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是全水空调系统的一种形式,水环热泵也称为水-空气热泵,其载热介质为水。制冷时,机组向环路内的水放热,使空气温度降低;供热时则从水中取得热量而加热空气。只要确保水温在一定范围内,水环热泵机组就能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因此,本文作者通过对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进行介绍。结合工程实践,主要就超高层建筑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及应用做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供热空调工程中的闭式水循环系统,从敏感度出发提出了系统稳定性的一种评价方法.该方法有三个评价指标:某支路阻抗变化对其他支路流量影响的总和α;某支路的流量受其他支路阻抗变化的影响总和β;各支路β(或α)的平均值γ,反映了各支路间调节干扰的强弱.运用该方法对异程系统和同程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异程系统,愈往网路末端,支路的稳定性愈差;同程系统,网路中部支路的稳定性最差.同程系统的稳定性总体上不如异程系统.  相似文献   

3.
多级闪蒸海水淡化系统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供热机组进行电水联产的参数特点,综合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MSF)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LT-MED)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多级闪蒸海水淡化的改进系统(MSF-E),其改进方法是利用供热汽轮机0.12~0.25 MPa的供热蒸汽作为热源,将各级闪蒸室中闪蒸出的二次蒸汽的一部分引到下一级闪蒸室中用来加热循环盐水,同时以供热机组凝汽器的循环海水代替原海水作为多级闪蒸系统的补充水,并建立了MSF-E系统性能计算数学模型,分析了参数变化对MSF-E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与计算结果表明,与现有MSF装置进行对比,在引出份额达到理论最大值0.743时,造水比可提高42.6%,各级闪蒸室中盐水的质量分数平均下降22.1%,可以更好地发挥供热机组进行电水联产的优越性,为MSF-E系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污水源热泵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分类。本文将污水源热泵系统与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燃气锅炉供热+普通空冷空调供冷相结合的供能方式进行了比较,结论如下:在投资有效期内(按20年考虑),综合比较3种方案的费用,污水水源热泵系统的总运行费用最少。此外,根据建立的稳态水—水热泵机组模型,模拟了机组在污水量和温度不同的情况下,机组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任一机组,污水流量存在一个最佳值,当超过该值时机组,性能不再随其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夏热冬冷地区某地表水源热泵系统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相关仪器测试采集湖水侧进回水温度、流量、用户侧供回水温度、流量等参数,研究了各参数对机组运行状况及机组能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组运行稳定后,当湖水进回水温度升高时,系统 COP 降低;当湖水流量增加时,系统 COP 提高;冷冻水供回水温差、供水流量与系统 COP 呈正比关系。此外,可由机组运行过程中系统 COP 的变化判断机组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6.
计量供热系统楼栋动态特性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供热系统安装散热器温控阀后的流量变化及影响因素,建立建筑层次的计量供热系统动态模型,并结合算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供热系统供水温度一定时,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外温及用户行为.北京某一典型日的计算结果表明,当楼内所有用户对温控阀均不进行调节时,楼栋相对流量在1 d内的降幅约30%;当50%的用户按作息调节阀门时,流量降幅范围约60%~90%.  相似文献   

7.
计算分析了风机盘管水系统通断调节下水力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关闭某一台风机盘管时,该风机盘管上游的风机盘管发生不等比例失调,下游的风机盘管发生近似等比例失调,各个风机盘管流量最大增加达14.27%,最小增加仅5.16%;关闭的风机盘管的支路压降越大,关闭后水系统的用户侧阻力系数越大且水系统总流量减少的百分比越大,最大减少2.15%;风盘总开启率越大,用户侧阻力系数越小,在相同的总开启率下,开启的风盘越集中在上游,用户侧阻力系数越小。上游风机盘管的水力稳定性系数大于下游风机盘管的水力稳定性系数。  相似文献   

8.
围绕抽水蓄能机组低水头开机过程励磁系统优化调控问题,建立了包含带调压室的引水系统、非线性水泵水轮机、七阶同步发电机与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的机组水-机-电耦合模型,分析了机组低水头开机运行进入S特性区时系统水-机-电耦合作用动态特性.设计了针对该工况的励磁系统模糊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PID)励磁控制器,引入菌群觅食趋化性-引力搜索算法进行控制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控制系统和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模糊分数阶PID控制系统可抑制抽水蓄能机组励磁系统在低水头开机进入不稳定区域发生剧烈低频振荡,显著提高了励磁控制品质,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在建筑物暖通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失调是最常见的问题。由于水力失调导致系统流量分配不合理,某些区域流量过剩,某些区域流量不足,造成某些区域冬天不热、夏天不冷的情况,系统输送冷、热量不合理,从而引起能量的浪费。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调节阀门对系统流量分配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供热系统的自动调节设备—气候补偿器的调节原理。气候补偿器是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情况及用户设定的不同时间对室内温度的要求,计算确定出恰当的用户供水温度并自动控制室外管网的热媒流量,实现用户系统供水温度随室外温度的自动气候补偿,避免产生室温过高/过低而造成能源浪费的一种节能产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单元住宅独立热源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围护结构热负荷计算,散热器的选择计算、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及热源水泵的选择方法.该系统设计简单,造价低,消耗能量少,使用灵活,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室温.  相似文献   

