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民间故事呈现了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基于客家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作为第一读者身份及其作用分析,认为动态构建客家民间故事创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客家民间故事的本质和特点,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文章通过关注客家民间故事翻译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从读者维度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保留、传达与融合客家文化元素的策略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为客家民间故事的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壮族民间故事中 ,有不少作品具有喜剧美的特征。探索并把握构建壮族民间故事喜剧美的方法和策略 ,对了解和把握壮族的审美人生态度 ,创造富有意味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言语禁忌作为行为规则长期留存于民俗当中,在东北民间故事当中也有所体现。故事中恪守规则与触犯禁忌的行为各自体现了民众对外在自然与社会生活的理解与感悟,由此或引发调侃,或遭到嘲讽,或得到肯定,成为底层经验的独特表述。  相似文献   

4.
秦伟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8):120-121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的内容都取材于民间故事,都属于标题性音乐作品,作品曲式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对造成悲剧原因的展示有着明显区别,主、副部主题的表现和运用截然相反,音乐的主基调有较大差异,作品的整体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文化是对东北文化的一种标志性概括 ,历代文献对其多有载述。在这一地区生活的先民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遗迹 ,历代文人墨客均留下不朽的篇章 ,使长白山文化在中华文化宝库中放射出绚丽的光彩。高句丽文化与渤海文化 ,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奇葩。长白山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创业文化。长白山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约而同均以爱情为主题,反映了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是人类的基本本能。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提供了佐证,同时“力比多”学说也较圆满地说明了为何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均具有爱情这唯一主题。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叙事题材曾同时使用民间口头叙事方式和戏曲曲艺等多种俗文艺样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播,这种民间故事与俗文艺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但有力地促进了梁祝题材的繁荣,也对民间故事和俗文艺本身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梁祝传说为例,对这种文化现象加以检讨。  相似文献   

8.
民间故事和新故事同属广义的范畴,从故事角度来探讨彼此有着相叠合的一面,在作品的故事性、题材的源泉性、表达的叙述性和载体的口语性上有其共同性,但毫无疑义地在故事的作者、内容特点、表现形式、篇幅长短方面存在着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阐明了两者最根本的差异在于讲述和创作有无明确的目的.同时,还进一步阐明了民间故事和新故事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缘由.  相似文献   

9.
动物主题是路易斯·厄德里克作品的主题之一。厄德里克充分吸纳了齐佩瓦族的文化传统和神话元素,在其作品中大量使用动物象征意象、动物神话、狩猎故事等来重构印第安人自身的文化和神话模式,真切地表达了先民们与万物生灵一体相通的神圣感受力以及敬畏生命的文化精神,揭示出这一原生文化形态蕴含的动物伦理。  相似文献   

10.
李沛  陶魏青 《科技信息》2010,(35):J0172-J0172,J0119
中国古代诗歌起于《诗经》,日本古代诗歌源于上古歌谣。《诗经》中的爱情诗与日本上古歌谣中的恋歌都源于古代人们现实生活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很多或热情奔放、或真挚感人的作品。但是,由于两国先民们的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同,两国的诗歌在起源阶段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元素在东北现代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多元的表现,并以多种形态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对作家的叙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带给东北文学作品别样的情趣、意味、生机与活力.作为人物塑造辅助要素的民俗文化存在,在组成故事结构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人物性格.作为环境描写辅助要素的民俗文化存在,在很多东北现代文学作品中能够有效发挥民俗的审美价值和塑造功能,大量具有地方色彩的民俗场景充当了作家环境描写的方式与手段:创造典型时代特征、营造氛围与暗示悲剧性、传达作者的情感和观念、抒发人物情感突出主题、展示人物的生存力量等等.无论民俗文化元素在东北现代文学作品中呈现什么状态并发挥什么样的功能,有一点都值得肯定:白山黑水的独特气质和民间神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东北现代文学艺术技巧上的“钙力”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约而同均以爱情为主题,反映了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是人类的基本本能。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提供了佐证.同时“力比多”学说也较圆满地说明了为何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均具有爱情这唯一主题。  相似文献   

13.
东北作家群是一个伴着烽火硝烟而崛起的小说流派,这个小说流派作品都追求一种阳刚、粗犷的美,也就是“力之美”。在东北作家群的一系列作品中.对敌人的深刻揭露,对人民的热情歌颂,显示了生活本身的凄苦,惨烈的悲壮,也体现了作家的崇高愤慨的情怀,这主观的结合,使作品获得了一种强力美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龙隐 《世界博览》2012,(17):82-83
正两百年前,一本不起眼的书在柏林出版了,这本名为《儿童和家庭童话集》的书收录了86则德国民间故事,只印刷了900册。虽然最初反应平平,但经过不断修订,1857年出版的新版已经扩充到了210则故事。200年过去了,这本书今天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甚至有了爱斯基摩语和非洲斯瓦希里语的译本,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格林童话》。《格林童话》与中图文豪一般来说,童话故事有两种。一种是文学童话,最著名的作家是安徒生,另一种童话是口头传诵的民间故事,代表作品自然是《格林童话》。到了19世纪,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压力,自古以来的口述传统失去了其绵延世代的魅力,民间故事濒临消亡,恰在此时,格林兄弟出现了。不过格林兄弟并没有到乡下收集农民的故事,而是从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开始  相似文献   

15.
民间故事是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口头文学,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窗口.中国民间故事史是中国民间文学史、文学史和文化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大量采录当代口头文学资料的时候,国内外尚未有人对见于历代典籍中的民间故事书面文本及相关材料进行全面梳理,由此而缺乏对民间故事的渊源、发展、演变所作的宏观考察,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乃至中国文化研究中的一种缺陷.  相似文献   

16.
采莲船表演历史久远,传播盛广,它与跑旱船联系紧密,却不可等同。大致看来,呈现出"北方跑旱船,南方采莲船"的面貌。透过近世以来民间故事与歌谣、口述资料与文字作品中的痕迹,基本可以确定这一传统节俗表演之中心区域或发源地乃荆楚湖北。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采莲船表演形态及其功能虽几经转变,但其内核基本保存了下来,并在变与不变中获得新生。正是基于历史记忆及其文化衍生功能的考察,采莲船这一民间节俗更显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7.
汉族民间叙事有神话、传说、普通民间故事、史诗、叙事诗等多种体裁,它们主要以口头形式存在。也有部分散文叙事作品存在于书面记录中。汉族民间叙事以善恶报应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原动力,演化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信奈的多种故事类型。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妖魔鬼怪构成民间叙事的重要内容。此外,某些民间叙事作品格调低下,宣泄人们的阴暗心理。  相似文献   

18.
大量考古学暨历史学的材料表明,中华民族的东部先民们自新石器晚期至春秋时代,以秦山周边地区为核心地带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它包括物质遗存及思想文化典籍两大部分.东部先民们所创造的文明,水平高于同时代的中国其他文明,其辐射范围南至江浙、北到东北、西达汉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过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广东省北部山区的客家人中,流传着大量山歌、哭嫁歌、童谣和民间故事等口头学,丰富多彩的客家民间学透露出客家人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念,展示了客家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历史变化。这些作品凝聚了客家人的精神,是粤北客家人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词曲中具哲理艺术趣味作品的分析,归纳出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哲理的诗性美,哲理的情感美,哲理的趣味美。认为这些作品是人类对自然、宇宙、人生理性感悟与思索的审美化呈现,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对理趣诗审美特征的探讨,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先民富有民族性的艺术思维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