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沟通是形成人际关系的手段。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彼此传达思想、交换意见、表达情感等目的,需要用语言符号来进行沟通。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建立成功的护患关系的关键。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帮助护士准确地评估病人的护理问题,以科学的计划,实施及评价护理活动。因此护患沟通至关重要。护士与病人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方法,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护理程序的第一个步骤是评估,评估首先要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有很多方法,与病人沟通是方法之一。成功的沟通使双方均可获得信息,在临床护理中如何与病人沟通,关键的一步是能抓住与病人沟通的契机。所谓契机指的是事物转化的关键。只有抓住与病人沟通的契机,选择不同沟通方式,以此来适应不同的病人,才能提高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效果。现就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抓住契机与病人沟通谈几点体会。⒈尊重病人是沟通的基础在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中,首先是礼节式的沟通。体现在护士一方面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操作中的护患沟通.方法:通过回顾总结找出护理操作中护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可行性的操作与沟通的方法.结果:通过开展新的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护患沟通,使护患关系得到改善,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避免了护理缺陷引发的医疗纠纷.结论:重视加强护理操作中的护患沟通工作,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钟克丹 《甘肃科技》2009,25(16):77-78
护际沟通是指护理人员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护理人员是指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总称,它包括护士、护生、护工。护际关系即指上述几个层次护理人员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护士长不仅是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也是护士们相互关系的协调者,是护士群体人际关系的核心。充分发挥护士长在协调关系中的枢纽作用,正确处理好护际关系,对于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医疗纠纷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双兰  张瑜  孙迎 《科技信息》2009,(27):I0377-I037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际关系领域的沟通艺术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按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处理病人,护士要更新护理观念,重新认识临床护士责任,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发展的要求,符合病人的心理,以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自我保健,安全意识和对护患沟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探讨流程化沟通方式用于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医院实施传统护患沟通方式时接收的10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流程化沟通方式后接收的10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投诉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投诉率1.83%较对照组的12.26%低(P0.05),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病房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应用流程化沟通方式有利于降低护理投诉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在与病人沟通时,根据沟通的原则,较好地运用沟通技巧,不但有助于搞好护患关系,改善服务态度,而且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做好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8.
沟通能力已公认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而面对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病人维权意识加强,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在护理见习中的应用变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探索护理见习中沟通技巧的培养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将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沟通,询问患者病情相关问题,观察组进行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后与患者沟通,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以JeanWatson的人性关怀理论为理论指导,设计和开展了旨在培养护生优质护理服务能力的课内和课外实践教学活动,重点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护患沟通能力及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培养,提升了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及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0.
包淑兰  达海霞 《甘肃科技》2014,30(20):139-140
神经内科护理,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常常面临一些特殊的护理对象,也成为医院中护患纠纷问题较多的科室。如何有效防范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事故和纠纷,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成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树立法律意识与职业风险意识,增强服务质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才能提高树立医院的专业品牌,才能降低护患纠纷,才能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波 《科技信息》2013,(3):272-272,280
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巧。护士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沟通和交流,无论执行何种操作,沟通都是不可缺的要素。因此,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有利于护生毕业后尽快适应护理工作,更快地成长为优秀的专业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2.
王志仙 《遵义科技》2000,28(4):44-45
我科从1998年4月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对51例糖尿病人实行整体护理,主要从化验检查、饮食护理、加强锻炼、药物治疗指导及预防感染、心理护理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教育指导,使护患之间相互沟通,发挥了护士的潜能,护士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在实践中,我们的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并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纠纷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通过学习非语言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护士沟通能力,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使病人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护理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是护士是否具备高效沟通能力,因此了解何谓高效沟通,并掌握高效沟通的技巧和应注意的环节,对提供优质护理、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及减少医疗纠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丹 《甘肃科技》2021,37(20):139-141
观察门诊护理工作中运用护患沟通的效果.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由31名门诊护士负责进行常规问询,选择同期105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由相同的31名门诊护士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选择同期105例门诊患者为研究组.分析护患沟通运用前后31名门诊护士沟通能力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研究组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工作态度、疑问解答、业务指导、沟通反馈、纠纷调处等各维度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0.95%,低于对照组的7.62%(x2=4.179,P=0.041).门诊护理工作中运用护患沟通,能提高门诊护士的沟通能力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护理作用,方法:对15例失语患者采取心理疏导、语言训练,结果:语言完全恢复5人,不完全性失语6人,完全性失语4人,但能用手势等与对方沟通,结论:护理干预后失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探讨沟通技巧对行肺功能检查的老年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行肺功能检查的老年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6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依从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观察组患者检查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有效的沟通技巧能提高行肺功能检查的老年患者依从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分析对接受激光美容治疗患者实施SBAR沟通对其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纳入在天水四零七医院接受激光美容治疗的7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SBAR沟通分为1组(未实施,40例)和2组(实施,39例),对两组患者沟通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两组患者沟通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沟通前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沟通后2组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1组,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1组,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对激光美容治疗患者实施SBAR沟通对其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发现,SBAR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治疗焦虑感,并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构建良好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周丹丽  周瑾  潘一楠 《科技信息》2010,(16):26-26,29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已从原来的单纯技术型转变为全面综合型,而沟通能力已成为了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在护理实验教学中,改变护理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评分标准中沟通能力的分数比重等方法,使护生认识到了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沟通技巧,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儿科护患沟通技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儿科护理中,虽然面对的是痛儿,但所与之接触交流的大多数却是家属.因此,要想圆满完成对病儿的治疗及护理,就必须要处理好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避免影响沟通的因素,就会沟而能通,使患儿及家属配合治疗和护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