12.
陈强  卢洪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18):1287-12891293
热水供暖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暖的一种常用方式,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调节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初调节和运行调节。初调节是对“流量”的调节,运行调节是对“热量”的调节,其目的都是使供热量与用户的热负荷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14.
对Excel求解工具做了简单介绍,并以供热工程中常见的机械循环单管顺流式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为例,阐述了Excel求解工具对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的具体编程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利用Excel软件对热水管网水力计算快速准确其精度极高。  相似文献   

15.
单户式供暖与热水供应共用系统供热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住宅热水供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合理利用能源的角度,提出热水供应系统应像供暖系统一样成为住宅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的理念.设计出一种主要以集中供热系统热水为热媒、以每户为单位的可以同时实现供暖和供应热水的新型供热系统型式,系统在每户内设置供热装置,户内供暖和热水供应系统通过供热装置与热网连接.供热装置中的主要装置为户内小型换热器,必须具有加热迅速、换热效率高、自动除垢、结构紧凑、构造简单、能同时向户内供暖和热水供应系统供应热水的功能和特点.户内小型换热器设计为浮动螺旋盘管半即热型式,并以沈阳地区建筑面积为100m^2户型为例,进行了主要结构参数的选择和计算.结果表明,换热器换热面积0.229m^2,筒体直径0.2m,高度0.148m,其结构尺寸和热工参数适用于户内共用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及故障诊断系统的准确性,依据图论理论对某园区供热管网泄漏工况进行水力特性建模,并通过管网能量平衡方程求解不同工况下的用户室内温度.分析了不同泄漏工况对供热管网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热管网中任意点发生泄漏故障均会对系统水力特性产生影响,并且泄漏点距离循环水泵越近对供热系统管段流量影响越大;供热管网水力特性的变化将会对热力特性产生耦合影响.本研究可为供热管网泄漏事故预判及故障诊断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集中供热空调系统水力工况的动态模拟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集中供热空调系统水力工况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确定了系统水力工况调节控制值的新方法.对实际投入运行的供热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及不同用户特点条件下的运行控制策略进行了模拟分析,提出了系统的控制方案.设想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相集合,采用系统实际运行工况动态检测数据对系统的水力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实现系统的远程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供热管网的理论分析,推导出水力失调后管网作用压差的计算公式。该公式以相对流量比和相对水力失调度为特征参数。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得出加压泵供热用户干扰其他热用户水力工况的因素。加压泵热用户水力失调是导致其他用户水力工况、热力工况恶化的根本原因;在水力失调度相同的条件下,加压泵供热用户影响其他热用户水力工况的严重程度是不同的,它与管网各用户和加压泵热用户的相对流量比大小有关,加压泵热用户相对水力失调度的大小有关,加压泵热用户和其他热用户的相对位置以及管网资用压差的大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扼要介绍了双线式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型式,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它在变动工况下运行时其放热量随循环水量的变化规律,对其运行稳定性和垂直失调同其他单管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了它具有水力稳定性与热力稳定性的技术特性。  相似文献   

20.
The conventional solar heating floor system contains a big water tank to store energy in the day time for heating at night,which takes much building space and is very heavy.In order to reduce the water tank velume even to cancel the tank,a novel structure of integrated water pipe floor heating system using shape-stabi-liz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SSPCM)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was developed.A numer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SSPCM floor heating system under the intermittent heating condition,which was verified by our experimental data.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heating system an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it were analyzed numerically.The factors including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heat of fusion,ther-real conductivity of SSPCM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decoration material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m and kd are the most import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SSPCM floor heating sys-tem,since they determine the heat source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resistance between SSPCM plates and indoor air,respectively.Hm should be large to store enough thermal energy in the day time for nighttimes heating.The effects of KP can be ignored in this system.The SSPCM floor heating system has potential of making use of the daytime solar energy for heating at night efficiently in various climates when its structure is properly desig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