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利用1980—2015年宜丰县历史气象资料,综合寒露风对双季晚稻生产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寒露风的时间分布特征和出现规律。根据宜丰县晚稻历年受灾情况,分析了寒露风持续日数对晚稻造成的灾害程度。结果表明,宜丰县寒露风发生频率为78%,近10年内寒露风发生频率降低,且以轻度寒露风为主,中度及重度寒露风均呈明显减弱的趋势。寒露风出现时间主要在9月中下旬,9月上旬及10月上旬偶有出现,因此寒露风灾害主要出现在晚稻抽穗扬花期,常常导致晚稻空壳率上升、结实率下降,宜丰县双季晚稻主要受中、重度寒露风影响较大,受轻度寒露风影响较小。该研究以避免和减轻当地寒露风危害为目的,为宜丰县双季晚稻提供科学制定合理的预警预报及农事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寒露风对晚稻为害极大,严重影响我省水稻的产量。根据气象资料,寒露风入侵时,气温往往从23—25℃突然降至16—19℃并伴随2—3级的北风。我们采用人工控温,研究短期降温对晚稻花期不同发育期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喷磷: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实践,后季稻抽穗扬花期间喷磷可以提早2~3天垂头,而且千粒重也有所提高,对防止水稻翘穗,增加粒重的效果良好。1973年在后季稻抽穗期间,灵山县连续十天遭受“寒露风”袭击,占晚稻70%的迟熟品种,受害较重,他们及时采用了喷磷措施,晚稻不仅不减产,反而比1972年增产4000多万斤,增长一成。  相似文献   

4.
从化县龙潭公社于1975、1976年进行了水稻深层施肥的科学实验:1、将插秧前基肥面施改为深施;2、将碳酸氢铵(以下简称碳铵)作追肥撒施改为在水稻生育中期(即幼穗第一苞分化期或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用球肥深施。结果,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1976年全公社增产稻谷二百七十多万斤,其中晚稻在寒露风的危害下仍增产九十二万斤。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寒露风是晚稻产量不稳以及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在前文中曾阐明,低温弱光妨碍水稻根系的生理活动,影响光合产物及磷素化合物的运转与分配.本文主要研究低温弱光对碳素和磷素化合物在体内转化和积累的影响以及一些同工酶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农进2号×C_(57)”和“桂花黄46A×C_(57)”两个晚稻杂交组合的生理特性与本地常规晚稻良种“鄂晚3号”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结果是: 杂交晚稻的光合机能生理特性均优于常规晚稻;呼吸强度比常规晚稻低;发根力和根系活力比常规晚稻高;养分积累利用和运输速度比常规晚稻高,且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也都略高于常规晚稻.  相似文献   

7.
陈文万  邓丽霞  黎洛丝  郑金新  曾思亮 《广东科技》2013,22(8):211+138-211,138
利用龙川1959年建站以来的气象数据分析农业气候条件,研究暴雨洪涝、台风、干旱、低温阴雨、寒露风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发生的规律和农业灾情,探讨气象灾害与农业灾情灰色关联,结果表明,龙川农业气象灾害以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最大,其次是旱灾和台风,低温阴雨和寒露风灾害相对较小。以期为政府的防灾减灾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切实履行气象造福人民职责,进一步推进龙川气象为农“两个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县广大贫下中农为了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号召,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以阶级斗争为纲,鼓干劲,夺高产,双季稻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双季稻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三熟制,季节紧迫,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往往出现温度“两头低”的矛盾,特别是在连作晚稻抽穗扬花期秋季低温矛盾更为明显,有的年份秋季低温来临之时正巧遇到连作晚稻抽穗扬花造成连晚空秕率增加,严重地影响了产  相似文献   

9.
丽水地区去年晚稻全面推广秧苗带土移栽,有不少田块的晚稻不抽穗或迟穗。少数地方没有认真总结经验,误认为“秧苗带土插对早稻适宜,用到晚稻要减产”。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遵照毛主席关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教导,我们深入有关社、队进行了调查。经初步调查和研究,我们认为:晚稻秧苗带土移栽不抽穗,除了气候不正常外,主要是对晚稻秧苗带土移栽的规律没有认识,栽培技术没有掌握缘故。现将不抽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叙述于后,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九二○”在早稻上的增产作用,已为大多数人所公认,但它对晚稻是否同样有增产效果,这是大家很关心的事。我们濮院公社广大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的教导,在公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将经过早稻实践得到的认识,再一次回到晚稻的实践中去。正当广大贫下中农以无比的热情投入晚稻“九二○”应用试验时,又有些人散布了“不见得论”的冷风,说什么“早稻用‘九二○’虽有增产,但也还有一些田没有增产。晚稻未必能增产。还是少试为妙!”公社党委针对这种情况,召开了科研工作会议,大队干部会议,公社广播大会,用毛主席哲学思想武装  相似文献   

