相对较小的天然河砂)取代天然河砂,制备陶瓷细骨料混凝土.共设计21组混凝土,包括基准混凝土1组,“C”,“P”,“D”及“X”替代法各5组.水胶比均为0.49,进行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胶比为0.49的条件下,陶瓷细骨料掺量不大于50%时,陶瓷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基准混凝土为同一强度等级,均到达C30强度等级要求;不同的替代方式,对应的陶瓷细骨料最佳掺量不同;不同的陶瓷细骨料掺量,对应的最优替代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1.
细集料的特性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细集料的级配、细度模数和种类等对其和易性、力学性能等性质有较大影响,本文对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设计研究,并针对机制砂含有石粉的特点,研究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及混凝土配制、应用与同配合比河砂的工作性做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砂样平均粒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砂粒粒径指标及其应用情况的分析,讨论了当前砂粒粒径评价的指标及方法.考虑各行业所用筛孔孔径的不一致性,导出了基于斯克拉姆塔耶夫平均粒径计算方法的通用公式,得到了一组相关系数,因而完善了DL/T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和SL251—2000《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中砂的平均粒径计算公式.所推导的平均粒径计算通式,物理意义明确,可用于不同行业控制筛孔孔径的平均粒径计算.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机场道面水泥混凝土在施工期易产生早期微裂缝,给使用期飞机运行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通过在混凝土表层砂浆层中布设纤维网格布的方式强化机场道面的表面性能。选择了碳纤维、芳纶纤维和玄武岩纤维3种纤维网格布作为强化材料,以水泥砂浆早期开裂性能表征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探究了在高温多风模拟环境下水灰比、灰砂比、细度模数和纤维网格布对水泥砂浆早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43、灰砂比为0.47、细度模数为3.4时,水泥砂浆早期抗开裂性能最好;当纤维网格布为玄武岩纤维网格布,网格尺寸为3 mm×3 mm时水泥砂浆早期抗开裂性能强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张喜  吴勇生  张剑波  何娟 《江西科学》2011,29(1):70-73,115
建筑废弃物细粉中含有大量的未水化的水泥,本实验利用破碎机的除尘系统收集废弃混凝土细粉,使其通过140目的筛(细粉粒径小于0.106 mm),在600℃下进行热处理150 min,激发其活性,使未水化的水泥充分利用,并且替代部分水泥,进行胶砂实验.通过对胶砂强度和流动度分析,证实建筑废弃细粉替代水泥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振动筛分法存在筛网破裂和颗粒原有尺寸损坏的不足,开发一套机制砂检测系统.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系统提取颗粒的轮廓特征.研究不同的等效粒径表征算法,并采用等效椭圆Feret短径作为等效粒径.对花岗岩和石灰石两种材质的机制砂进行重复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去除粉尘对降低测量误差有重要作用;系统测量的各粒度区间体积比与筛分法最大误差为3.26%,最大重复性误差为1.80%;细度模数与筛分法最大误差为0.08,最大重复性误差为0.04;花岗岩粒测量结果比石灰石更接近筛分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量热仪和旋转黏度计,从掺量和细度两方面研究了石灰石粉对水泥浆体水化特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从水化放热速率和放热量角度分析了石灰石粉对水化特性的影响,从紧密堆积理论和固体颗粒体积分数两个角度分析石灰石粉对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石粉可以促进体系的水化进程,且石灰石粉细度越大,促进作用越明显.石灰石粉掺量增大导致水泥含量减少,所以体系第二放热峰峰值和总放热量随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石灰石粉掺量或细度的增加,复合体系中固体颗粒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粒径分布模数减小,且体系的粒度分布曲线逐渐接近于最密堆积的理想分布曲线.复合体系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随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石灰石粉细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运用分形几何学原理对混凝土细集料级配进行了研究.在各种材料用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分形维数的细集料级配对砂浆扩展度,28d抗压、抗折强度,细度模数和最大密度曲线理论n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形维数对应的砂浆扩展度、强度不同,对应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和最大密度曲线理论n值不同.不同级配细集料的分形维数和最大密度曲线理论n值两者之间存在着对应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CAVF法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采用普通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自行研制的乳化SBS改性沥青对广深高速公路旧路面回收料(RAP)进行了冷再生室内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乳化SBS改性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优于其它两种类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同时,在旧料评价过程中,提出了细度模数比这一新的量化评价指标以评价旧料的结团状况.研究表明,细度模数比与旧料和再生混合料性能指标密切相关,对于旧料质量控制和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的粒径对土的压实性、强度以及胀缩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为研究不同粒径的风化砂对膨胀土特性的影响及其影响规律,本文结合宜昌市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特性试验研究,对粒径(d)为0.5mm、0.5mm≤d1mm及1mm≤d2mm的风化砂改良膨胀土进行了无荷膨胀率、收缩、直剪和击实试验,得到不同粒径、不同掺砂比例改良膨胀土的击实、强度和胀缩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掺入风化砂能够有效抑制膨胀土的胀缩特性,改善压实特性,提高膨胀土的强度;掺砂之后,膨胀土的最佳含水率、无荷膨胀率、线缩率、体缩率及收缩系数均降低,最大干密度、内摩擦角、缩限均增大。同一掺砂比例下,随着粒径的增大,膨胀土的无荷膨胀率、线缩率和体缩率均减小;内摩擦角、黏聚力、最大干密度及缩限均增大。同一粒径下,随着掺砂比例的增大,膨胀土的最佳含水率、无荷膨胀率、线缩率和体缩率均降低;缩限和内摩擦角均增大;黏聚力随着掺砂比例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粒径为1mm≤d2mm和0.5mm≤d1mm时,掺砂20%时黏聚力达到最大值;当粒径为0.5mm时,掺砂10%时黏聚力达到最大值。最大干密度的变化趋势随着风化砂粒径的改变而改变,当粒径为1mm≤d2mm时,最大干密度随着掺砂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当粒径为0.5mm≤d1mm时,最大干密度随着掺砂比例的增大先增大后逐渐减小,掺砂30%时,最大干密度达到最大值;当粒径为0.5mm时,最大干密度随着掺砂比例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掺砂20%时,最大干密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研究河南周口市两种典型人工林(杨树和女贞)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筛法与湿筛法所得结果差别较大,表明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较少.湿筛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以0.25mm粒径为主(84.53%~95.23%); MWD和GMD值分别介于0.22~0.80mm和0.42~1.24mm之间.干筛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以≥0.25 mm粒径为主(56.90%~83.97%),MWD和GMD值分别介于1.55~3.08 mm和0.55~1.43mm.女贞林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MWD和GMD值均显著高于杨树林.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基本表现为女贞林高于杨树林,且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大团聚体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女贞林更有利于该地区提高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机碳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