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灰口铸铁管管段为研究对象,运用管段反应器,研究淡化海水在市政管网输配过程中,灰口铸铁管内壁铁释放现象及探讨如何控制铁释放。研究结果表明:管龄约10 a的灰口铸铁管内壁管垢的主要组成物质为Fe_3O_4,α-FeO(OH)和γ-FeO(OH);采用投加磷酸盐、调整自来水与淡化海水的混掺比及增加硬度的方式控制输配淡化海水过程中的铁释放,其中1 mg/L的磷酸钠对管段内壁铁释放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总铁质量浓度平均降低20%,磷酸氢二钠抑制铁释放效果最好;将自来水与淡化海水混掺后进入灰口铸铁管,对于减缓管段铁释放具有一定作用,并且淡化海水比例越低,总铁质量浓度越小;当水中硬度为200 mg/L和300 mg/L时,总铁质量浓度分别减少43%和50%左右;三因素对灰口铸铁管反应器铁释放减缓作用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混掺比、硬度、磷酸氢二钠。  相似文献   

2.
硫酸根浓度突变对给水管网铁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源频繁切换造成原水水质硫酸根质量浓度突变对给水管网铁释放的影响开展试验研究。选取北京市城区3个不同地区的管段,设计并制作管段模拟反应器,比较分析不同硫酸根质量浓度水质条件下、不同地区管段的铁释放情况。结果表明:硫酸根质量浓度的大幅增加可导致黄水问题。给水管网铁释放量与硫酸根质量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当硫酸根质量浓度从25mg/L增加到180mg/L,相应的Larson指数从0.35增加到1.40时,8h滞留时间后管段出水浊度、色度的最大增加值分别约为6NTU和50度,总铁释放速率最大增加约2.00mg/(m2.h)。由此,确定了水源切换条件下,硫酸根和Larson指数对管垢铁释放的控制指标:硫酸根质量浓度<75mg/L,Larson指数<0.70。在此条件下,管网水主要水质指标(总铁质量浓度、浊度和色度)基本达标。  相似文献   

3.
推广使用球墨铸铁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国 《厦门科技》2000,(12):71-7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供水管道不断涌现,同一城市的供水管网中因不同年代使用不同管材导致管材的多样化。目前已有镀锌管、铝塑复合管、UPVC塑料管、水泥管、钢管、玻璃纤维管、灰口铸铁管、连续铸态管和离心球墨铸铁管(简称球墨管)等。如何科学、合理、经济地选择管材是当前供水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长期实践证明:球墨管不失为一种理想的供水管材,值得在供水管网系统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管网腐蚀、管垢对供水管网水质的影响,以28 a DN350无内衬灰口铸铁管为对象开展了腐蚀饮用水管道中水质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腐蚀管道中浊度、总铁等水质指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且总铁与浊度呈良好正相关关系,水中铁质量浓度升高取决于水中悬浮态铁的升高;且以上指标的变化均与水流速度有关,当水流速度大时,管中水质变化加速;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市供水管道腐蚀瘤结构进行微观形貌分析,可以将腐蚀瘤分为表面层、硬壳层和内核层3层;采用能量分散光谱法(EDS)和X荧光光谱仪(XRF)对腐蚀瘤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腐蚀瘤主要组成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即α-FeOOH,γ-FeOOH和Fe3O4.以上结果表明:管道腐蚀瘤的物理形态和力学强度易受水力条件的影响,其腐蚀成分在水流扰动下容易脱落释放,是导致管网水质二次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海水淡化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较快,用途逐渐从工业扩大到市政供水,这意味着海水淡化水进入市政供水管网已提上议事日程。利用天津市某净水厂已有的运行数据,分析掺混海水淡化水对供水管网水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海水淡化水掺混后应关注的各项水质指标和要求,以及稳定水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军 《工程与建设》2005,19(4):256-258
球墨铸铁管集钢管和铸铁管以强度高、韧性好、抗腐能力强、接口可靠及施工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城市供水管网。文章对大口径机械式柔性接口铸铁管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做出总结。实践证明,球墨铸铁管是优良管材,随着工艺完善及技术更新,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7.
郭建军 《甘肃科技》2004,20(4):106-106,126
通过对球墨铸铁管与灰口铸铁管、钢管技术性能比较 ,说明墨铸铁管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渤海某油田水源井水和污水中含有一定量Fe~(2+)而影响注入水水质和聚合物溶液性能的问题,开展了现场活性滤料除铁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除铁工艺及中试装置。结果表明,实验装置可使水中铁离子质量浓度由入口1.50 mg/L左右降到出口0.10 mg/L左右,总铁和亚铁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除铁后水中悬浮固体质量浓度降低到3.00 mg/L左右,井口聚合物溶液黏度明显提升,各项指标满足油田对注入水水质及注聚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地面不均匀沉降会使埋地管道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也是埋地管道遭受破坏而引发各类事故的重要原因.针对4种不同管材的管道建立了管道?土体一体化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分析.对于钢管和PE管所代表的整体式管道主要分析其管道应力和应变响应,而对于球墨铸铁管和灰口铸铁管所代表的承插式管道主要分析其接口变形情况.探究...  相似文献   