11.
去年由于低温来得较早,严重影响部分迟播晚稻的开花结实。丽水地区广大贫下中农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以江山县勤俭大队及江山水泥厂为榜样,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开展了战低温夺高产的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从各地试验表明:施用“九二○”,能促进迟播晚稻抽穗成熟,获得良好收成,冲破了“秋分不抽  相似文献   

12.
午岳大队广大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和“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实验活动。一九七○年,在季节推迟的情况下,他们把一些生长期长的晚稻,采用冷水淋种催长芽播种,争取了时间,全大队349亩晚稻平均亩产较一九六九年增加31.6%,全年粮食亩产达到1367斤。他们为晚稻不留专用秧田又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对江西近三十年的春寒、小满寒、寒露风及冬寒等冷害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了各种冷害的地理分布特点和出现时间及年际演变规律。同时还探讨了各种冷害地理分布差异的原因及其对江西农业生产的影响。江西冷害分布特点是赣北多于赣南,山区多于平原。春寒出现频率南北相差46%,小满寒差60%,轻、重型寒露风分别相差40%和60%,-5℃以下的低温南北频率相差近80%。冷害的年际变化,春寒及冬寒近三十年趋向减少;小满寒近二十年频率相等,较第一个十年增加37%;轻型寒露风全省普遍提早出现,重型寒露风赣中以北提前,赣中以南推迟。  相似文献   

14.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和“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教导,去年我们在嘉兴和广大贫下中农一起,针对连作晚稻育秧期间气温高,多雷雨,部分迟熟品种采用小苗移栽后所产生的早播迟种、密植长龄的矛盾而造成秧苗过长的现象,进行了化学药剂萘乙酸控制早、晚稻秧苗的试验。试用结  相似文献   

15.
义乌县大陈公社后畈大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坚持以路线斗争为纲,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为革命种田,用科学种田,获得了连续十五年稳产高产。1972年粮食亩产2016斤,突破了一吨关。晚稻产量从1964年起连续六年超早稻,特别是近三年晚稻生产水平又有新的提高,1970年亩产716斤,1971年766斤,1972年822斤,实现了晚稻一季跨《纲要》,最高的一丘1.49亩,品种金垦19,亩产达到1071斤,创造了该大队晚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总结后畈大队晚稻生产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探索二熟制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证明,多种早稻,多种早、晚稻迟熟品种,是实现全年高产的有效途径。但在浙北、浙东地区,这与多留晚稻专用秧田的矛盾很大。为解决这一矛盾,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宁波地区农科所等单位,在参考外地经验,并总结本地壮秧带士移栽和以往“苗秧”、“寄秧”经验的基础上,与贫下中农一起,于一九七二年试验用“连作晚粳稻两段育秧法”培育关门秧,获得初步成功。一九七三年,他们进一步作了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一、试验概况为了探明海涂地的肥力特点和生产能力,并为海涂地种植水稻找出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1976年我们在温岭县“八一塘”海涂地进行了试验。该海涂地位于“八一塘”的中上部,1974年下半年关塘门。1975年冬曾种过大麦,但因故无收,1976年试种适作早、晚稻。海涂地生产能力试验共设四个处理:(1)100%有机肥;(2)60%有机肥加40%化学  相似文献   

18.
“风花雪月”是唐宋诗词中常见的主题,其中以“风”绘景、咏志、抒怀、传情的经典诗句更是数不胜数。本文着力于探索在汉诗英译中,如何能够真正“信、达、雅”地塑造出风的意象,奏绘出风的声色,展现出风的动感。  相似文献   

19.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4S为母本、9311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因其丰产性和米质较好,几年来,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单季晚稻的一个主栽品种。为了更好地指导面上生产,本研究在开展“两优培九”特征特性及其相关栽培技术试验观察的基础上,从移栽密度与施肥技术人手,对单季晚稻“两优培九”的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谢青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61-63,74
“风花雪月”是唐宋诗词中常见的主题,其中以“风”绘景、咏志、抒怀、传情的经典诗句更是数不胜数。本文着力于探索在汉诗英译中,如何能够真正“信、达、雅”地塑造出风的意象,奏绘出风的声色,展现出风的动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