10.
供水管网二次污染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网安全供水需要同时满足用户在水质、水量覆水压三方面的要求.符合水质标准的出厂水,经管网输送给用户后.水质常常会发生二次污染.本文从管网管材、管网水自身物化反应、管网附属设施、盲肠段、二次供水设施、管道施工等方面分析了造成供水管网二次污染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改善管网水质的多项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振中 《科技信息》2008,(21):47-47
针对阜阳市颍东区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供水管网和用水户多数使用铸铁管、镀锌钢管,管内壁锈蚀结垢一般比较严重,本文是以阜阳市颍东区供水管道为例、分析内壁结垢的成因及解决办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提出应用零膨胀泊松(ZIP)模型预测爆管的方法.通过采集南方某市多年供水管网灰口铸铁管数据以及爆管信息,分析管材、管径、管龄、管长、温度影响指数、降雨量及历史爆管情况等影响因素与管道爆管的相关性,基于ZIP模型建立爆管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爆管与管径、温度影响指数和年降雨量呈负相关,与管龄、管长及爆管历史呈正相关,其...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给水管网模型中管段重要性判断的实际需求,利用算例,构造了树状管网、不同环数的环状管网、供水压力变化、连通管段直径变化以及多水源供水等情况下的各种给水管网布局,结合水力计算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助于供水管网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中与管段重要性相关的结论:树状管网从水源到每一需水节点仅存在一条输水路径,不存在连通性冗余和能力冗余;环状管网具有连通性冗余,但能力冗余取决于整体布局;环状管网基环数目依次增多时,存在连通管段的局部效应,即在所添加连通管道附近的管段重要性受到影响,但远离小环部分的管段重要性未受影响;随着供水压力的升高和水源的增多,成环部分各管段重要性下降,管网的能力冗余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龙凤水库供水工程概况,阐述了工程规划及设计,重点讨论了供水管材的比选,特别对目前4种常用的供水管道(包括钢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球墨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选出球墨铸铁管作为龙凤水库供水工程管材。  相似文献   

15.
N-117负载铁催化剂能有效催化芬顿反应,铁溶出率低。采用N-117负载非均相芬顿体系催化降解对氯苯酚,研究了初始pH、过氧化氢质量浓度、氯离子质量浓度和腐殖酸质量浓度对对氯苯酚去除效率和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117负载Fe(Ⅱ)催化剂能有效催化降解对氯苯酚,拓宽芬顿反应使用pH范围,降低氯离子催化芬顿反应的抑制效果。当初始pH=9.0时,反应300min对氯苯酚降解率可达87.3%。随着初始pH升高,催化反应速率下降。过氧化氢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反应20min,对氯苯酚降解率可达95.6%,溶出总铁质量浓度为0.67mg/L;过氧化氢继续增多时,受到高价铁基团和传质速率的限制,对氯苯酚降解速率不随过氧化氢质量浓度升高而加快。氯离子质量浓度在0~500mg/L内升高时,反应60min对氯苯酚降解率能达到87.0%以上,但铁的溶出显著增加,对氯苯酚降解速率减慢。腐殖酸质量浓度由0升高到25mg/L时,反应60min溶出总铁质量浓度由0.67mg/L升高至9.4mg/L,总铁溶出率不高于4.7%,对氯苯酚降解率仍能达到90.2%以上。催化剂使用后负载铁发生团聚,但膜骨架未被氧化破坏。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饮用水给水管网的水质安全,通过现场实验对以二氧化氯为惟一消毒剂的典型管网进行连续试验检测,获得实际管网的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氯酸盐在实际管网中的量均小于0.05 mg/L,而亚氯酸盐在连接管、转弯管和支管的质量浓度分布明显偏低,说明实际管网中的管垢和流速是影响亚氯酸盐质量浓度变化的关键因素.实际管网内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调查分析对消毒剂的安全使用以及饮用水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给水管网中各类管材材质对水质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溶出、生长环的生长难易程度、余氯衰减、管道涂层材料脱落产生的杂质及浓度的增加等,并指出提高出厂水水质和稳定性,更新供水管道系统和维护旧供水管道系统等相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输水过程中内衬水泥砂浆球墨铸铁管的腐蚀机理,开展了球墨铸铁样品在模拟砂浆孔溶液中的腐蚀实验.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模拟孔溶液中球墨铸铁表面钝化膜的脱钝过程,分析了模拟孔溶液碱度和氯离子浓度对球墨铸铁电化学阻抗谱及极化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拟孔溶液的pH值从13.6降低至11.5时,球墨铸铁表面钝化膜脱钝时的氯离子浓度从0.30 mol/L减小至0,且脱钝时的球墨铸铁阻抗谱和极化电阻发生明显改变;球墨铸铁表面脱钝氯离子阈值与溶液的pH值呈线性关系,且随pH值的降低而减小.所建立的球墨铸铁表面脱钝氯离子阈值方程,为进一步评估内衬水泥砂浆球墨铸铁管的服役寿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建立的基于管网水力模型的水质计算模型都是静态的,即假定管网中各传输单元的余氯衰减系数固定不变,这对多水源管网且各水厂出水余氯浓度差异较大的管网系统是不适用的.通过建立符合实际工况的多水源水质计算模型,运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在满足供水管网余氯浓度要求的前提下各水厂出水的优化余氯浓度值.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管网,为实际管网的水质调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比较本地小口径塑料及金属管材的造价、性能等方面的情况,针对预防供水管道锈蚀对水质的影响,提出给水管网改造中管材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